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立扬

作品数:22 被引量:289H指数:10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食品科学与营养系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10篇轻工技术与工...
  • 6篇农业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7篇食品
  • 5篇多酚
  • 5篇抗氧化
  • 5篇茶多酚
  • 4篇天然抗氧化
  • 4篇天然抗氧化剂
  • 4篇抗氧化剂
  • 3篇蜂胶
  • 3篇茶叶
  • 2篇饮料
  • 2篇有机溶剂
  • 2篇溶剂
  • 2篇自由基
  • 2篇无毒
  • 2篇马铃薯
  • 1篇蛋白
  • 1篇低脂
  • 1篇淀粉
  • 1篇对羟基苯甲酸
  • 1篇学科

机构

  • 11篇浙江农业大学
  • 10篇浙江大学
  • 4篇浙江省卫生防...
  • 1篇杭州商学院
  • 1篇西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浙江中医学院
  • 1篇韶关学院

作者

  • 22篇叶立扬
  • 5篇杨贤强
  • 5篇贾之慎
  • 4篇吴平谷
  • 3篇茅林春
  • 2篇沈建福
  • 2篇吴晓琴
  • 1篇应铁进
  • 1篇郑晓冬
  • 1篇石贤权
  • 1篇刘邻渭
  • 1篇江美都
  • 1篇高荫榆
  • 1篇顾振宇
  • 1篇杨法军
  • 1篇赵保路
  • 1篇刘东红
  • 1篇忻文娟
  • 1篇朱祥瑞
  • 1篇沈生荣

传媒

  • 7篇浙江农业大学...
  • 4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食品科学
  • 1篇卫生研究
  • 1篇蚕桑通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福建茶叶
  • 1篇中国茶叶加工

