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蛋白表达
  • 2篇电刺激
  • 2篇镇痛
  • 2篇术后
  • 2篇静脉
  • 2篇脊髓背角
  • 2篇背角
  • 1篇电刺激诱发
  • 1篇新生儿
  • 1篇药物
  • 1篇预防性镇痛
  • 1篇镇痛药
  • 1篇神经系
  • 1篇神经系统
  • 1篇时程
  • 1篇舒芬太尼
  • 1篇术后静脉镇痛
  • 1篇术后镇痛
  • 1篇疼痛

机构

  • 5篇武汉市妇女儿...

作者

  • 5篇吴江
  • 3篇向强
  • 3篇黄德樱
  • 3篇程洁
  • 2篇陈雪玲
  • 2篇张武
  • 2篇钟良
  • 1篇姜峰
  • 1篇刘艳霞
  • 1篇冯春
  • 1篇孔繁丽
  • 1篇王光辉
  • 1篇严晓丽
  • 1篇杨智惠
  • 1篇王玉珍
  • 1篇董斌
  • 1篇陈雪铃
  • 1篇夏辉
  • 1篇杨智慧
  • 1篇吴媛媛

传媒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电刺激坐骨神经对未成熟大鼠脊髓背角海马CA1区突触可塑性及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刺激坐骨神经对新生期和幼年期大鼠脊髓背角浅层,海马CA1区突触可塑性及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探究伤害性刺激传入信息在未成熟大鼠脊髓的表现特征以及发育对脊髓背角海马CA1区LTP的可能作用。方法 (1)将SD...
吴江陈雪玲程洁黄德撄
文献传递
舒芬太尼预防性镇痛改善儿童内窥镜等离子扁桃腺样体全切除术的应激疼痛反应
目的 观察儿童预防性镇痛对扁桃体腺样体内窥镜等离子全切除术后应激疼痛反应的变化,即术前30min开始持续静脉输注对其应激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124例儿童扁桃体腺样体手术的儿童,随机分为A、B、C组(为60例、64例和6...
吴江
关键词:舒芬太尼
电刺激坐骨神经对新生期大鼠脊髓背角浅层及海马CAl区突触可塑性及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观察电刺激坐骨神经对新生期大鼠脊髓背角浅层、海马CAl区突触可塑性及O—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1)将大鼠分为新生组及成年期组,记录左侧胸13-腰I脊髓背角浅层及右侧海马CAl区诱发场电位,予条件电刺激后,记录电位幅度,潜伏期变化至120min,再在脊髓表面加D.AP5,继续观察场电位的幅度及潜伏期变化至175min。(2)大鼠分为新生组、成年期组,每组数字随机法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单刺激、条件电刺激后组,其中,条件电刺激后组分为条件电刺激后60、120和175min组,实验后动物脊髓和海马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c.fos蛋白表达。结果(1)电刺激坐骨神经在新生期组大鼠脊髓背角浅层及海马CAl区诱发产生NMDA受体依赖的长时程增强(LTP),主要由脊髓A类神经纤维诱发;成年期组大鼠以C类神经纤维诱发产生LTP。(2)条件电刺激后,在新生期大鼠脊髓(L1组由阳的10±8上升至T3的45±14;L2组由11D的13±10上升至r13的41±10;L3组由哟的19±7上升至T3的41±9)及海马CAl区c—los蛋白(由110的25±7上升为49±8)表达都增加,成年期大鼠脊髓背角浅层海马CAl区c-fos蛋白表达增加。结论条件电刺激在新生期组大鼠脊髓背角诱发A类神经纤维特征,NMDA受体依赖的TJTP,同时c—fos蛋白在脊髓不同层和海马表达,说明痛觉信号随发育而变化。
吴江黄德樱程洁陈雪铃向强
关键词:长时程增强脊髓背角浅层海马
外周电刺激诱发新生期大鼠中枢神经系统长时程变化的机制研究
吴江黄德樱夏辉杨智慧钟良向强陈雪玲程洁张武王玉珍吴媛媛孔繁丽
新生期个体出生后躯体感觉系统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内的联系尚处于变化中,在成年前的短暂功能发育阶段,外界伤害性刺激很可能影响脊髓和脊髓上位脑结构的正常发育过程和成熟,并导致成年后疼痛感觉异常。脊髓背角是初级伤害性信息传人的门...
关键词:
新生儿静脉术后镇痛研究
黄德樱吴江王光辉刘艳霞向强杨智惠严晓丽姜峰冯春董斌钟良张武
该课题属于临床应用型课题,课题结果来源于该科为广大实行手术的新生儿患儿大规模推广的新生儿术后镇痛技术(接受术后镇痛的新生儿患儿近5000例)。该课题其主要技术原理为通过对360例新生儿手术后病例,选择文献报道认为小儿安全...
关键词:
关键词:镇痛药阿片类药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