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托槽
  • 2篇人工唾液
  • 2篇唾液
  • 2篇摩擦力
  • 1篇单侧
  • 1篇牙修复
  • 1篇氧化铝全瓷冠
  • 1篇氧化锆
  • 1篇氧化锆全瓷
  • 1篇氧化锆全瓷冠
  • 1篇前牙
  • 1篇前牙美容
  • 1篇前牙美容修复
  • 1篇前牙修复
  • 1篇全瓷
  • 1篇全瓷冠
  • 1篇最大静摩擦力
  • 1篇下颌
  • 1篇下颌偏斜
  • 1篇力特性

机构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作者

  • 4篇印明晶
  • 2篇侯录
  • 1篇蒋倩倩
  • 1篇张令波
  • 1篇闫嘉群
  • 1篇徐实谦
  • 1篇宋蓉

传媒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LF托槽与传统四翼托槽最大静摩擦力特性的比较被引量:3
2011年
背景:LF托槽是一种新型六翼托槽,相较传统四翼托槽具有多种结扎方式的特点,提示其摩擦力特性可能具备多样性。目的:观察干湿两种条件下LF托槽相对于传统四翼托槽所表现的摩擦力特点。方法: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不锈钢方丝的表面形貌,根据其特征确定方丝拉拔方向,再据此设定在摩擦力试验阶段不锈钢方丝的运行方向。在干湿两种条件下,按照析因设计方案分别测试结扎主翼、结扎全部翼两种结扎方式下的LF托槽、传统四翼托槽与不锈钢方丝以及圆丝组合时的摩擦力大小。结果与结论:与传统四翼托槽相比,LF托槽结扎主翼时最大静摩擦力显著减小,结扎全部六翼时最大静摩擦力显著增加。传统四翼托槽与LF托槽湿润条件下的最大静摩擦力均高于干燥条件下的最大静摩擦力(P<0.05)。不锈钢方丝的最大静摩擦力显著大于不锈钢圆丝(P<0.05)。表明LF托槽具有灵活的摩擦力特性,采用不同结扎方式可提供不同大小的摩擦力。这提示主翼结扎方式下的LF托槽可以用于滑动法关闭间隙阶段,六翼结扎方式下的LF托槽可用于牙齿位置的精确调整。
印明晶侯录张令波徐实谦
关键词:人工唾液最大静摩擦力
在干燥和人工唾液环境下六翼托槽与弓丝间摩擦力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六翼托槽在干燥和人工唾液环境下,当与弓丝发生相对滑动时的摩擦力特点,为六翼托槽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方法: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不锈钢方丝的表面形貌,根据其特征确定弓丝拉拔方向,再据此设定在摩擦力...
印明晶
关键词:人工唾液摩擦力
In-Ceram氧化铝全瓷冠与氧化锆全瓷冠在前牙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25
2011年
目的比较In-Ceram氧化铝全瓷冠与氧化锆全瓷冠在前牙美容修复中的临床综合修复效果。方法选择需要前牙修复的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氧化铝全瓷冠修复,对照组采用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修复后12个月,根据美国公共健康协会的修正标准对修复体的边缘着色、密合度、形态、颜色、周围龋坏等情况进行评价。结果两组病例修复效果在所检查指标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n-Ceram氧化铝全瓷冠与氧化锆全瓷冠在边缘密合性、美观性及抗折强度等方面,均能满足临床要求。
闫嘉群宋蓉印明晶蒋倩倩
关键词:氧化锆全瓷冠前牙美容修复
改良颊侧多曲簧矫治器纠正早期安氏Ⅲ类错伴下颌偏斜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通过头颅定位后前位片测量,探讨改良颊侧多曲簧活动矫治器纠正早期安氏Ⅲ类错且伴下颌功能性偏斜,改善早期功能性下颌偏斜。方法:混合牙列早期安氏Ⅲ类错且伴有下颌功能性偏斜患者20例,采用改良颊侧多曲簧活动矫治器的方法,矫治前后头颅定位后前位片P-A测量分析,用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结果:改良颊侧多曲簧活动矫治器矫正早期安氏Ⅲ类错且伴有下颌功能性偏斜后,下颌骨两侧结构不对称性有明显改善,下颌骨两侧综合长度差亦减小(P<0.01),两侧下颌体长度差明显减小(P<0.01)。结论:由于早期安氏Ⅲ类错且伴有单侧后牙反,导致的功能性下颌偏斜,采用改良颊侧多曲簧活动矫治器,可以使下颌骨的不对称得到一定的改善,是早期纠正下颌功能性偏斜的有效手段。
王阿娜侯录赵兴印明晶梁雪
关键词:下颌偏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