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凯敏
- 作品数:10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池学院艺术系更多>>
- 发文基金: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广西教育厅高等学校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乐业“八音”鼓吹的音乐学分析
- 2013年
- 广西百色乐业"八音"是常用于婚丧的礼仪音乐,演出形式分行奏与坐奏。具有"公""母"呼应、不拘乐器即兴装饰的特点。音乐多采用变化重复和自由模仿的手法,同均五声调式交替,突出商、徵调性。家族式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造成了八音学习、继承的困难。
- 史凯敏梁世江
- 关键词:演奏形式音乐特征
- 实践出真知——对朱载堉异径管律实验结果的一些看法
- 2010年
- 在朱载堉异径管律的研究已进行多年,有许多结论大相径庭。因而在对以往学者研究成果的应用取舍方面更应该以实践为标准,寻找可靠的证据支持。针对徐飞和刘存侠研究中一些不够有说服力的看法,本文作者将与之商榷。
- 史凯敏
- 关键词:朱载堉
- 谈视唱练耳课的多学科综合教学
- 2009年
- 视唱练耳是一门涉及到多方面综合能力的音乐基础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综合运用相关音乐理论与专业技能,使之互相促进。从视唱练耳教学与乐理、声乐、身体律动、钢琴伴奏、音乐审美这几方面的结合,对教学理念和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 史凯敏
- 关键词:视唱练耳综合教学教师素质
- 以历时性角度探析“大音希声”历史本源被引量:2
- 2008年
- 老子提出的"大音希声"作为音乐美学的重要命题,历来众多学者对其意义阐释不一.笔者从"大音希声"的历史性渊源入手,考察其历史发展脉络,从春秋时老子寓道的比喻到战国庄子的天乐、天籁观的填充,再到汉刘安<淮南子>结合儒家"无声之乐"的阐释;进而魏晋--隋唐时期文人的实践到宋元明清时期在琴乐审美的影响,及至当代众多学者的种种阐释."大音希声"逐步发展、嬗变为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理想,成为一个美学范畴,并影响指导着中国重含蓄、崇淡和恬静、尚弦外之意艺术创作风格的形成.其实质是文化的交流融合,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发展、历史进程的推移经过.在不同历史背景下,每一次阐释无疑都是其意义的二度"远化".
- 史凯敏
- 关键词:大音希声音乐审美老子
- 鼓吹(乐)署考
- 鼓吹之名应始于汉代。汉武帝时乐府便采集了“鼓吹曲辞”。从西晋开始直至宋代,都设有鼓吹署。东汉时的黄门鼓吹乐,由隶属于少府的黄门冗从仆射管理。西晋时,始设立独立意义上的鼓吹乐专署,并作为太常寺的下属机构,从此纳入到了礼乐系...
- 史凯敏
- 文献传递
- 汉代黄门鼓吹署建立时间与职能考——古代鼓吹乐管理与传播系列研究(一)
- 2013年
- 鼓吹署的建立要晚于鼓吹乐的出现。汉代尚未建立专门性的鼓吹乐管理机构,"黄门鼓吹署"此机构并不存在。汉代的黄门鼓吹包括黄门(宴飨)鼓吹和黄门骑吹,其成员分别由来自乐府的黄门倡和来自少府可充当禁军的黄门冗从组成。用于宫廷宴飨部分由小黄令管理,骑吹则由黄门冗从仆射管理,并接受承华令的管理,二者同为隶于九卿的少府管理,构成了后世对鼓吹乐进行管理的初步机制,也为西晋时正式建立鼓吹署管理鼓吹乐和百戏打下了基础。
- 史凯敏
-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职业化进程中的中国音乐史教学转型
- 2015年
- 2014年6月,国家教育部明确改革方向,提出“国家普通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将有600多所地方院校率先转向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进一步明确了高等教育继续加强应用型、职业性教育的方向。位处第一批转型的少数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设计等方面如何使其更加适应地区文化、经济的建设,是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一环。作为地方高校音乐学、音乐表演本科专业的毕业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途径主要是:一、进入当地中小学等教育部门或县以下文化馆;二、进一步学历深造;三、进入专业的表演、艺术团体。根据历年来学生就业情况的统计,前两者所占比重达90%。不论是作为地方中小学教师、基层文化馆员还是考研都需要扎实的中国音乐史论知识,尤其是对地方音乐文化的学习对其传承保护当地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极为必要。
- 史凯敏
-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中国音乐史教学转型职业化进程国家教育部中小学教师
- 文化生态变迁下的刘三姐歌谣发展策略被引量:2
- 2014年
- 生态民族学认为世界上所有民族所处的生态环境并非原生的自然生态体系,而是经过人类改造过后的次生生态环境,即所谓"文化生态共同体"。其具有发育、壮大、衰亡、再生的一系列生命变化体征,是一个不断发展、适应生态环境的严密系统,也是人类生计方式不断积累的产物,因而文化生态产生相应变化的原因必然是由于人类生计方式的改变。
- 史凯敏
- 关键词:文化生态刘三姐歌谣生计方式生态共同体生态体系
- 论儒家乐教对当下音乐教育的启示
- 2013年
- 药家鑫事件反映出当代音乐教育的急功近利。高压管教的家庭教育,教育者功利的教育目的、狭隘的教育内容、僵化片面的教学方法是造成其人格缺陷的巨大推手。面对家庭和社会音乐教育的种种问题,儒家乐教习乐修身的教育目的、情感体验式的教育方法以及对教学内容的严格选择对探索如何在音乐教育中孕育德性与人格不无借鉴。
- 史凯敏
- 关键词: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