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福春

作品数:43 被引量:153H指数: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7篇哲学宗教
  • 4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6篇精神分裂症
  • 16篇分裂症
  • 8篇抑郁
  • 8篇前瞻性记忆
  • 7篇精神分裂症患...
  • 6篇首发
  • 6篇首发精神分裂...
  • 6篇双相
  • 5篇精神病
  • 4篇一级亲属
  • 4篇抑郁症
  • 4篇情感障碍
  • 4篇患病
  • 4篇急性
  • 4篇急性期
  • 3篇抑郁障碍
  • 3篇影响因素
  • 3篇生活质量
  • 3篇双相障碍
  • 3篇同胞

机构

  • 41篇首都医科大学...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华北理工大学
  • 2篇北京交通大学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北京市西城区...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河北中医学院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澳门大学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昌平区...
  • 1篇北京市门头沟...
  • 1篇北京脑重大疾...

作者

  • 43篇周福春
  • 31篇王传跃
  • 8篇项玉涛
  • 5篇黄晶
  • 5篇李丽君
  • 4篇马辛
  • 4篇王智民
  • 4篇周晶晶
  • 4篇李峰
  • 4篇张宇
  • 4篇刘春红
  • 3篇杨建虹
  • 3篇薄奇静
  • 3篇郑毅
  • 3篇铁常乐
  • 2篇何凡
  • 2篇戚艳杰
  • 2篇王鹏
  • 2篇尚德为
  • 2篇梁月竹

传媒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中国心理卫生...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心理与健康
  • 2篇中国医刊
  • 2篇精神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医学会精...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精神医学...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临床心身疾病...
  • 1篇中国健康心理...
  • 1篇国际精神病学...
  • 1篇中国卒中杂志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年份

