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鸿勇
- 作品数:4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凉山彝语的引语标记和示证标记被引量:16
- 2008年
- 凉山彝语引语标记和表示听说的示证标记di^(34)都是由动词"说"演变而来。其语法化的过程是由该动词的语义弱化,引起论元结构变化,从而引起结构简化。凉山彝语VO句式的存在与此有密切关联。
- 刘鸿勇顾阳
- 关键词:凉山彝语示证引语语法化动词
- 汉语动词复数的语义特征及表现形式被引量:8
- 2013年
- 动词复数作为数范畴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主要用来表达复数事件。动词复数的语义特征可归结为累积性与分配性,表现为事件的重复、多个事件参与者以及对地点和时间的分配等;从形态句法上来讲,动词复数有时可通过形态标记来标示,有时则需要借助频度副词、量化副词、数量短语等外部手段来标示。通过对汉语动词复数问题的讨论,我们发现汉语在表达复数事件时,虽然在形态句法方面具有自己的个性,但在语义表现手段上仍遵循动词复数的固有特征。
- 张庆文刘鸿勇邓思颖
- 关键词:累积性
- 反复体的语义特征及其形态句法表现被引量:9
- 2013年
- 反复体作为一个数量体范畴,具有三个语义特征,即重复性、分配性和累加性。本文在考察汉语、英语、凉山彝语反复体的基础上,提出只有具有终结性语义特征的谓词才能带反复体。在形态句法方面,我们发现反复体在不同语言中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在汉语中主要以"V-了-又-V"的形式表示;在英语中主要通过隐性频率算子表示;在凉山彝语中主要通过反复体词缀表示。探讨不同类型语言中反复体句法和语义上的特征,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不同语言在时体范畴上所遵循的共同原则,以及特定语言在形态句法层面上表现出来的差异。
- 刘鸿勇张庆文顾阳
- 汉语中的“使动—被动”式领主属宾结构被引量:1
- 2012年
- 本文在生成语法原则与参数的理论背景下讨论现代汉语中如"张三拔了一颗牙"这一类被动态的"领主属宾"结构。我们把汉语中的此类结构分析为无被动标记的隐性被动结构。此类结构与英语中带使役动词get或have的被动句("get-被动"结构)在句法语义上存在共性。基于对英语中"get-被动"结构的句法分析,我们认为汉语的隐性被动结构是经过动词连续移位后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使动-被动"结构,而英语和汉语在此类结构上表现出来的区别可以归结于两种语言在时限参数上不同的特征值。
- 刘鸿勇彭国珍
- 关键词:使役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