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中银 作品数:77 被引量:477 H指数:10 供职机构: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武汉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α-亚麻酸乙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α-亚麻酸乙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经临床及超声检查证实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共150例,其中120例患者(治疗组)给予服用α-亚麻酸乙酯,0.6g/次,3次/d,连续服用12周。另外30例患者(对照组)未给予任何相关治疗。在研究开始和结束时分别检测每位患者的血脂、肝功能、脂联素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α-亚麻酸乙酯能有效降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改善患者肝功能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而且还能明显提高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结论:α-亚麻酸乙酯能有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习建冬 周中银 操寄望 李櫆 姬盼盼 罗和生关键词:Α-亚麻酸乙酯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胃癌Six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其在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Six1基因启动子低甲基化并研究其在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法检测胃癌患者(GAC组)肿瘤组织和胃炎患者(CON组)胃组织Six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比较其差异并分析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对比GAC组中Six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患者和未甲基化患者手术切除、3年死亡率和PFS的差异。结果 GAC组胃癌患者癌组织Six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24.0%)显著低于CON组(95.0%)(均P<0.05)。GAC组胃癌患者癌组织中Six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Lauren’s分型、分化程度、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TNM分期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ix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患者的D2根治性手术率(100.0%)、切缘阴性率(100.0%)及PFS(23.6±3.5月)均显著高于未甲基化患者[分别为57.9%、47.4%、47.4%、(16.2±2.7)月](均P<0.05),3年死亡率显著低于未甲基化患者(均P<0.05)。结论胃癌患者Six1基因启动子处于低甲基化状态,作为胃癌病情及预后评估的标志物。 孔繁静 于红刚 周中银 操寄望 陈明锴关键词:胃癌 启动子 甲基化 病情 预后 小干扰RNA沉默β-catenin基因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小干扰RNA(siRNA)沉默人结肠癌SW480细胞β-catenin基因表达对SW48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合成靶向β-catenin的双链siRNA(β-catenin-siRNA),转染SW480细胞,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SW480细胞中β-caten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MTT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SW480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结果: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β-catenin-siRNA转染后,与空白组、阴性对照组及实验组相比,β-catenin-siRNA转染组SW480细胞中β-catenin mRNA水平明显下降,其蛋白表达也明显下调。β-catenin-siRNA转染后,SW480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及实验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结论:siRNA沉默β-catenin的表达可诱导SW480细胞凋亡,抑制细胞的增殖,为结肠癌的临床治疗提出新的思路,可以作为结肠癌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周玉涛 周中银 操寄望 罗和生关键词:Β-CATENIN基因 结肠癌 RNA干扰 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肝病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2005年 为探讨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PHG)形成的相关因素,对68例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按胃镜下有无PHG分组对照研究,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实验室检查、B超及胃镜检查资料。发现两组的肝功能分级、门静脉内径、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与性别、年龄、血氨水平及脾静脉内径无相关性(P>0.05)。PHG组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较对照组低(P<0.05)。 龚家顺 罗和生 周中银 倪国文关键词:门脉高压性胃病 食管静脉曲张 门静脉 血脂及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结肠腺瘤的关系 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探讨血脂及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结肠腺瘤的相关性,方法对98例结肠腺瘤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者,酶法测定血浆脂质水平,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测定 ApoE 基因型。差异性分析采用 X^2和 t 检验。结果结肠腺瘤组、远侧结肠腺瘤组和绒毛状腺瘤组血浆胆固醇水平分别为(5.32±0.85)、(5.58±0.63)和(5.49±0.69)mmol/L,高于对照组、近侧结肠腺瘤组和非绒毛状腺瘤组的(4.28±0.62)、(4.82±0.58)和(4.76±0.58)mmol/L(P<0.05);而结肠腺瘤组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为(1.39±0.25)mmol/L,低于对照组的(1.51±0.29)mmol/L(P<0.05);结肠腺瘤组各基因型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肠腺瘤组 ApoEε3/ε4基因型频率(7.1%)低于对照组(17.5%,P<0.05)。