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卒中
  • 3篇动静脉
  • 3篇缺血
  • 3篇脑卒中
  • 2篇动静脉瘘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狭窄
  • 2篇抖动性短暂性...
  • 2篇短暂性
  • 2篇短暂性脑缺血
  • 2篇短暂性脑缺血...
  • 2篇血管
  • 2篇血管造影
  • 2篇硬脑膜
  • 2篇硬脑膜动静脉...
  • 2篇造影
  • 2篇蛛网膜
  • 2篇蛛网膜下
  • 2篇蛛网膜下腔
  • 2篇蛛网膜下腔出...

机构

  • 10篇南昌大学第三...
  • 3篇南昌市第一医...

作者

  • 13篇刘兴媛
  • 12篇邓幼清
  • 5篇李新明
  • 5篇谭彧
  • 5篇周凤
  • 5篇陈小红
  • 5篇吴华东
  • 4篇杨得奖
  • 2篇陈军
  • 2篇余政
  • 1篇单益民
  • 1篇黄小卿
  • 1篇喻荣
  • 1篇宋嫣
  • 1篇曾美红
  • 1篇罗丽华
  • 1篇陈小红
  • 1篇陈小红
  • 1篇曾春
  • 1篇范小东

传媒

  • 2篇中国卒中杂志
  • 2篇医学信息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2012中国...

