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开芬

作品数:8 被引量:69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滤膜
  • 7篇超滤
  • 7篇超滤膜
  • 4篇聚砜
  • 2篇膜性能
  • 2篇聚芳醚
  • 2篇聚醚
  • 2篇聚醚砜
  • 2篇磺化
  • 2篇磺化聚砜
  • 2篇共混
  • 2篇芳醚
  • 1篇制浆
  • 1篇烧碱
  • 1篇烧碱法
  • 1篇烧碱法制浆
  • 1篇漂白
  • 1篇漂白废水
  • 1篇纤维膜
  • 1篇芦苇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院生...

作者

  • 8篇吴开芬
  • 6篇韩式荆
  • 5篇李书申
  • 1篇王静荣
  • 1篇续曙光
  • 1篇刘芳
  • 1篇韩武荆
  • 1篇刘福谅
  • 1篇王正军

传媒

  • 4篇环境化学
  • 3篇膜科学与技术
  • 1篇中国造纸学报

年份

  • 1篇1999
  • 4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8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磺化聚砜超滤膜的研究被引量:3
1989年
本文采用非均相磺化法制备的低磺化度磺化聚矾做为膜材料,研究了制备磺化聚矾超滤膜的各种主要因素的影响,制得对细胞色素C(M.W.11,700)的截留率>90%,透水速度>80(ml/cm^2·hr)的磺化聚砜超滤膜。並对这种膜的一些超滤行为做了初步的探讨。
韩式荆吴开芬续曙光刘福谅
关键词:磺化聚砜超滤膜
聚芳醚砜—酞侧基聚砜共混超滤膜的研究被引量:10
1992年
开发新型膜材料是目前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选择适当的共混聚合物体系可以得到性能优良的共混膜。本文通过共混方式制得了孔径较小(截留分子量为数千)的共混超滤膜,着重研究了聚醚砜(PES)与酚酞侧基聚砜(PDC)共混聚合物的相溶性以及铸膜组成、制膜过程的主要参数对共混超滤膜分离特性与形态结构的影响。
吴开芬李书申韩式荆
关键词:聚芳醚砜聚砜共混超滤膜
高通量聚丙烯腈超滤膜的研究被引量:11
1999年
以聚丙烯腈(PAN)为原料,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研究了铸膜液组成和若干因素对膜性能的影响.选择适当的膜液组成和制膜条件,可制得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15万(R=90%)。
吴开芬王静荣王正军邱平王素华
关键词:聚丙烯腈超滤膜高通量纤维膜
超滤法处理芦苇烧碱法制浆过程的漂白废水被引量:2
1991年
用五种不同截留分子量的超滤膜.对烧碱法芦苇制浆三段漂白废水进行了超滤处理.在不同透过率时.测定了:(1)过滤速率.(2)色素去除率,(3)木素去除率.(4)总碳去除率.(5)CODcr击除率以及(6)有机氧去除率.结果发现.超滤法处理芦苇三段漂白废水的效果明显.特别是对碱抽提段废水.
罗才典于彤韩武荆吴开芬
关键词:漂白废水超滤法处理烧碱法制浆芦苇超滤处理
聚醚砜-磺化聚砜共混膜的研究被引量:18
1993年
利用国内近几年开发的新型膜材料,选择适当的共混聚合物体系,可以制得性能优良的共混膜。本文通过共混方式,制得了孔径较小的共混超滤膜。详细研究了聚醚砜-磺化聚砜共混材料的相溶性、铸膜液组成、蒸发时间和凝胶温度等因素对共混超滤膜分离特性与形态结构的影响。
吴开芬李书申韩式荆
关键词:聚醚砜磺化聚砜超滤膜共混膜
聚芳醚酮超滤膜的研究被引量:1
1993年
本文以国产聚芳醚酮(PEK-C)为原料,研究了铸膜液组成、聚合物浓度、添加剂种类和用量等对超滤膜性能的影响。选择适宜组成的铸膜液,可以制得截留分子量为2000,6000,10000的超滤膜。上述超滤膜对α-干扰素的分离浓缩效果较好,其截留率均可达到99%以上。
吴开芬李书申刘芳韩式荆
关键词:聚芳醚酮超滤膜膜性能
大孔径聚砜超滤膜的研究被引量:15
1993年
作者用向铸膜液中加水的方法对制备大孔膜进行了研究。选择适宜的聚砜浓度和水含量,可以制得截留分子量为15万的聚砜超滤膜。该膜对丙种球蛋白的截留率>95%,纯水透水速度可达70—80ml/cm^2·h(0.1MPa)。
李书申吴开芬韩式荆
关键词:聚砜超滤膜
聚醚砜超滤膜的研制被引量:18
1993年
以聚醚砜(PES)为原料,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研究了铸膜液组成和若干因素对膜性能的影响。选择适当的膜液组成和制备条件,可制得截留分子量分别为2000,6000,10000的超滤膜。用该膜对α-干扰素进行分离,截留率均可达到99%以上。
吴开芬李书申韩式荆
关键词:聚醚砜超滤膜DMAC膜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