结论血浆胆固醇水平增高者结肠腺瘤发生的危险性增加,ApoEeε/ε4基因型携带者其结肠腺瘤发生的危险性减少。 周中银 罗和生关键词:结肠肿瘤 载脂蛋白E 胃嗜酸性肉芽肿48例病因探讨 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探讨胃嗜酸性肉芽肿 (GEG)的可能的发病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 48例GEG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 ;采用改良Giemsa法检测幽门螺杆菌 (Hp)。结果 GEG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术前误诊率高 ,68 8%病变组织中有淋巴滤泡 ,Hp阳性检出率 69 6% ,周围血中 11例嗜酸性白细胞增高。结论 Hp感染。 高振军 罗和生 操寄望 余保平 宋刘来 周中银关键词:胃嗜酸性肉芽肿 幽门螺杆菌 病因 病理特点 胰腺假性囊肿的治疗进展 胰腺假性囊肿(PPC)多继发于急慢性胰腺炎、胰腺损伤和胰管梗阻等,大部分经保守治疗可自行消退,少数囊肿短时间内增大或有临床症状的常常需要采取一定的治疗措施,否则会引起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由于PPC的病因、病程、大小、解剖... 陈娜 周中银关键词:胰腺假性囊肿 并发症 引流术 塑料胆管支架置入的难治性胆总管结石患者发生支架堵塞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探讨塑料胆管支架置入(ERBD)治疗难治性胆总管结石术后支架堵塞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9年5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因难治性胆总管结石行ERBD治疗,均于术后6个月再次入院取出支架的患者126例,根据取出支架的情况分为堵塞组(n=28)和通畅组(n=98),比较2组的一般资料、各项指标。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术后支架堵塞的影响因素。结果126例患者中有28例在取支架时发现堵塞,支架堵塞率为22.2%。单因素分析示2组间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ALP、GGT、亮氨酸氨肽酶(LAP)、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感染、阿司匹林、支架类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WBC[OR(95%CI):1.232(1.033~1.470)]、Neu%[OR(95%CI):1.263(1.021~1.562)]、ALP[OR(95%CI):1.013(1.004~1.022)]、EST[OR(95%CI):5.890(1.114~31.139)]、感染[OR(95%CI):17.317(1.349~222.349)]、支架类型[OR(95%CI):0.144(0.022~0.937)]是术后支架堵塞的独立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WBC、Neu%、ALP升高、术中EST、术前继发感染的患者术后发生支架堵塞的风险高,应密切随访,早期预防;双猪尾支架能有效降低术后支架的堵塞率。 田雯 周中银关键词:引流术 导管阻塞 血清PTX3脂肪因子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中临床意义 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检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血清PTX3脂肪因子水平,并探讨其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方法检测15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其中单纯非酒精性脂肪肝98例,脂肪肝炎52例)以及12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PTX3脂肪因子水平,相关分析,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PTX3脂肪因子相关参数,Logistic回归分析脂肪肝炎危险因子、ROC曲线对脂肪肝炎诊断效能。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组血清中PTX3脂肪因子浓度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脂肪肝炎组PTX3脂肪因子浓度均明显低于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Spearman's等级相关分析血清PTX3脂肪因子浓度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临床资料之间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PTX3脂肪因子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因素,血清PTX3以及hs CRP/PTX3脂肪因子的鉴别单纯非酒精性脂肪肝和脂肪肝炎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0和0.943,血清PTX3以及hs CRP/PTX3脂肪因子的鉴别单纯非酒精性脂肪肝和脂肪肝炎最佳截点分别为1.45 ng/ml(敏感度为81.36%,特异度60.36%),0.939(敏感度为96.78%,特异度为77.11%)。结论血清PTX3脂肪因子与临床血脂、形态学指标密切相关,它是非酒精性脂肪肝保护因素,可用于单纯非酒精性脂肪肝和脂肪肝炎的鉴别诊断。 邓银芝 周中银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 咪喹莫特治疗后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及其功能 2019年 目的分析咪喹莫特治疗后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结肠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及其功能。方法将3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咪喹莫特组,各10只。正常组常规饲养,模型组和咪喹莫特组建立UC小鼠模型。咪喹莫特组给予咪喹莫特灌胃,模型组与正常组给予等体积磷酸缓冲盐溶液灌胃。干预7 d后,提取小鼠结肠组织蛋白,采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结合质谱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和鉴定3组差异表达蛋白,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差异表达蛋白的功能。结果模型组/正常组、咪喹莫特组/正常组、咪喹莫特组/模型组分别存在317个、253个和209个差异表达蛋白。模型组和正常组相比上调而咪喹莫特组与模型组相比下调的蛋白有62个,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下调而咪喹莫特组与模型组相比上调的蛋白有48个。这些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器、细胞及胞外区,分子功能以结合功能、催化功能及酶调节活性为主,主要参与细胞进程、生物调节及代谢过程。结论 S100钙结合蛋白A8、黏蛋白2、角蛋白等有可能成为咪喹莫特治疗UC的重要分子靶点。 陈娜 周中银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咪喹莫特 差异表达蛋白 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