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超

作品数:27 被引量:262H指数:9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政治法律
  • 8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3篇艺术
  • 2篇历史地理

主题

  • 9篇遗产
  • 9篇文化
  • 9篇法律
  • 7篇非物质文化
  • 7篇非物质文化遗...
  • 6篇文化遗产
  • 4篇艺术
  • 3篇遗产法
  • 3篇文化遗产保护
  • 3篇国际法
  • 3篇非物质文化遗...
  • 2篇艺术家
  • 2篇日本法
  • 2篇日本法律
  • 2篇术家
  • 2篇民俗
  • 2篇法律保护
  • 2篇阿伊努
  • 2篇阿伊努人
  • 1篇代表诉讼

机构

  • 25篇重庆大学
  • 5篇爱知大学

作者

  • 25篇周超
  • 4篇周星

传媒

  • 4篇文化遗产
  • 2篇世界民族
  • 2篇民族艺术
  • 2篇南京艺术学院...
  • 2篇民俗研究
  • 2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学海
  • 1篇青海社会科学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思想战线
  • 1篇宁夏社会科学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北京舞蹈学院...
  • 1篇河南社会科学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 1篇西北民族研究
  • 1篇中原文化研究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际法中的“艺术”“艺术价值”及“艺术品”被引量:2
2015年
对"艺术"、"艺术价值"以及"艺术品"这一组关连概念在国际性法律文件中的表述、界定以及规范的梳理、探讨与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刻理解中国与文化艺术遗产相关的法律、法规中相同或类似概念的内涵,也将有助于中国"艺术法"体系的建构。因此,理清"艺术"、"艺术品"、"艺术价值"等概念在国际法表述中的脉络,对于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艺术类文化遗产以及发展现当代艺术,均具有重要的建设性意义。
周超
关键词:艺术品艺术价值国际法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safeguarding)的法律含义被引量:3
2015年
尽管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名称未使用"保护"一词,但要讨论与该法相关的问题却无法回避"保护"这一关键词。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一系列与文化遗产相关的国际公约的名称来看,唯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使用的"保护"(safeguarding)与其他国际法文件所使用的"保护"(protection)有所不同。因此,深入探讨safeguarding的法律意义,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应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所规定的诸多"保护"(safeguarding)措施,在深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有关理念之影响的同时,也不乏基于中国实践而来的独到特点,只是其中有些保护措施尚不具体、缺乏可操作性,因此还需在未来的法律改订时予以必要的补充和完善。
周超
日本文化遗产保护的举国体制被引量:23
2008年
日本通过立法明确地规范文化遗产当事各方,亦即政府、地方公共团体、文化遗产的所有者及管理者、普通国民的相关法律责任、权利和义务,进而促成了其文化遗产保护之举国体制的经验。日本的文化遗产行政对于建设其国民文化、丰富其国民文化生活以及提升其在国际社会竞争中的文化软实力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周星周超
关键词:文化遗产举国体制
中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与实施,不仅为中国各级政府依法展开文化遗产行政提供了根本性的依据,同时也促动了中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制度的比较研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建构的我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制度已形成其特点,如单行立法、境外组织与个人的调查许可制、对民族边远及贫困地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扶持制度、保护规划及特定地区的专项保护规划制度等。但在较为仓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这部法律,还存在着诸如多系原则性规定、较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同时已经确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传承人认定制度也有一些设计性的欠缺。
周超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之间——关于日本《文化遗产保护法》2018年修订的评析被引量:6
2020年
已实施了70年的日本《文化遗产保护法》,在2018年6月8日又进行了一次重大修订。此次修订不仅增加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计划的认定制度,还通过新增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支援团体的指定等方式,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制度的重心下移至地域性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利用以及社区参与上。这些新的制度设计强化了文化遗产的区域综合性保护,同时也是日本“文化立国”“观光立国”等国家战略的具体措施的延续,它对我国解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也有可以借鉴之处。
周超
关键词:文化遗产
日本法律对“民俗文化遗产”的保护被引量:5
2008年
在我国目前大力开展的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经常会涉及到“民俗文化遗产”的有关问题,往往也有一些学者倾向于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传承”或“民俗”(folklore)相等同。本文集中介绍日本法律对于“民俗文化遗产”的界定及其相应的保护和利用措施,希望对我国学术界在讨论与“民俗文化遗产”相关的学术问题时,能够有所参考。
周超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法律学术问题学术界
节日、纪念日与法律:日本节假日法规对中国的启示被引量:1
2017年
现代民族国家往往通过法律、法规或行政规范等方式,形塑其国民的节假日体系,从而科学有效地影响和管理国民的社会生活。日本将民族传统节日与现代节日相融合,建立并实施了相对完整的国家节假日法规体系,日本合理安排节日放假的多种经验值得中国借鉴。目前中国虽制定了《放假办法》,但在节日放假等安排上却并未完全依照该办法。通过全面深入研究日本节日法规,对中国具有"他山之石"的启示意义。
周超
关键词:节日纪念日
日本的“庙会法”及其相关问题被引量:4
2012年
日本"庙会法"的诞生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庙会法"的立法宗旨和基本内容,"庙会法"的实施效果和社会影响等值得深入分析。在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所确定的"合理利用"原则与之相比较的基础上,探讨了日本"庙会法"的实施经验对我国开发与合理利用地域传统艺能和庙会等民俗文化资源时所可能具有的参考性启示。
周超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日本《传统工艺品产业振兴法》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传统工艺品产业振兴法》是日本推动传统工艺品产业发展的依据,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日本传统工艺的保护。该法所确立的传统工艺品产业振兴的基本方针、各种振兴计划及其认定制度等,从不同层面促进了日本传统工艺品产业振兴,对其作深入研究可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民族传统工艺品产业的法律制度构建提供参考。
周超
日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被引量:23
2008年
通过对日本《文化财保护法》中有关无形文化遗产、传承人和传承团体、民俗文化遗产等概念的辨析,以及日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用方面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案例等的分析,认为日本是少数几个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的国家之一,其最成功的经验就是通过立法的方式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具有可持续性。
周超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