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济远

作品数:55 被引量:48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7篇文化科学
  • 4篇生物学

主题

  • 34篇溃疡
  • 29篇细胞
  • 24篇实验性胃溃疡
  • 24篇胃溃疡
  • 22篇免疫
  • 17篇粘膜
  • 17篇组织化学
  • 16篇胃窦
  • 15篇窦粘膜
  • 15篇胃窦粘膜
  • 14篇免疫组织
  • 14篇免疫组织化学
  • 13篇内啡肽
  • 10篇自愈期间
  • 10篇胃泌素
  • 9篇溃疡病
  • 9篇Β-内啡肽
  • 8篇G细胞
  • 7篇抑素
  • 7篇生长抑素

机构

  • 50篇张家口医学院
  • 5篇河北北方学院
  • 5篇河北医科大学
  • 5篇北京医科大学
  • 4篇南京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作者

  • 55篇周济远
  • 28篇郑慧娥
  • 27篇任君旭
  • 19篇白雪梅
  • 15篇高增贺
  • 14篇吴靖芳
  • 13篇张耕
  • 12篇王建伟
  • 7篇韩淑琴
  • 5篇李英
  • 5篇石爱荣
  • 5篇张静
  • 5篇潘秀芳
  • 5篇刘鼎新
  • 4篇薄爱华
  • 4篇徐根兴
  • 4篇王海萍
  • 3篇白秀萍
  • 3篇李文萍
  • 3篇李英

