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宝玲
-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青岛骨伤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76例眩晕临床治疗分析
- 2001年
- 自1993年~1999年,我们对276例眩晕病人进行了治疗,效果比较满意,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76例病人系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其中男性85例,女性191例,年龄14~82岁,其中60岁以上占30%,平均年龄为52岁。276例病人均经病史、内科、神经科查体及借助特殊检查明确诊断。 1.2 治疗经过 首先对于病因明确的眩晕治疗其原发病,同时合用钙离子拮抗剂西比灵,其次对于原因不明或眩晕较重者,除用西比灵外可加用抗胆碱能药物东莨菪碱或抗组胺药物苯海拉明或静脉滴注碳酸氢钠、利多卡因、肾上腺皮质类固醇等。
- 刘宝玲王革
- 关键词:临床治疗分析西比灵鼻疾病慢性副鼻窦炎抗胆碱能药物抗组胺药物
- 缓慢型心房扑动伴假性高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
- 1999年
- 例1,男性,77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心电图示:P波消失,取而代之为大小、振幅、形态不相同的F波,频率为240次/分,房室传导比例在2:1~7:1,F-R间期基本相等为0.17秒,心电轴左偏-56°,Ⅰ、aVL呈qR波,Ⅱ、Ⅲ、aVF呈rS波,QRS时间为0.14秒。心电图诊断:(1)缓慢型心房扑动伴隐匿性房室传导;(2)假性高度房室传导阻滞;(3)心电轴左偏-56°;(4)左前半束支传导阻滞。 例2,女性,82岁,有冠心病史。心电图示:P波消失,有大小振幅不同F波,房室传导比例在2:1~6:1,心电轴左偏-15°。诊断:(1)缓慢型心房扑动伴隐匿性房室传导;(2)假性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讨论 单纯性心房扑动的心房率多在250~350次/分之间,而本文2例心房率低于240次/分,故属少见。本文2例心房扑动的频率较缓慢,易被误认为房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时呈连续的扑动波,无明确的等电位线,而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可见明确的等电位线,可以鉴别。同时需与Ⅱ°房室传导阻滞鉴别。有人认为,心房扑动时房室传导阻滞在4:1以上者,即有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存在。但2例连续出现7:1或5:1的房室传导比例下传心室,F-R间期基本相等。
- 武青刘宝玲
- 关键词:心房扑动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缓慢型心电轴左偏心电图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