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秀玉

作品数:26 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文学
  • 2篇艺术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戏剧
  • 12篇贝克特
  • 8篇贝克特戏剧
  • 4篇意蕴
  • 4篇美学
  • 3篇叙事
  • 3篇艺术
  • 3篇英国戏剧
  • 3篇戏剧创作
  • 3篇观照
  • 2篇人文
  • 2篇莎士比亚
  • 2篇诗性
  • 2篇诗性超越
  • 2篇唐人
  • 2篇唐人小说
  • 2篇女性
  • 2篇女性主义
  • 2篇女性主义戏剧
  • 2篇文学

机构

  • 26篇辽宁大学

作者

  • 26篇刘秀玉
  • 3篇熊明

传媒

  • 8篇辽宁大学学报...
  • 2篇解放军艺术学...
  • 2篇沈阳师范大学...
  • 2篇辽宁教育行政...
  • 1篇外语与外语教...
  • 1篇内蒙古民族大...
  • 1篇文艺争鸣
  • 1篇文艺研究
  • 1篇戏剧艺术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英语研究
  • 1篇青海民族大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7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1999
  • 1篇1998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略论《百年孤独》的叙事艺术被引量:4
1998年
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百年孤独》具有独特的叙述艺术。小说叙事的时间结构,叙事的情境设置和叙事意蕴,组成了整个作品叙事艺术的基本框架。
刘秀玉
关键词:叙事情境意蕴
从《晚安,妈妈》看玛莎·诺曼的女性主义戏剧创作被引量:9
2008年
产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女性主义戏剧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流派,也是当代美国文学批评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将对美国女性主义戏剧代表作家玛莎.诺曼的创作进行考察,以其普利策获奖作品《晚安,妈妈》为切入点,在进行文本解读的基础上,解析玛莎.诺曼的女性主义创作风格,并进一步探讨美国女性主义戏剧的一些本质特征。
刘秀玉
关键词:女性主义戏剧情节建构
论贝克特戏剧人物的现实观照被引量:1
2011年
在追求艺术升华的过程中,贝克特念念不忘。对现实人生的观照,他的现世与理性精神成就了其戏剧人物的辉煌。尽管贝克特的剧中人物常常处于消失与溶解的边缘,但是他们带给我们的震撼力却更加强烈。贝克特独特的叙述策略使其人物具有了一种普世价值。
刘秀玉
关键词:戏剧人物现实观照普世价值
唐人小说中的弈与对弈意象及其人文意蕴被引量:1
2012年
弈即围棋,是中国民间广为流行的一种游戏形式,在唐人小说中有许多与弈及对弈有关的描写,构成了小说中一类独特的意象类型。检视唐人小说中的对弈意象,不难发现,唐人小说中的弈与对弈意象,在小说的情节建构与人物塑造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有着独特的小说修辞功能,亦折射出独特的人文意蕴,不仅可见诸多的唐人对弈尚趣,亦可见其时鲜活的人情世态。
熊明刘秀玉
关键词:唐人小说对弈小说修辞人文意蕴
英国戏剧现代性的历史逻辑被引量:1
2015年
文学现代性是近年学界比较热衷的话题之一,而学界对英国戏剧现代性的关注却相对薄弱。文章将文艺复兴以降的英国戏剧纳入现代性的批判视域中,通过历史梳理,考察英国戏剧现代化历程的典型特征与独特品格。英国戏剧现代性是一个动态的、不断生成的、向未来敞开的历史进程,其中自始至终蕴含着现代理性精神和辩证批判精神,而洋溢其中的民族精神与人文情怀,对当下的文学艺术思想仍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刘秀玉
关键词:英国戏剧历史逻辑
传统与现代的交汇——论1950年代的英国戏剧被引量:2
2009年
戏剧作为一个古老的艺术形式,在英国不同的时代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二战以后的50年代,英国在经历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军事的挫折之际,戏剧文学却出现了异乎寻常的蓬勃之势,迎来了英国戏剧文学一次高潮。1955年《等待戈多》与现代主义的引入,1956年《愤怒的回顾》与新现实主义的兴起,以及此后的新戏剧的勃兴为其标识。
刘秀玉
关键词:英国戏剧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接受被引量:2
2013年
贝克特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剧作家之一,他的戏剧创作不但极大影响了20世纪下半叶西方文学的历史进程,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戏剧也产生了深远影响。贝克特戏剧创作理念既有戏剧史的厚重感,也有所处时代的现实感,更以超越时空的美学诉求指向戏剧的未来。
刘秀玉
关键词:戏剧创作贝克特历史进程西方文学东方戏剧
试论唐人小说中的女神形象被引量:1
2013年
唐人小说中出现众多的女神形象,这些女神形象与人们心中长久以来所熟悉的传统形象大相径庭,甚至发生颠覆性变化,呈现出全新面貌。唐人小说塑造女神形象的基本取向是"人化"—人情化,主要通过构设人神情恋故事加以实现。唐人小说之所以塑造出这样一组不一样的女神形象,实际上关联于寒门微贱书生或落魄失意寒士遣发幽怀的需要,潜藏着他们对美好爱情的幻想以及对功名、富贵的企盼与追求。唐人小说中的女神形象,在某种程度上也开启了审视传统民间神仙形象的新视角。
熊明刘秀玉
关键词:唐人小说女神形象游戏心态
论贝克特戏剧的悲喜剧意蕴
2011年
贝克特戏剧兼具悲剧和喜剧的特点,但又绝不是将二者进行简单叠加,相反,他将二者巧妙融合,使其戏剧具有了明显的悲喜剧意蕴。贝克特戏剧作品产生的悲喜剧张力产生于失调、错位、矛盾的对抗之中,他采用喜剧的形式与手法表现悲剧性的世界,具有反讽意义的悲喜剧成为他传达心声的最有效方式。
刘秀玉
关键词:贝克特戏剧悲喜剧悲剧意识
《天之骄女》:历史视域下的女性关怀被引量:4
2009年
英国女剧作家卡里尔.丘吉尔的戏剧创作,通常将女性放置在广阔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的时代变迁中来考量,以跨越时空的艺术构思,使用社会主义的、历史主义的视角,描绘一个个鲜活的女性形象,具有明显的女性主义特征。文章以丘吉尔早期女性主义代表作《天之骄女》为个案,对其写作所产生的缘由、剧作的现实观照与历史意识等方面进行考察、论述,进而揭示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趋势。
刘秀玉
关键词:女性主义戏剧女性关怀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