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磊
- 作品数:7 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安徽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利用SRAP标记分析彩色棉与白色棉的遗传差异被引量:14
- 2009年
- 为充分利用彩色棉的种质资源培育出具有高品质纤维的彩色棉新品种,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彩色棉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应用NTSYS软件对30种供试棉花材料的SRAP-PCR结果进行分析,从中筛选得到29对条带清晰的多态性引物,共产生1067条清晰条带,多态性条带132条,平均每个引物组合得到4.55条多态性条带。聚类分析29对引物组合的扩增结果,Jaccard’s相似系数在0.5405~0.9109之间,利用SRAP标记可以判明彩色棉和白色棉的遗传差异,为彩色棉育种的亲本选择在分子水平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 凌磊李廷春李正鹏蔡沂孙旭苏翔林毅蔡永萍
- 关键词:彩色棉SRAP聚类分析
- 小水榕染色体数目及核型分析
- 2009年
- 以小水榕根尖为材料,通过取材时间,8-羟基喹啉、饱和对二氯苯2种药剂预处理,并以细胞中有丝分裂相的数目、染色体的清晰度、分散程度为指标,探索出适于小水榕染色体分析的方法。结果表明:小水榕有丝分裂中期在一天的16:00达到高峰期,取样时间确定在16:00。饱和对二氯苯水溶液预处理2 h,卡诺氏固定液固定2 h,1mol/L盐酸60℃水浴中解离3 min~4 min,并以醋酸洋红染色效果较好。小水榕核型为2 n=2 x=30=12 m+14 sm+4 st,属于"2B"类型。
- 蔡沂凌磊孙旭蔡永萍林毅
- 关键词:核型分析染色体
- 抗氧化酶对棕色棉色泽的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以棕色棉和白色棉为材料,测定发育期种皮与纤维中抗氧化酶及色素合成相关物质含量的变化,初步探讨抗氧化酶对棕色棉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次生壁沉积期(25~45DPA),棕色棉种皮颜色显著加深;次生壁沉积后期(35~45DPA),棕色棉纤维颜色加深明显。花后28~35d,浅棕ANL-2种皮缩合单宁和总酚含量下降,棕色素积累;花后35~42d,深棕ANL-1纤维缩合单宁含量降低,总酚含量上升,纤维颜色变化最深。花后28~35d,浅棕ANL-2种皮POD活性下降;花后35~42d,棕色棉纤维POD活性降低;SOD与CAT对棕色棉色泽影响不大;POD在次生壁沉积后期(35~45DPA)参与棕色素的形成。
- 苏翔孙旭李廷春凌磊林毅蔡永萍
- 关键词:棕色棉抗氧化酶棕色素种皮纤维
- 农杆菌介导茎尖转化体系对不同基因型棉花转化率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9年
- 选用两种不同基因型陆地棉华抗6号和06S62为材料,以无菌黄化苗茎尖为受体,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转化,对不同的菌液浓度、浸染时间和负压处理等进行了比较试验,探讨农杆菌介导对两种不同基因型棉花遗传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杆菌介导棉花转化的适宜条件是:对于华抗6号,菌液浓度OD600达到0.7、浸染时间10min、负压处理10min时,转化效果较好;对于06S62,菌液浓度OD600达到0.9、浸染时间15min、负压处理15min时,转化效果较好;华抗6号的转化率高于06S62,其最高转化率为8.81%。通过该茎尖遗传转化体系,将bar导入上述两种基因型棉花获得了抗除草剂的转基因植株。
- 孙旭苏翔凌磊蔡沂洪萨丽林毅蔡永萍
- 关键词:棉花根癌农杆菌茎尖转化率
- 利用SRAP标记和形态标记分析彩色棉和白色棉遗传差异
- 彩色棉与白色棉相比存在品质较差,纤维强度偏小,比强度较低,纤维长度较短等缺陷。虽然国内外的棉花育种学家在彩色棉选育和品种改良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迄今为止,彩色棉的产量和品质与白色棉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利用常规育种难以取...
- 凌磊
- 关键词:彩色棉SRAP
- 文献传递
- 16种平菇遗传关系的SRAP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为了确定不同来源的平菇遗传差异,利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安徽地区的16个平菇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筛选出24对随机引物组合,获得了627条清晰条带,平均每对引物产生26.1条。多态性条带共189条,占总条带数的30.1%,平均每对引物组合得到7.88条多态性条带。依据SRAP标记聚类,在遗传相似系数0.65的水平上,供试的16个平菇品种分为2个大类:Ⅰ和Ⅱ。Ⅰ类分为2个亚类:A类和B类,Ⅱ类也分为2个亚类:C类和D类。其中A类和D类各包括4个品种,B类中有3个品种,C类中有5个品种,从而在DNA水平上证明了所研究的平菇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 常艳金青凌磊蔡永萍聂凡林毅
- 关键词:平菇SRAP聚类分析
- 棉花遗传多样性SCoT和SRAP标记的研究及比较分析被引量:18
- 2011年
- 利用SCoT和SRAP两种分子标记技术对30份彩色棉与白色棉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用29对SRAP引物组合和26个SCoT引物分别对供试棉花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SCoT引物共扩增出163条带,多态性比率为61.96%,遗传相似系数GS值变化范围为0.5405~0.9972。SRAP引物组合共扩增条带1067条,多态性比率仅为14.1%,遗传相似系数GS值变化范围为0.5415~0.9109。两种标记系统得到了相似但并不完全相同的聚类图,2种标记方法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0.5518,P<0.05)。结果表明,SRAP与SCoT标记均适用于棉花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且SCoT的标记指数MI高于SRAP标记,为SCoT这种新兴的标记技术在棉花育种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 李正鹏李廷春樊洪泓胡能兵凌磊林毅蔡永萍
- 关键词:棉花SRAP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