  • 6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3
  • 8篇2012
  • 7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持续缓解的预测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年持续缓解的临床与认知预测因素。方法:44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抗精神病药治疗1年,并在基线期采集患者人口学和临床资料,同时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疾病症状以及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中文修订版(HVLT-R)、Stroop词色测验、彩色连线测验、词语流利测验中文版(VFT:VFL和VFC)评估认知功能;在治疗后4、8、12、24、36周和1年时随访,从第8周末至1年期间,历次访视PANSS量表8个核心条目评分均≤3分者被视为持续缓解(持续缓解组),其他患者视为病情波动(病情波动组)。结果:42例患者完成1年随访,其中24例(57.1%)患者持续缓解;与病情波动组(18例)比较,持续缓解组具有未治疗精神病期(DUP)较短、阴性症状较轻、阳性症状较重、HVLT-R和VFC得分较高的特点(P〈0.05或P〈0.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持续缓解的患者具有DUP短(OR:0.791,95%CI:0.629-0.995;P=0.003)、阴性症状分低(OR:0.775,95%CI:0.609-0.987;P=0.012)及阳性症状分高(OR:1.706,95%CI:1.040-2.800;P=0.004)是持续缓解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DUP短、阴性症状较轻、阳性症状较重是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持续缓解的独立预测因素。
黄晶周福春姜涛周晶晶张梁王传跃
关键词:首发精神分裂症
精神病超高危个体社会功能研究及评估进展被引量:7
2019年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精神病超高危个体精神病超高危个体社会功能的研究及评定量表进展。介绍了社会功能的定义、常用的精神病超高危个体精神病超高危个体评估工具、各量表的相互比较及应用。
杨宁波周福春王传跃
关键词:社会功能评定量表
临床特征与认知缺陷在双相障碍识别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临床特征与认知缺陷在双相障碍识别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门诊和住院治疗且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Ⅳ,DSMIVⅣ)诊断标准的105例双相障碍患者和109例抑郁障碍患者,使用Young氏躁狂量表(Young mania rating scale,YMRS)确定有无躁狂,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反映抑郁症状严重程度,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反映焦虑症状严重程度,患者使用患者健康问卷自评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进行抑郁症状自我评估,使用简易韦氏成人智力测验第4版(Wechsler adult intelligence scaleⅣ,WAISⅣ)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和个别施测,使用中文版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 status,RBANS)、Stroop色词测验评估与记忆和执行功能相关的认知功能。结果与抑郁障碍相比,双相障碍的发病年龄更早[(23.56±9.32)岁vs(29.65±11.16)岁,P<0.01]、病程更长[(88.99±81.46)个月vs(67.78±70.79)个月,P<0.05]、发作次数更多[(4.48±9.70)次vs(2.43±2.42)次,P<0.05]、住院次数更多[(1.41±1.54)次vs(0.43±0.78)次,P<0.01]、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患者更多[37例(35.2%)vs 12例(11.0%),P<0.01],而伴有焦虑症状[44例(41.9%)vs 67例(61.5%),P<0.01]和躯体症状[9例(8.6%)vs 21例(19.3%),P<0.05]更少。在控制潜在的混杂因素后,起病年龄早、伴有精神病性症状、不伴有焦虑症状、Stroop色词测验中双字时间长可能是双相障碍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早发的抑郁障碍患者,尤其是具有上述特点的患者,在疾病早期进行充分识别,以预防误诊的发生。
于海婷周福春薄奇静王传跃
关键词:双相障碍抑郁障碍
精神科急诊紧张症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分析精神科急诊紧张症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识别及诊治能力。方法将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急诊留院观察的123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包括46名紧张症患者和77名非紧张症急性精神障碍患者,使用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ition,DSM-5)紧张症诊断标准确定紧张症诊断,使用Bush-Francis紧张症评定量表(Bush-Francis Catatonia Rating Scale,BFCRS)评估紧张症严重程度,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估精神症状。结果①与非紧张症相比,紧张症患者前驱感染更常见(19.6%vs 1.3%),需要留院观察时间更长[(4.3±2.7)vs(2.1±1.5)]d,阴性症状评分更高[(26.6±8.6)vs(10.52±5.7)],伴随尿失禁/潴留(5.2%vs 1.3%)以及便失禁/便秘(58.7%vs 23.4%)的比率更高,白细胞总数升高(47.8%vs 26.0%)、肌酸激酶增高(58.7%vs 28.6%)比率更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主要诊断包括精神分裂症18例(39.1%),情感障碍10例(21.7%),器质性紧张症患者6例(13.0%)。最常见的紧张症症状为违拗、缄默、木僵、激越、僵住。结论紧张症患者常首先就诊于急诊,前驱感染、躯体问题更多见,需使用急诊资源的时间更长,精神症状更重,在临床中容易被评估为阴性症状,容易误诊及延误治疗。
何笑笑周福春周福春朱辉王传跃关鸿志
关键词:紧张症急诊室心境障碍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
