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庆华
- 作品数:33 被引量:67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人精母细胞重组频率和年龄相关性的分析
- 2011年
- 减数分裂遗传重组对同源染色体的正确分离和单倍体的正确形成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人们对人精母细胞减数分裂遗传重组机制了解的还很少。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标记减数分裂I联会复合体上的MLH1(DNA错配修复蛋白)位点可以检测人精母细胞的重组。文章对10例可育男性进行分析,发现每个细胞中重组位点数平均为49.4士4.4,范围为33~63,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只有0.4%(1/220)的常染色体SC上缺少MLH1位点。进一步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分析了年龄因素与个体间重组位点差异的相关性,结果提示年龄因素对常染色体及性染色体的重组均无影响。
- 段涛杨庆岭王刘史庆华于德新
- 关键词:减数分裂联会复合体精母细胞年龄
- 卵母细胞发育停滞被引量:5
- 2009年
- 大多数哺乳动物的卵原细胞在胎儿期进入减数分裂,如小鼠卵原细胞在妊娠第13.5天,人卵原细胞在胚胎第8周即开始减数分裂。经过减数分裂Ⅰ(MeiosisI,MI)前期的细线期、偶线期和粗线期后,双线期的卵母细胞被颗粒细胞前体细胞包裹,形成原始卵泡。性成熟后,原始卵泡启动生长发育,单层扁平颗粒细胞变成立方形,形成初级卵泡。初级卵泡发育过程中,颗粒细胞通过增殖由一层变成多层,
- 唐洁许波江小华陈大蔚侯贺礼史庆华
- 关键词:卵母细胞
- 非整倍体和人类生殖健康被引量:32
- 2008年
- 非整倍体即染色体数目异常,发生于生殖细胞则可能导致不育不孕、自发流产和先天出生缺陷.精子非整倍体发生率为5%-7%,卵子非整倍体发生率为22%-90%;在早期自然流产中,非整倍体率高达50%.绝大多数临床上常见的非整倍体患儿的异常染色体来自卵子(母亲),而且母亲减数分裂I同源染色体不分离是除13和18号染色体以外的各种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的主要原因.母亲的年龄是迄今唯一被证实的与生殖细胞非整倍体发生密切相关的流行病学因素,减数分裂遗传重组(频率和位点分布)异常可能是导致减数分裂I同源染色体不分离的主要细胞学和遗传学因素,减数分裂前最后一次DNA复制时cohesin复合体的加载及其之后的维持异常则可能是引起减数分裂染色体不分离的分子生物学因素.减数分裂遗传重组和cohesin复合体的加载均发生于女性胚胎发育的8-30周,而非整倍体卵子的形成多发生在35岁以上的女性,因此我们认为导致非整倍体卵子形成的“罪恶种子”早在35年前即已埋下,随着女性年龄增大,其体内保障染色体精确分离的保护机制如纺锤体聚合检验点被“磨损”削弱,而最终导致减数分裂时染色体分离异常.未来的研究应着重探讨遗传重组改变的原因、机理及如何导致减数分裂染色体不分离,了解卵母细胞中cohesin复合体、纺锤体聚合检验点的功能是否随女性年龄增大而减弱及其生物学机制,从而为有效防止非整倍体的发生、减少人类生殖相关非整倍体疾病的发生提供理论基础.
- 史庆华许波杨庆岭陈大蔚侯贺礼马铁梁郑媛
- 关键词:生殖非整倍体减数分裂联会复合体
- 减数分裂异常与男性不育
- 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生物配子产生的必需过程,涉及同源染色体的识别、配对、联会、重组和分离等一系列特殊的染色体事件,这些事件的依序、按时发生又有赖于减数分裂前期程序性DNA双链断裂的产生和以同源染色体为模板进行的修复。其中任...
- 史庆华
- 关键词:男性不育减数分裂精子发生突变
- 纺锤体组装检验点被引量:4
- 2009年
-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组装检验点(spindle assembly checkpoint,SAC)监控着染色体与纺锤体微管的结合以及有丝分裂中姐妹染色单体或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间的张力,从而保证染色体正确均等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SAC功能异常可能导致非整倍体产生,后者与肿瘤的形成以及自发流产和先天出生缺陷等疾病有密切的关系。
- 王峥江小华张欢史庆华
- 关键词:非整倍体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肿瘤
- 可育男性减数分裂遗传重组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可育男性减数分裂前期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重组。方法应用铺展技术制备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以SCP3抗体、MLH1抗体和CREST抗血清孵育来显示联会复合体侧轴、重组位点和着丝点。结果5例可育男性中,粗线期细胞的比例介于67%~78%;每个细胞中重组位点数平均为46.1±3.9,范围为34~61,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联会复合体上出现缺口(gap)或未配对区(split)的细胞比例分别为14.3%和2.9%。结论可育男性的遗传重组频率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
- 李光远杨庆岭李建华冷眉史庆华于德新
- 关键词:减数分裂联会复合体精母细胞
- 生殖生物学研究的发展及前沿被引量:1
- 2015年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医学科学部和政策局于2014年11月召开了主题为"生殖生物学研究的挑战和对策"的双清论坛,着重于动物和人的生殖生物学,分析了目前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了这一领域的热点和前沿问题,并结合我国的研究基础、特点和优势方向,凝炼出了我国亟需加强的重要学术方向,提出了今后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
- 田艳艳霍然王红梅史庆华谷瑞升杜生明
- 关键词:配子发生早期胚胎发育不孕不育
- 人类精子发生障碍的分子基础
- 人类成年睾丸中,精子发生始于精原干细胞的不对称分裂,历经精原细胞的增殖、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和精细胞的变形,最终形成结构和功能正常的精子。其中任何步骤出现异常,都会导致精子发生障碍,进而诱发男性不育。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表明,...
- 史庆华
- 关键词:男性不育精子发生障碍突变
- 文献传递
- 哺乳动物减数分裂联会复合体的结构、功能与人类不孕不育
- 2024年
- 同源染色体联会,即联会复合体的形成,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关键事件之一.联会复合体作为减数分裂前期染色体行为的结构基础,对减数分裂程序性DSB的产生、修复及重组交换的形成都有必不可少的支持和调控作用.当因为联会复合体相关蛋白突变导致联会复合体不能正常形成时,将导致多种减数分裂异常,从而激活不同的减数分裂前期检验点,诱发减数分裂停滞、配子不能产生和不孕不育.本综述将重点针对小鼠减数分裂联会复合体相关的重要发现进行回顾,总结联会复合体的组成、结构、组装过程以及在减数分裂中的作用,分析迄今发现的联会复合体相关蛋白突变与人类不孕不育的关系,并展望联会复合体相关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 蒋涵玮樊岁兴史庆华
- 关键词:减数分裂联会复合体哺乳动物
- 影响早期胚胎发育的精子因素被引量:2
- 2019年
- 精子除了为后代提供父源的单倍体基因组外,还在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证据表明,精子的遗传物质异常,例如DNA损伤和/或染色体非整倍性的增加会危害早期胚胎发育进程。除此之外,成熟精子独特的表观遗传特征和早期胚胎发育的关系也是一个迅速发展的领域,相关研究表明,精子DNA甲基化、组蛋白替换或/和修饰、精子染色质的高级结构、精子来源的中心体等在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全面考察影响早期胚胎发育的精子因素,对于精子质量评估,提高优质胚胎率和人工辅助生殖的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 周建腾马慧张贝贝史庆华
- 关键词:精子早期胚胎发育辅助生殖技术表观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