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妍
- 作品数:4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 《白杨礼赞》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从1970年代末至今,学界对《白杨礼赞》的批评走过了从高压反弹到回归常态的历程:19 8 0年代初期,学界从政治性言说惯性逐渐转向了文学审美性的批评标准,对《白杨礼赞》持肯定的态度;重写文学史的思潮中,《白杨礼赞》虽遭到...
- 吴妍
- 关键词:《白杨礼赞》
- 文献传递
- 为中国的“苏格拉底”立传——研究生对长诗《谒无名思想家墓》的感言
- 2013年
- 小引:我先来介绍一点相关情况,算作小小的引言吧。张梦阳先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已经退休了。他是我景仰的一位学者,在鲁迅研究尤其是“鲁迅学”研究方面贡献很大,其治学精神亦令人钦佩。我近期在一篇题为《我与鲁迅有“三缘”》的短文中还特别提及:在我以“研究生”身份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进行多地访学时,聆听了多位学者的深刻教诲,收获颇丰。特别是我第一次踏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大门见到了张梦阳先生,听讲之余还看到他在研究室屋中放着小床,得知他经常不下班就在这里从事研究和休息,我才知道搞研究可以如此专注和拼搏,这对我确实有着很大的启迪及激励作用。张先生治学严谨,著作甚多,影响很大。
- 李继凯冯超吴妍
- 关键词:苏格拉底思想家感言无名长诗鲁迅研究
- 余华小说的死亡叙述——以《现实一种》为例
- 2015年
- 死亡是文学永恒的主题,生命经历的正是由生向死的过程。余华早期中短篇小说表现出对死亡的深切关注,其小说《现实一种》讲述一场家庭内部的暴力与谋杀,看似离奇的故事却有有力的现实性依据。余华对死亡的叙述以及对隐藏在死亡暴力背后的人性的探究消解了死亡的意义,透露出对其自身以及人的生命状态的思考。
- 吴妍
- 关键词:余华攻击性死本能
- 姜文电影《太阳照常升起》的“狂欢化”解读
- 2014年
- 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讲述了1958年和1976年发生的四段相互独立又有着丰富关联性的故事,影片本身碎片化的镜头和复杂多向化的寓意为观众理解电影造成了多重障碍。联系故事发生的时代特点和故事本身,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可作为解读电影的角度之一。电影通过错置甚至倒置颠覆共识的社会秩序,在私人的社会史和社会的私人史的交错演绎之中,展示人性在历史中的扭曲和通过狂欢形式达到的自我修复。
- 吴妍
- 关键词:姜文电影《太阳照常升起》巴赫金狂欢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