缺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神经软体征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了解缺陷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神经软体征特征以及神经软体征与认知缺陷的关系。方法:纳入符合DSM-Ⅳ诊断标准的62例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并根据缺陷综合征诊断标准(SDS)分为缺陷型(32例)及非缺陷型(30例),使用剑桥神经系统量表(CNI)评估神经软体征(NSS),MATRICS认知成套测验(MCCB)评估认知功能,Simpson-Angus锥体外系量表(SAS)及异常非随意运动(AIMS)评估锥体外系反应。结果:缺陷型比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更高的NSS总分和NSS感觉整合量表分(均P<0.05)。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CNI总分与MCCB总分呈负相关(r=-0.63,P<0.001)。结论:缺陷型较非缺陷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更重的神经软体征,主要表现为感觉整合障碍,且软体征越重认知功能缺陷越明显。
张红张红张红
关键词:慢性精神分裂症缺陷综合征
人格在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与风险心理状态间的中介作用
2021年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格在负性生活事件与风险心理状态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青少年负性生活事件量表(adolescent self-rating life events check list,ASLEC)、前驱期问卷16项版本(prodromal questionnaire,PQ-16)、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对8379名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SPSS 23.0和AMOS 24.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风险心理状态组大学生的负性生活事件量表总分[(31.16±0.58)分]、EPQ神经质[(58.20±0.36)分]和精神质[(53.07±0.29)分]因子分均显著高于无风险心理状态组[(15.19±0.15)分,(41.59±0.13)分,(47.71±0.08)分,t=26.611,42.270,17.286;均P<0.01],而EPQ内外向因子分显著低于无风险心理状态组[(49.83±0.42)分,(55.88±0.13)分,t=-13.634;P<0.01]。风险心理状态组和无风险心理状态组大学生风险心理状态得分与负性生活事件得分均呈正相关(r=0.290,0.334;均P<0.01),风险心理状态得分、负性生活事件得分与人格神经质、精神质得分均呈正相关(r=0.139~0.469;均P<0.01)。风险心理状态组大学生风险心理状态得分与人格内外向得分负相关(r=-0.070;P<0.01),负性生活事件得分与人格内外向得分不相关,而无风险心理状态组大学生风险心理状态得分、负性生活事件得分与人格内外向得分均呈负相关(r=-0.177,-0.080;均P<0.01)。风险心理状态组大学生人格在负性生活事件和风险心理状态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无风险心理状态组大学生人格在负性生活事件和风险心理状态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71.43%。结论负性生活事件不仅直接引发大学生风险心理状态,还可以通过内向倾向、不稳定情绪的中介作用间接引发大学生风险心理状态。
马红霞曹飞雄柳青陈宣宇彭焱刘艳周福春
关键词:负性生活事件人格
精神分裂症患者道德认知水平及攻击性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道德认知情况及攻击性变化。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住院及门诊招募精神分裂症患者391例,匹配招募健康人410例。采用国际精神科访谈问卷(MINI 7.0.2)对患者及健康人进行评估。采用道德基础问卷(MFQ)和道德认同量表(MIM)评估二组研究对象的道德认知水平;使用Buss和Perry攻击问卷(AQ-CV)评估二组研究对象的攻击性水平,并采用童年创伤问卷(CTQ)额外评估二组研究对象的童年创伤经历。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多变量方差分析(MANOVA)比较二组研究对象的各指标差异。结果二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等人口学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健康人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道德认知评分较低,攻击性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精神分裂症患者童年创伤经历(F=72.520,P<0.001)、既往攻击行为(χ2=27.920,P<0.001)、留守经历(χ2=15.510,P<0.001)显著更多。协方差分析显示,在控制协变量后,仍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道德认知[MFQ为(92.66±26.64)vs.(114.49±26.14),F=111.660,P<0.001;MIM为(62.40±15.53)vs.(67.42±11.62),F=9.430,P=0.002]存在损伤,攻击性为(60.49±25.25)vs.(54.52±20.67)(F=3.440,P=0.064),二组之间存在增高的倾向性。分层分析显示,在童年创伤条件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道德基础为(91.85±26.87)vs.(110.23±32.29),低于健康人(F=15.740,P<0.001);攻击性的敌意维度为(16.02±7.27)vs.(13.23±5.15),自我指向性攻击性维度为(10.38±5.30)vs.(8.50±3.71),二者均高于健康人(F=5.880,P=0.016;F=4.990,P=0.026)。在不存在童年创伤的条件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道德基础为(94.43±25.46)vs.(115.00±25.30),低于健康人(F=79.990,P<0.001)。结论相较于健康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童年创伤经历更多,道德认知存在损伤,攻击性增强。
彭兴任博秦湘琴赵希希张浩然侯威威周福春王传跃张秀军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道德认知攻击性
首发精神分裂症急性期临床转归的特点及其预测因素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临床转归的特点及其预测因素。方法将92名符合DSM-Ⅳ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首发患者,随机纳入3个治疗组,分别给予利培酮,奥氮平或阿立
周福春项玉涛王传跃
文献传递
精神分裂症能够预防吗?——关于早期识别和早期干预
2017年
精神分裂症是最常见的重性精神疾病之一,其在世界各地人群中的患病率相差不大,大约在1%左右。发病后,患者往往出现幻觉、妄想、思维和情绪、行为紊乱,对患者的工作、生活、人际交往和生活质量往往造成严重影响。
周福春王传跃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早期干预重性精神疾病生活质量人际交往
抑郁症未患病同胞的脑功能网络研究
刘春红邬霞李峰李丽君周福春铁常乐张宇马辛王传跃
关键词:抑郁症小世界网络同胞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