年份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4篇1997
  • 3篇1995
  • 3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 2篇1990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蜂胶有效成分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3
1998年
采用不同溶剂对蜂胶进行分级分离,获得4种提取物,并分别测定其总黄酮含量。通过薄层层析,对4种蜂胶组分进行初步分离。
吴平谷叶立扬
关键词:蜂胶薄层层析
红球菌类胡萝卜素形成的研究被引量:2
1999年
红球菌在发酵生产类胡萝卜素过程中,菌体内类胡萝卜素成分保持不变,但各组分含量有所变化,分配比(K值)先增加后减少.通过薄层层析发现,该红球菌类胡萝卜素至少有6种色素,经氧化铝柱层析,得到四种组分,根据类胡萝卜素的特征吸收峰,推测组分Ⅰ为δ-胡萝卜素,组分Ⅱ为γ-胡萝卜素。
吴平谷郑晓冬叶立扬
关键词:红球菌类胡萝卜素食品发酵
蜂胶有效成分的初步研究
1997年
蜂胶有效成分的初步研究@吴平谷@叶立扬¥浙江省卫生防疫站中心实验室¥浙江农业大学食品科技系蜂胶有效成分的初步研究吴平谷1叶立扬2(1浙江省卫生防疫站中心实验室,杭州310029;2浙江农业大学食品科技系,杭州310029)APreliminaryStudy...
吴平谷叶立扬
关键词:总黄酮含量展开剂对羟基苯甲酸
食品化学学科的作用和现状与发展前景被引量:5
1997年
食品化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支柱之一,也是化学学科一门新兴的学科分枝.它从化学角度和分子水平研究食品的组成、结构、理化性质、营养与功能性质,以及它们在食品贮藏、加工和运销中的变化,为改善食品品质、开发食品资源、革新食品加工工艺和贮运技术、改进食品包装、加强食品质量控制及提高食品原材料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奠定了广泛深入和扎实可靠的理论基础.食品化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已不断被食品工业科技界所吸收和应用,为食品工业的发展注入了巨大活力.我国目前的食品化学教学和科研中存在六大问题亟待解决,但本学科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刘邻渭叶立扬高荫榆黄绍华
关键词:食品化学
提高茶饮料中茶多酚稳定性的工艺研究
1997年
提高茶饮料中茶多酚稳定性的工艺研究@吴晓琴@沈建福@叶立扬¥浙江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系提高茶饮料中茶多酚稳定性的工艺研究吴晓琴沈建福叶立扬(浙江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系,杭州310029)echnologyofImprovingtheStabilityo...
吴晓琴沈建福叶立扬
关键词:茶多酚茶饮料复合剂降解率
茶叶中天然抗氧化剂的提取被引量:17
1992年
提出一种利用茶厂下脚料提取茶多酚的新工艺.该工艺采用对人体无害的沉淀剂与溶解剂,不用或少用有机溶剂进行提取,有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杨贤强叶立扬贾之慎
关键词:茶叶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
低脂高蛋白花生的研究被引量:1
1994年
花生富含各种营养成分,但因含有较高的脂肪,故在用于食品加工中受到很多的限制。采用6号溶剂可浸提出花生脂肪总含量的40%左右。这样不仅可减少由于花生的高脂肪而引起的氧化酸败,而且经50℃强化贮藏试验证明贮藏性亦明显加强,同时可使蛋白质含量提高近48%,从而减少了高脂的营养不合理性。此外,还可得到优质的花生油,结果是大大地增加了花生的综合效益,经浸提后的花生组织结构有利于各种香料充填和营养成分的强化,并可丰富花生食品的花色品种。
叶立扬叶华成施音茅林春
关键词:花生食品低脂高蛋白
以有效赖氨酸含量评价大豆蛋白中赖氨酸损伤程度的研究被引量:2
1994年
采用两种化学方法测定的有效赖氨酸来判断经与葡萄糖共热处理或碱性热处理的大豆蛋白中的赖氨酸损伤程度,并与常规法测定的总赖氨酸进行了比较,发现有效赖氢酸含量不仅明显低于总赖氨酸,而且在处理过程中的下降速度更快;在与葡萄糖共热处理过的大豆蛋白中,胍化法测定的有效赖氨酸含量仅为总赖氮酸的25%,处理损失率高达78%-85%,而糠醛赖氨酸法测定的有效赖氨酸损失率为48%-80%,总赖氨酸损失率则为17%-40%。在经碱性热处理的大豆蛋白中,有效赖氨酸(胍化法)含量也明显低于总赖氨酸,损失率约为后者的2倍。研究结果表明,用胍化法测定的有效赖氨酸来判断大豆蛋白质的赖氨酸损失程度较为可靠。
茅林春叶立扬应铁进
关键词:大豆蛋白赖氨酸
废蚕丝制取氨基酸合铜农药的研究被引量:4
1995年
废蚕丝制取氨基酸合铜农药的研究浙江农业大学化学教研组唐孟成浙江农业大学蚕学系朱祥瑞浙江农业大学食品科技系叶立扬前言目前,氨基酸合铜制备主要以角蛋白为原料,水解生成混合氨酸,进而制成混合氨基酸钙,并用配合物转换法将混合氨基酸转变为混合氨基酸合铜,再进一...
唐孟成朱祥瑞叶立扬
关键词:废蚕丝农药
茶多酚(TP)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的机理及应用基础研究被引量:63
1994年
自由基生物学的研究发现,许多疑难病症的致病因子与过量自由基的毒性反应直接相关。因此,寻找天然自由基清除剂已成为当今医药学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本研究通过茶多酚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效能;茶多酚组成—结构—生物学活性的构效及协同关系;茶多酚对受损细胞膜和细胞器的保护作用,系统研究了茶多酚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分子机理;研究茶多酚抗辐射、抗肿瘤、抗衰老的作用;茶多酚的毒理学试验;茶多酚的应用基础研究等。
杨贤强沈生荣贾之慎叶立扬詹勇曹明富刘明哲朱善瑾杨法军赵保路忻文娟
关键词:茶多酚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功能性食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