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腹腔
  • 6篇腹腔镜
  • 5篇胆囊
  • 5篇切除
  • 5篇切除术
  • 4篇胆囊切除
  • 4篇胆囊切除术
  • 3篇手术
  • 2篇胆道
  • 2篇胆管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消融
  • 2篇开腹
  • 2篇老年
  • 2篇腹腔镜胆囊
  • 2篇腹腔镜胆囊切...
  • 2篇腹腔镜胆囊切...
  • 2篇肠癌
  • 1篇胆道疾病

机构

  • 7篇广元市第四人...
  • 4篇广元市精神卫...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广元市中心医...

作者

  • 11篇冉江林
  • 3篇尹小勇
  • 2篇李鸣
  • 1篇袁春旺
  • 1篇李昊
  • 1篇罗燕
  • 1篇杨正东
  • 1篇胡阳

传媒

  • 2篇四川医学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畸形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治疗胆囊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普通外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治疗的41例胆囊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治疗,观察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成功率;随访期间,观察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检测胆囊收缩功能。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00%,术后3例发生胆漏,发生率为7.32%;平均手术时间(107.3±19.7)min;平均排气时间(26.6±3.2)h;平均拔管时间(4.9±1.1)d;平均住院时间(5.4±1.6)d;38例患者随访至2015年9月,平均随访时间(23.7±4.1)个月,无胆囊切除术后腹胀、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并发症,术前症状消失,术后胆囊收缩功能为(52.7±10.7)%,较术前的(38.6±8.2)%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筛选手术适应证,采用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治疗胆囊畸形不仅可保留胆囊,还可提高胆囊功能,改善临床症状,是治疗胆囊畸形的有效方法。
张绍茂冉江林
关键词:腹腔镜胆道镜胆囊畸形适应证
CT引导下微波消融对肝癌术后复发应用价值及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微波消融对肝癌术后复发应用价值以及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肝癌切除术术后复发患者30例(复发组),同时选取肝癌切除术术后未复发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复发组患者给予CT引导下微波消融,观察治疗效果。同时比较复发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差异。结果:30例患者经消融治疗后1个月复查,CR患者25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7%,主要为疼痛伴低热、乏力等;中位总体生存时间为15个月,1年、2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0.00%和22.70%;治疗后CD4^+水平为(40.03±6.22)%,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CD8^+和α-L-岩藻糖苷酶分别为(25.59±4.12)%和(25.20±5.11)U/L,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复发组首次手术肿瘤数量>1个、邻近大血管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首次手术肿瘤数量>1个、邻近大血管是肝癌切除术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OR=2.330和3.357,P<0.05)。结论:CT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肝癌术后复发有较好的效果;肝癌切除术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肿瘤数量,是否邻近大血管。
冉江林袁春旺尹小勇李昊
关键词:微波消融原发性肝癌复发
老年周围脏器浸润性直肠癌的不同外科术式治疗评价
2013年
目的探讨老年周围脏器浸润性直肠癌患者安全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选取86例老年周围脏器浸润性直肠癌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43例患者采用联合脏器整块切除术(MVR)以及联合远处转移灶根治性切除术作为观察组,43例患者采用局部切除术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两组患者3年,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3年生存率、肿瘤复发或转移,同时采取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和评估。结果观察组术后1年生存率为90.70%,3年生存率为81.39%,对照组术后1年生存率为81.39%,3年生存率为60.46%,观察组术后1年生存率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91%,对照组为16.28%,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为(37.8±12.4)分,对照组为(30.4±7.7)分,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例(6.98%)复发或转移,对照组12例(27.91%)复发或转移,观察组随访期间肿瘤复发或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周围脏器浸润性直肠癌患者在严格筛选适应征的情况下,采用联合脏器整块切除术(MVR)以及联合远处转移灶根治性切除术,可降低术后肿瘤复发或转移,提高近期生存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冉江林
关键词:联合脏器切除术
腹腔镜下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探讨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射频消融术(laparoscopic radiofrequency ablation,L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及细胞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治疗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30例行LRFA(LRFA组),30例行传统手术(传统组),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复查,LRFA组肿瘤完全坏死率86.67%、肿瘤不完全坏死率10.00%、肿瘤部分坏死率3.33%,传统组术后复查,均成功切除病灶。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两组患者血清AF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LRFA组血清IFN-γ、CD3^+、CD4^+、CD4^+/CD8^+水平高于传统组(P<0.05);LRFA组2年生存率(50.00%)高于传统组的23.33%(P<0.05)。结论:L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与传统手术相当,并能改善患者的早期免疫学指标。