传媒

  • 13篇张家口医学院...
  • 12篇神经药理学报
  • 7篇解剖学报
  • 6篇解剖学杂志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解剖科学进展
  • 2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Curren...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4
  • 3篇2003
  • 6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 5篇1999
  • 1篇1998
  • 3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95
  • 6篇1994
  • 3篇1993
  • 3篇1992
  • 1篇1990
  • 4篇1989
  • 3篇1988
  • 1篇1987
  • 1篇1986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地高辛标记的cRNA探针原位杂交法检测大鼠下丘脑生长抑素mRNA
1996年
用成年雄性Wistar大鼠,经4%多聚甲醛灌注固定,取下丘脑组织,行再固定24h,常规石蜡包埋和切片,用地高辛标记的cRNA探针进行厚位杂交,结果显示在弓状核及其邻近区域见到阳性神经元,阳性信号为蓝色颗粒,胞质、核膜及核仁呈阳性 阴性对照均无阳性反应出现 本实验证实,用石蜡切片进行原位杂交组织化学研究,能检测下丘脑生长抑素神经元基因表达产物mRNA,方法稳定,重复性好,便于普通实验室开展工作。
李英周济远任君旭王建伟白雪梅张耕
关键词:生长抑素地高辛标记探针下丘脑原位杂交
人腭扁桃体肥大细胞的性质—免疫组化法研究被引量:11
1995年
收集手术切除的人腭扁桃体标本6例,常规石蜡切片,分别以血管活性肠肽、阿尔新蓝—番红花红、长时间甲苯胺蓝和普通甲苯胺蓝染色观察肥大细胞.结果显示:肥大细胞呈血管活性肠肽免疫反应阳性,分布于淋巴小结中央及周围的弥散淋巴组织、被膜及小梁的结缔组织、固有层和小血管周围.阿尔新蓝-番红花红染色呈浅蓝色颗粒.长时间甲苯胺蓝染色显示的肥大细胞数目较多,颗粒为深蓝色;普通甲苯胺蓝染色未能显示肥大细胞.结果提示,人腭扁桃体内肥大细胞有异质性,其中部分肥大细胞含有血管活性肠肽.
吴靖芳李英周济远薛刚
关键词:肥大细胞扁桃体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前脑β-内啡肽神经元在实验性胃溃疡期间的变化(英文)
2004年
背景:作者先前的研究表明,在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胃窦粘膜β-内啡肽(beta-endorphin,β-EP)细胞,胰岛β-EP细胞均发生变化,但前脑beta-EP神经元是否发生变化还不清楚。目的:观察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期间前脑β-EP神经元的变化。设计:本研究采用双盲、随机、对照方法。地点和材料:本研究在河北北方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进行,研究对象为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80~230g),购自军事医学科学院动物中心,随机分为实验性胃溃疡组(溃疡组)19只、盐水对照组(盐水组)15只和正常对照组(正常组)4只。干预:溃疡组,在胃前壁近胃窦处,注入0.01mL冰醋酸至胃粘膜下层,造成实验性胃溃疡;盐水组,模拟假手术,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代替冰醋酸;正常组,为正常大鼠,不加任何处理。在实验性胃溃疡手术后1,4,10和23d分4批心脏灌流取脑,每批均包括溃疡组和对照组。干预者为作者本人。主要观察指标:前脑β-EP神经元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术后1,4,10及23d溃疡自愈过程中的分布、形态和数量变化。结果:正常大鼠前脑β-EP神经元主要分布于弓状核及其周围,在大脑皮层和杏仁复合体也显示了少量β-EP弱阳性神经元。溃疡术后1d,大脑皮层纹状皮质β-EP阳性胞体罕见,纤维亦不明显,溃疡组β-EP神经元数与盐水组相比无差异;杏仁复合体。
王建伟张华任君旭郑慧娥张耕周济远
关键词:Β-内啡肽神经元胃溃疡形态学
硫脲致甲低大鼠甲状腺内肥大细胞的形态学研究
1993年
用阿尔新蓝—番红花红(AB—S)、甲苯胺蓝染色方法,对硫脲致甲状腺功能低下(甲低)大鼠甲状腺内肥大细胞进行染色特性、形态变化及定量研究,发现在甲低时,甲状腺内的肥大细胞数目减少,其形态及染色特性均有明显改变,这些变化表明,肥大细胞对甲低时甲状腺的增生具有明显作用。
李英白雪梅张耕郑慧娥周济远
关键词:肥大细胞甲状腺硫脲
人胚胎胃窦粘膜幽门腺β-内啡肽免疫反应细胞的研究
1989年
本文目的是证实人胚胎是否存在β-内啡肽细胞。第3~10个月胎儿25例和新生儿5例,取胃窦前壁,用PA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β-内啡肽细胞。用邻片法及PAP双重染色法,显示β-内啡肽细胞和胃泌素细胞。并用显微图象分析系统测量人胎第7个月时二者的相对面积和周长。结果表明,人胎第3个月幽门腺内存在少数β-内啡肽细胞,随胚胎发育逐渐增多,还证明,β-内啡肽与胃泌素两种物质在同一细胞内共存。第7个月人胎β-内啡肽细胞相对面积小于胃泌素细胞,二者相比,有高显著性差异。本文为探讨β-内啡肽细胞在人胚胎胃发育过程中的功能,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周济远韩淑琴郑慧娥潘秀芳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人胚胎
溃疡病胃窦粘膜β-内啡肽、胃泌素和生长抑素细胞研究
周济远任君旭高增贺王建伟郑慧娥白雪梅张耕
该项目首次论证了人胃窦中存在β-EP细胞,从定性、定位和定量研究中证实β-EP参与溃疡病的内分泌调控,建立β-EP细胞、G细胞和D细胞的体视形态学各项参数,用秋水仙碱腹腔注射研究G细胞的细胞周期及其动力学改变。该研究成果...
关键词:
关键词:溃疡病生长抑素
溃疡病患者胃窦粘膜5-HT细胞和G细胞的变化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观察消化性溃疡病患者胃窦粘膜幽门腺5-HT细胞和G细胞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AP双重染色法,在同一张切片上显示5-HT细胞和G细胞。结果:5-HT细胞多散在于胃窦粘膜的中下1/3,呈棕褐色,形态多样,常见有突起的细胞。G细胞呈带状分布于胃窦粘膜的中1/3,大多数G细胞为蓝色,可见少数细胞为蓝黄混合色,呈圆形或锥体形。5-HT细胞数和G细胞数在胃溃疡(Gu)组分别为:4.25±1.20,7.79±2.11;十二指肠溃疡(Du)组:5.48±1.74,9.34±1.87; 对照(Con)组:3.17±1.65,6.08±1.67。5-HT细胞数和G细胞数在Gu组和Du组都增加,以Du组增加最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胃窦粘膜5-HT细胞和G细胞可能参与了消化性溃疡病的内分泌调节。
王建伟周济远王亚平任君旭郑慧娥
关键词:溃疡病胃窦粘膜5-HT细胞G细胞
小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注射秋水仙碱观察G细胞的变化
1990年
用雄性昆明种小鼠45只,分为实验性溃疡组和对照组,后者又分为盐水组和空白组。在实验性胃溃疡术后3、6、9和20d,腹腔注射秋水仙碱3小时后,取胃窦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苏木精染色。观察胃窦粘膜G细胞的变化。正常胃窦粘膜幽门腺分裂指数5.93±1.23;G细胞百分率2.76±0.45;G细胞分裂指数Ⅰ0.85±0.18;G细胞分裂指数Ⅱ0.023±0.01。幽门腺细胞分裂指数、G细胞百分率及其分裂指数Ⅱ,在术后6、9和20d与盐水组相比,呈高度显著性差异;G细胞分裂指数Ⅰ,术后9d与空白组、术后20d与盐水组相比,均呈显著性差异。本文讨论了以上变化的意义。
周济远郑慧娥白秀萍白雪梅罗德林潘秀芳
关键词:实验性胃溃疡胃泌素细胞小鼠
人炎性阑尾肌层神经肽VIP、SP的研究
2000年
目的: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观察33例人阑尾肌层血管活性肠肽(VIP)样免疫反应(-IR)神经及P物质(SP)-IR神经。方法:阑尾炎组25例(单纯组7例,慢性组6例,化脓组7例,坏疽组5例);对照组8例。结果:各组阑尾肌层中均有VIP-IR、SP-IR神经分布,环肌层较多。炎症时VIP-IR、SP-IR神经丛及神经细胞数密度减少,各阑尾炎组SP-IR神经丛数密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P<0.01),坏疽组VIP-IR神经丛、SP-IR神经细胞数密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显著(P<0.05)。结论:阑尾肌层VIP-IR、SP-IR神经参与了阑尾炎的神经调理。
周济远李文萍高增贺
关键词:血管活性肠肽P物质
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肾上腺髓质5-HT阳性细胞的免疫组化研究
2002年
目的:探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肾上腺髓质5-羟色胺(5-HT)免疫反应细胞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 法)显示5-HT 阳性细胞并用病理图像分析系统软件做面密度分析。结果:溃疡组5-HT 阳性细胞面密度于术后4d 增高(P<0.01),6d达高峰,与正常组相比差别显著(P<0.01);溃疡组5-HT 阳性细胞面密度于术后6d 高于盐水组(P<0.01)。结论:肾上腺髓质5-HT 阳性细胞可能间接或直接参与大鼠实验性胃溃疡修复的调节。
王海萍张秀昌任君旭吴靖芳郑慧娥张耕张静周济远刘艳凯
关键词:胃溃疡肾上腺髓质5-羟色胺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