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骋
- 作品数:31 被引量:42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天人合一”:郭沫若早期思想的核心被引量:1
- 2004年
- 郭沫若早期哲学思想的核心是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他借泛神论"神"的外衣,将与"天人合一"相近的东西方哲学沟通起来,使它具有了世界意义和现代性特征,形成"人神合一"的宇宙观和人学观,突出自我,表现自我;但他仍旨在实现"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泛神论只不过是"天人合一"思想在新时代的一个独特表达方式、命名而已。
- 宫富刘骋
- 关键词:哲学思想泛神论传统文化
- 区块链在文化遗产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近年来,区块链在文化遗产领域的应用不断增多,但对其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综合性研究还较少。本文梳理了区块链技术特点及发展演进,系统综述了区块链在文化遗产管理、利用等领域的应用进展,并通过具体场景分析其主要收获及不足,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区块链在文化遗产领域应用的发展趋势,以及未来需进一步探索的可行性方向。
- 张颖岚朱子墨刘骋
- 关键词:区块链文化遗产文物博物馆
- 空间正义视域下城市建成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文化遗产是具有多元价值的公共产品,其本质是“时间—空间—社会”互动的综合体,并随着城市建成区的扩张成为一种城市权利。然而,由于管理体制机制的不完善和市场经济的自身局限,城市建成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逐步陷入不平衡地理发展困境,具体表现为资本物质要素的流通不均衡与多方博弈、剥夺性积累的私有化和金融化、“资本三级循环”中的创造性破坏。对此,应反思城市建成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过程中的空间非正义现象,引入过程辩证法,在空间价值正义、空间生产正义、空间分配正义等维度上实现城市建成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过程中的空间正义,促进城市建成区内多种资本物质要素的流动和博弈,推动文化遗产“时间—空间—社会”的多元互动,以期为未来城市建成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空间正义研究提供借鉴,为推动城市建成区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实现“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提供探索思路。
- 张颖岚刘骋
- 关键词:城市建成区文化遗产
- “文化遗产与社会发展论坛”综述
- 2024年
- 2024年11月14日,由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主办,考古与文博系文化遗产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浙江大学“求是智库”高端论坛“文化遗产与社会发展论坛”在杭州举行。来自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
- 李荣炜魏泽辰刘骋
- 关键词:文化遗产丝绸之路考古研究
- 城市建成区大遗址空间正义研究:现象、问题与本质
- 2024年
- 城市建成区大遗址既是具有突出文化遗产资源和资产特征的城市地理单元,又是兼备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物理空间—精神空间—社会空间”多维层积复合场域,亟须以系统思维协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出现的空间叠压、空间挤压、空间隔离和空间异化等各类空间非正义现象,其本质是空间变换和社会适应过程中的外部不经济、利益结构不协调和社会支持不公平等。城市建成区大遗址空间正义研究是相对正义和差异正义的集合体,是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及社会公平正义的有机统一,亟须从多学科视角、跨机构管理和跨行业协调等方面对城市建成区大遗址进行系统性保护传承,科学解决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重大关系问题。
- 张颖岚刘骋
- 关键词:社会适应
- 一种文物用高稳定性托架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文物用高稳定性托架,具体涉及文物放置领域,包括托架本体,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转动设置有滚珠丝杆,所述滚珠丝杆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母的外侧固定设置有滑动块,两个所述滑动块的上端均固定设置有...
- 刘骋
- “寻父”与“弑父”的双重言说:台湾电影《艋舺》的深层解读被引量:1
- 2010年
- 本文通过精神分析学对台湾电影《艋舺》进行深入解读,从重建父子秩序、"弑父"言说和"子"的成长三个方面论述影片呈现"寻父"与"弑父"相互叠加和相互解构的双重叙事框架,指出影片在相互解构中呈现的荒诞性以及主体成长的困境,并通过类似知识考古方式将之纳入新新台湾电影中的"父子"关系谱系之中。
- 刘骋
- 宣传学视野中的左翼文学——以夏衍文化实践为个案
- 关于左翼文学的论述历来都陷入一种两难的困境中,作为一种政治与文学交叉的文化现象,传统的审美、政治,或是两者兼顾的角度都难以对左翼文学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本论文用宣传学视域对左翼文学这一特殊的政治文化现象予以全新观照。通过...
- 刘骋
- 关键词:左翼文学
- 夏衍:现代革命文坛的巨匠——纪念夏衍105周年诞辰
- 2005年
- 夏衍的艺术足迹遍及戏剧、电影、时评、杂文、随笔、报告文学、通讯、小说、翻译各个领域,写作形式多姿多彩,内容紧紧拥抱时代脉搏,始终关注民族命运,创作方法上直面人生,偏于写实不事铺张雕琢,同时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形成洗练素雅的独特个性,而知识者与革命者双重身份相交融的人格特征,则是其艺术魅力的内在动力。
- 陈坚刘骋
- 关键词:文坛写作形式民族命运双重身份内在动力
- 观念传播与文学文体样式——考察革命文学的一种新维度被引量:1
- 2007年
- 从传播和文体的关系的视域分别对电影、戏剧、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进行考察,以此为切入点论述为了获得最大化的传播效果,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如何进行文体样式的渗入与改造,从而将文学收编和规范到革命宣传的洪流中,并勾勒出左翼文学团体在结合不同文学样式的传播特性基础上形成的传播策略,从而为理解革命文学提供新的思考维度。
- 刘骋
- 关键词:电影戏剧报告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