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成
- 作品数:27 被引量:242H指数:9
- 供职机构:山东省立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甲状腺激素对新西兰家兔骨代谢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了解甲状腺激素对骨代谢的影响,指导临床常见骨病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方法采用手术切除家兔甲状腺并对其骨的物理学和组织学方面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外源性甲状腺激素的替代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实验证明甲状腺激素减少或缺乏可致骨质疏松,T4的替代治疗可部分抑制骨质减少。结论在T3、T4水平相同时,甲状腺全切后的家兔骨质减少可能是由于降钙素缺乏所致。
- 张合春谷啟海刘立成杜书强张宝睿韩桂强韩杰孙书磊
- 关键词:甲状腺激素类骨质疏松
- 脊髓再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02年
- 虽然目前很难使脊髓损伤患者获得有用功能的康复,但最近的动物实验研究却都表现出了令人鼓舞的结果。许多新的方法如神经营养因子、生长抑制因子阻滞剂、电刺激、周围神经和嗅神经胶质细胞的移植等均可使成年动物表现出某种程度的恢复。
- 刘立成王峰张进禄
- 关键词:功能康复电刺激神经营养因子生长抑制因子神经移植
- 骶骨肿瘤切除术中控制出血量方法探讨被引量:31
- 2004年
- 目的:探讨S3以上骶骨肿瘤切除术中出血量的控制方法。方法:对11例S3以上骶骨肿瘤先行腹主动脉暂时阻断+髂内动脉结扎后再切除肿瘤(腹主动脉暂时阻断组),复习既往81例S3以上骶骨肿瘤行髂内动脉结扎后切除肿瘤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者出血量。结果:腹主动脉暂时阻断组出血量为200~4200ml,平均2000ml,大量出血发生在松开腹主动脉后;对照组平均出血量4000ml,最多超过10000ml。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S3以上骶骨肿瘤先行腹主动脉暂时阻断+髂内动脉结扎后再切除肿瘤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有助于肿瘤切除。
- 路小勇李伟司兆萍刘立成张佐伦
- 关键词:骶骨肿瘤切除术出血量腹主动脉阻断髂内动脉结扎
- 2003'中国济南国际骨科(脊柱、关节)新进展研讨会暨学习班纪要
- 2003年
- 张佐伦刘立成王峰
- 关键词:骨科颈椎外科经皮椎体成形术
- 颈性眩晕的病因及其治疗被引量:46
- 2002年
- 目的 :探讨颈性眩晕的病因及其治疗。方法 :80例颈性眩晕患者中 ,椎动脉型颈椎病 2 5例 ,其中 5例行颈前路钩椎关节切除 +横突孔减压术 ,12例颈前路椎间盘及骨赘切除 +椎间植骨融合术 ;下颈椎失稳 2 7例 ,下颈椎骨折脱位 2例 ,5例行颈前路植骨融合术 ;颈间盘突出症 11例 ,8例行颈前路间盘切除 +椎间植骨融合术 ;8例OPLL均行颈前路骨化韧带切除 +椎间植骨融合 ;环枢椎旋转半脱位 2例 ,行手法复位 ,环枢椎前脱位 4例 ,行牵引复位、后路植骨融合术 ;1例颈部巨大脂肪瘤侵犯双侧椎动脉 (VA)。 36例行保守治疗。结果 :疗效优 6 0例 ,良 17例 ,差 3例。结论 :颈椎病和颈椎失稳是颈性眩晕的主要病因 ( 6 5 % )。交感神经受刺激是主要的发病机制。
- 王峰张佐伦刘立成袁泽农
- 关键词:颈性眩晕病因
- 骨巨细胞瘤恶性变为骨肉瘤1例及文献复习被引量:5
- 2006年
- 崔现平孙成良刘立成
- 关键词:骨巨细胞瘤文献复习骨肉瘤放射治疗后手术切除后
- 下肢恶性骨肿瘤切除假体置换的软组织重建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研究下肢恶性骨肿瘤切除、人工假体置换后软组织重建的方法和效果。方法为32例接受瘤段切除、人工假体置换保肢手术的下肢恶性骨肿瘤患者施行各种形式的软组织重建手术。其中病变位于近侧股骨、远侧股骨、近侧胫骨者分别为6例、19例和7例;骨肉瘤28例,软骨肉瘤3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根据病变所在不同部位施行不同形式的软组织重建。结果 32例平均随访36.2个月(22~40个月)。3例局部复发,4例死亡。参照 Enneking 评分标准,28 例关节功能优良。结论正确的软组织重建手术,保证了关节功能,减少了肿瘤局部复发和切口并发症。软组织重建手术在下肢恶性骨肿瘤切除、假体置换后具有重要意义。
- 刘立成孙成良路小勇高聿同
- 关键词:骨肿瘤假体软组织重建
- Tarlov囊肿被引量:4
- 2005年
- 刘立成孙成良张佐伦
- 关键词:脊神经后根硬膜外囊肿神经根神经节检查表自然史
- 髂嵴取骨术的并发症被引量:18
- 1999年
- 早在十九世纪,Olier和Bath就曾施行过骨移植手术。至二十世纪初,Axhausen首先对骨移植进行了科学研究。Urist并详细描述了自体骨移植的骨诱导和生骨特性。此后,髂骨取骨术便成了获取自体骨最常用的方法。根据Hal等〔1〕研究,髂嵴前部平均可...
- 刘立成路小勇
- 关键词:并发症血管损伤
-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手术治疗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研究胸椎黄韧带骨化症(OLF)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讨论其病因、病理、手术效果与并发症。方法对手术治疗的75例OLF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最常见早期症状是下肢麻木、无力和间歇性跛行。手术方法均采用椎管后壁和骨化韧带切除减压,按“孤立-磨薄-整块-切除”的揭盖法将病变节段椎管后壁切除,解除对脊髓和硬膜的压迫。结果75例中,无一例加重,术后55例随访1. 5年以上, 9例经短期观察。优34例、良19例、可6例、差5例。结论 胸椎黄韧带骨化所致的脊髓病表现复杂。手术治疗须谨慎操作。手术近期效果良好,但并发症较多。“孤立-磨薄-整块-切除”揭盖法有助于防止脊髓损伤、提高手术安全性。
- 张佐伦刘立成孙建民袁泽农王峰蒋振松刘峰崔新刚秦德安
- 关键词:胸椎黄韧带骨化症下肢麻木病变节段揭盖法OLF脊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