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艺
- 作品数:10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市肺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老年人全胸腔镜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被引量:5
- 2013年
- 随着我国社会的老龄化,罹患胸部疾病的老年患者也随着增加。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388例60岁以上老年人全胸腔镜手术的相关临床资料;并对其发生围术期死亡及肺部并发症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评估。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05年7月至2012年12月完成全胸腔镜手术的患者388例,男304例,女84例;年龄60~86[平均(66.4±5.9)]岁。187例(48.2%)合并其他基础疾病,62例(16.0%)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并发症;其中合并高血压95例(24.5%),冠心病84例(21.6%),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81例(20.9%),糖尿病(DM)43例(11.9%)。
- 林良安刘志艺杨建胜林善昌
- 关键词:胸腔镜肺部并发症肺保护
- 肺上沟瘤的治疗进展
- 2009年
- 肺上沟瘤是指生长于肺尖,在临床上或者影像学上有侵犯第1肋、臂丛、锁骨下动静脉、交感神经链、星状神经节和(或)椎体等胸廓入口结构证据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1]。也称Paneoast瘤。最新发布的几个前瞻性临床试验证明了术前同期放化疗+手术切除在治疗肺上沟瘤上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刘志艺姜格宁范江
- 关键词:肺上沟瘤非小细胞肺癌交感神经链星状神经节同期放化疗
- 全肺切除术后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进展被引量:1
- 2011年
- 全肺切除术后综合征(postpneumonectomy syndrome,PPS)是一种全肺切除术后远期并发症.系纵隔移位和健侧肺组织的过度膨胀,导致健侧支气管树的过伸和压迫,从而引起呼吸困难、喘鸣和反复呼吸道感染等气道阻塞症状[1-2].
- 刘志艺姜格宁王海峰刘明
- 关键词:术后综合征全肺切除术后远期并发症反复呼吸道感染纵隔移位支气管树
- 胸骨重建用组合式假体
- 一种胸骨重建用组合式假体,涉及人工假体技术领域,包括至少两块胸骨块,胸骨块上设有左右两根肋骨夹,胸骨块下侧中部设有插合口,胸骨块上侧中部设有可嵌入插合口、与插合口配合的连接凸块,相邻两块胸骨块中、下侧胸骨块的连接凸块嵌入...
- 王海峰刘志艺姜格宁王晗王亚成
- 胸骨重建用组合式假体
- 一种胸骨重建用组合式假体,涉及人工假体技术领域,包括至少两块胸骨块,胸骨块上设有左右两根肋骨夹,胸骨块下侧中部设有插合口,胸骨块上侧中部设有可嵌入插合口、与插合口配合的连接凸块,相邻两块胸骨块中、下侧胸骨块的连接凸块嵌入...
- 王海峰刘志艺姜格宁王晗王亚成
- 文献传递
- 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82例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技术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98~246 min,平均155.4 min;出血80~850 mL,平均220.2 mL;胸腔引流时间2~8 d,平均3.1d.中转开胸5例;无围术期死亡,术后住院时间4~12 d.术后病理腺癌56例(其中细支气管肺泡癌9例),鳞癌25例,小细胞癌1例.清扫淋巴结数平均16.4枚.随访1~3年,术后总生存率为82.3%.结论 灵活应用不同肺裂处理方式及熟练掌握各种肺动脉出血的预防及处理措施,有助于提高肺癌根治术的安全性.
- 刘志艺林良安杨建胜李荣宾
- 关键词:肺癌全胸腔镜手术治疗
- Ⅰ期细支气管肺泡癌和腺癌临床分析比较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 比较Ⅰ期细支气管肺泡癌(BAC)和腺癌(non-BAC)的临床特点、复发转移以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2001年期间接受手术治疗的56例Ⅰ期细支气管肺泡癌和169例Ⅰ期腺癌资料,对比两者的生存期以及复发转移情况.结果 全组225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7%、83.5%、61.2%,细支气管肺泡癌较同期腺癌显示出更好的生存期(x2=6.36,P=0.012),术后复发主要发生在胸腔内;而腺癌术后胸内复发与胸外转移率基本相等.两组间胸内复发和胸外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85,P=0.004).细支气管肺泡癌病人中有和无症状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58.0%和90.5%(x2=7.28,P=0.007);腺癌中有和无症状病人5年生存率分别为52.6%和70.9%(x2=6.07,P=0.014).同时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人性别、年龄(〈60岁和≥60岁)、肿物生长部位(双肺上叶和双肺中、下叶)以及吸烟状况无论在BAC组还是腺癌组均与病人的生存期无关(P〉0.05).结论 Ⅰ期细支气管肺泡癌预后优于Ⅰ期腺癌,其术后复发多发生在胸腔内;腺癌术后胸内复发与胸外转移率基本相等.早发现早治疗均可提高生存期.
- 韩炳强姜格宁丁嘉安王海峰何文新张鹏刘明宋楠刘志艺
- 关键词:肺肿瘤腺癌肺外科手术预后
- 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3例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0年
-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是一种好发于肺,由分化的肌纤维母细胞性梭形细胞组成,常伴大皱浆细胞和(或)淋巴细胞的肿瘤。过去被诊断为炎性假瘤、浆细胞肉芽肿、纤维黄色瘤、黏液样错构瘤等。2002年WHO软组织肿瘤分类将其认为是一种低度恶性,少数可复发、转移的真性肿瘤。我们通过分析3例肺IMT病例的临床病理特点,结合文献复习,促进对其诊断及治疗观念的更新。
- 刘志艺姜格宁陈岗何文新刘明韩炳强
- 关键词: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文献复习浆细胞肉芽肿肿瘤分类纤维黄色瘤母细胞性
- 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非胸腺瘤重症肌无力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 评价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非胸腺瘤重症肌无力的中远期治疗效果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112例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非胸腺瘤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7例,女65例;年龄18~70岁,平均40.9岁.应用美国重症肌无力协会制定的治疗后状况分类评价术后治疗效果,采用Kaplan-Meier法及Cox回归模型分析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随访1.5~6.2年,平均3.2年,无失访.无加重及死亡病例,其中完全稳定缓解54例(48.2%),药物缓解21例(18.8%),微小症状表现10例(8.9%),改善7例(6.3%),无变化20例(17.8%).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1,OR=3.468)、术前病程(P<0.01,OR=3.203)、术后病理(P<0.01,OR=3.064)是非胸腺瘤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后治疗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非胸腺瘤重症肌无力治疗效果满意,年龄、术前病程及胸腺病理类型影响手术治疗效果.
- 刘志艺林良安黄金龙杨建胜姜格宁
- 关键词:胸腔镜检查胸腺切除术重症肌无力
- 胸骨重建用组合式假体
- 一种胸骨重建用组合式假体,涉及人工假体技术领域,包括至少两块胸骨块,胸骨块上设有左右两根肋骨夹,胸骨块下侧中部设有插合口,胸骨块上侧中部设有可嵌入插合口、与插合口配合的连接凸块,相邻两块胸骨块中、下侧胸骨块的连接凸块嵌入...
- 王海峰刘志艺姜格宁王晗王亚成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