冉江林袁春旺尹小勇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射频消融术甲胎蛋白类干扰素Γ
腹腔镜和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胃肠功能和CRP的影响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胃肠功能和CRP的影响。方法:遵照知情同意原则将我院2009年12月~2010年2月收治的48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分别采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和CRP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C反应蛋白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临床效果更佳,有利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冉江林
关键词: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胃肠功能
腹腔镜下逆行全胆囊切除术与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复杂胆管病变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9
2016年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下逆行全胆囊切除术与腹腔下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复杂胆管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5年3月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诊治的83例胆管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0例行腹腔镜下逆行全胆囊切除术(A组),43例行腹腔镜下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过程及术后恢复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B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腹腔引流量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245、2.394、2.529、3.603,P值均<0.05)。两组患者中转开腹率、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组与B组患者术后1~3 d的体温、C反应蛋白测定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患者第2、3天体温、C反应蛋白测定值较术后第1天均降低(t值分别为3.184、3.402、3.151、3.390、3.497、5.184、3.916、6.024,P值均<0.05)。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3%vs20.00%,χ~2=6.696,P=0.010)。结论腹腔镜下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复杂胆管病变患者较腹腔镜下逆行全胆囊切除术具有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减少术后并发症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冉江林张绍茂文强
关键词:胆道疾病
一种放射科儿童检查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放射科儿童检查固定装置,包括躺板,所述躺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轮毂,所述轮毂内通过轮轴滚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的底部滚动连接有轮轨,所述轮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躺板的底部固定连...
李昊冉江林刘淇李枝俊王映生
文献传递
老年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及手术时机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分析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并探讨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9年7月~2011年7月间收治的85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手术治疗32例,接受保守治疗53例。行手术治疗的32例患者中,将7d内进行手术治疗的记为实验组,≥7d进行手术治疗的记为对照组,分别对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32例手术治疗的患者,治愈28例,治愈率87.5%,死亡3例,病死率12.5%,保守治疗的53例患者中,治愈34例,治愈率64.15%,死亡19例,病死率35.85%。实验组病死率以及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肠梗阻如果能够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可以减低其病死率以及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
冉江林
关键词:老年人急性肠梗阻手术时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901例胆管损伤原因分析及处理
2011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胆管损伤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4-2009年1 90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 901例中发生胆管损伤(BDI)13例,损伤部位:胆总管7例,肝总管5例,右肝管1例。结论严格掌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适应证,处理好胆囊三角,掌握好中转开腹时机,是预防胆管损伤的关键。
冉江林李鸣
微创根治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探讨腹腔镜治疗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3年间340例c T3N0-2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按1∶1随机接受开腹手术(n=170)或腹腔镜手术(n=170)。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基本状况、围手术期并发症、手术恢复情况等指标,环周切缘、全直肠系膜标本的宏观质量、清扫的淋巴结数量、肠功能恢复、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疼痛、生活质量等因素参与了短期结果评估。结果失血量腹腔镜组平均200 ml,开腹组平均217 ml,P=0.006;手术时间腹腔镜组平均244.9 min,开腹组197.0 min;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腹腔镜组38.5 h,开腹组60 h;恢复正常饮食时间腹腔镜组85 h,开腹组93 h;首次排便时间,腹腔镜组96.5 h,开腹组123 h;吗啡用量腹腔镜组平均107.2 mg,开腹组平均156.9 mg;身体评分腹腔镜组0.501(122例),开腹组-4.970(128例)。2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是安全有效的。
尹小勇胡阳杨正东冉江林罗燕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直肠癌短期疗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