年份

  • 3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13例脑梗死患者在发病6h内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栓,采用NIHSS评分对患者入院时、溶栓后1h、24h、1周、2周、4周、3个月进行评分。结果13例脑梗死患者入院时评分在4-22分,经溶栓治疗后11例在4周后NIHSS评分0分,1例死亡,1例改善11分(剩余11分);3个月时0分者仍为11例,1例7分。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效果安全,能使闭塞血管再通,改善患者急性期临床症状和预后。
刘兴媛邓幼清单益民
关键词:脑梗死溶栓尿激酶
系统干预对南昌市教职工脑卒中高风险人群认知及行为的影响
2017年
目的探讨系统干预对南昌市教职工脑卒中高风险人群认知及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2月根据国家卫计委"脑卒中高危人群风险评估表"从南昌市属教育系统40岁以上(含40岁)的1359名教职工中筛查出的172名脑卒中高风险人群,针对这些脑卒中高风险人群展开系统干预,对比干预前后脑卒中防治知识知晓率的改善情况及不良生活习惯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172名脑卒中高风险教职工的脑卒中防治知识知晓率为87.8%(151/172),显著高于干预前的25.6%(44/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660,P<0.05);干预后172名脑卒中高风险教职工的饮食偏甜或偏咸、高脂饮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率显著减少,适度运动率显著增加,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脑卒中高风险人群的疾病防治认知率,纠正对象人群的不良生活习惯,值得推广应用。
周凤陈小红刘兴媛喻淑琴罗丽华曾美红邓幼清
关键词:脑卒中高风险人群教育工作者系统干预
南昌市教育工作者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
2017年
目的通过对南昌市属教育系统职工进行脑卒中筛查,了解该系统脑卒中高危患病情况,为本地区开展脑卒中筛查与防控工作提供思路及参考。方法利用国家卫计委“脑卒中高危人群风险评估表”对南昌市属教育系统≥40岁教职工进行筛查,筛查出的高危人群完善颈动脉超声等检查。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不同性别的高危人群其危险因素构成比,颈动脉有斑块和无斑块者其危险因素构成比。结果南昌市属教育系统参与筛查的职工共1359人,卒中高危人群172人(12.65%),其中脑卒中者11人(O.81%)。在所有危险因素中,缺乏体育锻炼、血脂异常、高血压所占比例最高,分别达86.05%、84.88%、62.79%,不同性别的高危人群其危险因素构成比有统计学差异。高危人群中有颈动脉斑块者89人(51.74%),有颈动脉斑块者与无颈动脉斑块者其危险因素构成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南昌市属教育系统职工伴有脑卒中危险因素比例较高,高危人群中发现颈动脉斑块几率明显增加,应积极干预并控制危险因素,从而降低卒中的发生。
刘兴媛陈小红喻淑琴颜雪周凤陈群陈军宋嫣邓幼清
关键词:脑卒中教育工作者高危因素筛查
银环蛇中毒后Lance-Adams综合征1例被引量:1
2016年
患者,男,60岁,因肢体不自主抖动1年于2015年8月24日入院。患者2014年6月被银环蛇咬伤右手指后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经心肺复苏等治疗后意识障碍持续1周左右,后逐渐清醒,1个月后出现四肢不自主抽动,以右上肢、左下肢明显,活动和静止时均可出现,均于白天发生,入睡后发作消失,发作频率每天数次至数十次不等,伴肢体活动不协调,严重时需家人搀扶行走,外院查颅脑CT未见异常(图1)。2014年12月患者四肢抖动较前加重,无法单独行走,无肢体乏力、肢体抽搐、肌束震颤,再次查头颅CT示左侧基底区有一低密度病灶(图2)。
周凤邓幼清陈小红谭彧李新明刘兴媛杨得奖吴华东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尿酸水平与脑白质病变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尿酸水平与脑白质病变(whitematterlesions,WMLs)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2011年1月~2012年12月发病48h内的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按照Ylikoski评分将患者分为两组:重度WMLs组、无或轻度WMLs组。比较两组患者血糖、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及血尿酸水平,并行Logistic回归分析重度WMLs危险因素。〈br〉结果共入选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321例,其中重度WMLs组159例,无或轻度WMLs组162例。重度WMLs组患者年龄(P<0.001)、糖尿病发生率(P=0.011)、血糖(P<0.001)、血尿酸水平(P<0.001)、高尿酸血症发生率(P=0.002)均高于无或轻度WMLs组(P均<0.05),两组性别、高血压发生率、收缩压、舒张压、心房颤动发生率、血TG、TC、LDL-C、HDL-C水平、吸烟史比例无显著差异。校正年龄、性别、血压、伴发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血糖、血脂及吸烟史后,年龄[比值比(oddsratio,OR)1.062,95%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I)1.0008~1.119,P=0.023]、血尿酸水平(OR1.531,95%CI1.186~1.975,P=0.001)和高尿酸血症(OR1.131,95%CI1.047~1.222,P=0.002)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重度WMLs的独立危险因素。〈br〉结论血尿酸水平和高尿酸血症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伴发重度WMLs的独立危险因素。
杨得奖谭彧刘兴媛陈小红邓幼清
关键词:血尿酸缺血性卒中脑白质病变
颈内动脉狭窄并额叶动静脉畸形致抖动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例报告
2012年
颈内动脉狭窄并额叶动静脉畸形致抖动性短暂性脑缺吡发作临床少见,现报告1例如下。 1 病例 男,56岁。因“发作性右侧肢体拉动1年,加重半个月”于2010年8月25日入住本院。患者近1年无明显原因出现发作性右侧本抖动,以上肢为主,与劳累、精神紧张无关,
刘兴媛邓幼清余政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颈内动脉狭窄动静脉畸形额叶发作性侧肢体
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1例被引量:3
2017年
患者女,66岁,因"反复头痛1月余,发热9天"入院。患者于1个月前出现剧烈头痛,主要位于右侧头顶及颞部,呈针刺样疼痛,伴右眼胀痛,最高体温达39℃,且头痛症状持续存在。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神经系统查体未见阳性定位体征。实验室检查:C-反应蛋白21.30mg/L;脑脊液检查:脑脊液为均匀淡红色,脑脊液白细胞计数50×106/L、红细胞计数10×106/L;脑脊液葡萄糖7.41 mmol/L、氯116.5 mmol/L、蛋白51.4mg/dl;脑脊液压力、腺苷脱氨酶、乳胶凝集试验、抗酸染色、改良抗酸染色、墨汁染色、脑脊液找癌细胞等均为正常。
张小伟贺翔渝刘兴媛谭彧吴华东李新明邓幼清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动静脉瘘动脉瘤血管造影术
南昌市基于社区不同人群卒中筛查及规范化管理效果分析
2018年
目的通过对南昌市周围农村居民、城市居民及教师群体进行卒中筛查,了解本地区卒中高危人群在不同群体的分布情况,探讨卒中筛查的意义及规范化管理后的效果。方法对不同社区的居民,通过填写调查问卷和体检进行卒中危险因素评估;对筛查出的高危人群进行生活方式和(或)药物干预等规范化管理,3年后再次对其进行危险因素评估,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农村居民746人参与筛查,高危人数177人(23.72%),通过调查问卷进行的卒中风险评估平均得分(3.30±0.59)分;城市居民1005人参与筛查,高危人数281人(27.96%),风险评估平均得分(3.68±0.78)分;教师群体1359人参与筛查,高危人数172人(12.66%),风险评估平均得分(3.21±0.51)分。3年内,农村居民有5人新发卒中,5名卒中患者死亡,1名患者因其他疾病死亡,19人通过干预由高危人群转为非高危人群,卒中风险评估平均得分(2.97±0.55)分;城市居民有5人新发卒中,5人再发卒中而死亡,88人由高危人群转为非高危人群,风险评估平均得分为(2.75±0.72)分;教师群体有2人新发卒中,1人再发卒中死亡,59人通过干预由高危人群转为非高危人群,风险评估平均得分(2.81±0.73)分。一共有51人因症状性颅内或颅外动脉狭窄行支架干预治疗,8人因颅内动脉瘤行动脉瘤栓塞术。农村居民危险因素排名前三位的分别为血脂异常(72.88%)、高血压(58.19%)、肥胖(46.33%),城市居民排名前三位的为高血压(77.22%)、血脂异常(58.36%)、肥胖(54.80%),教师群体排名前三位的为缺乏体育锻炼(86.05%)、血脂异常(84.84%)、高血压(62.79%)。对高危人群进行规范化管理,经过干预后每个群体的卒中风险评估分值都显著下降(P<0.001)。结论不同群体的卒中高危人群患病率不同,高危因素的构成比不同,可能与饮食结构、文化水平等有关;每个群体高危人群经过规范化管理,都取得了良好的干预效果。社�
刘兴媛邓幼清陈小红周凤曾美红李欢欢喻淑琴魏文花
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1例
目的:我们报道1例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表现的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表现、血生化、脑脊液、影像学表现,提高临床医生对硬脑膜动静脉瘘临床特点的认识,避免误诊、漏诊.材料和方法:患者女性,66岁,农民,因"反复头痛1月...
张小伟贺翔渝刘兴媛吴华东李新明谭彧邓幼清
关键词:头痛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脑膜动静脉瘘脑血管造影
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1例报道及文献学习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脑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治过程,并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患者为青年女性,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及抽搐,意识障碍及通气不足。脑脊液中抗NMDA受体抗体阳性。联合静脉用免疫球蛋白、激素冲击及血浆置换等治疗,患者临床痊愈。结论抗NMDA受体脑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的、能用血清学方法诊断的疾病。早期明确诊断和给予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陈小红周凤刘兴媛吴华东杨得奖李新明
关键词:N-甲基-D-天冬氨酸精神行为异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