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业刚

作品数:26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水牛
  • 10篇水牛卵母细胞
  • 10篇牛卵母细胞
  • 10篇卵母细胞
  • 8篇受精
  • 8篇体外
  • 8篇体外受精
  • 5篇液体发酵
  • 5篇胚发育
  • 5篇孤雌
  • 5篇孤雌激活
  • 5篇孤雌胚
  • 3篇早期胚胎
  • 3篇细胞
  • 3篇母细胞
  • 2篇动物细胞
  • 2篇动物细胞工程
  • 2篇性别鉴定
  • 2篇早期胚胎性别...
  • 2篇体外成熟

机构

  • 11篇武汉生物工程...
  • 11篇西南大学
  • 1篇重庆市牧草与...

作者

  • 21篇唐业刚
  • 9篇季高峰
  • 9篇郭海英
  • 9篇武建中
  • 8篇李跃民
  • 4篇郭云贵
  • 3篇陈玉峰
  • 1篇卢金珍
  • 1篇游林红
  • 1篇王泽琼
  • 1篇余群娣
  • 1篇朱惠霞
  • 1篇杨春艳
  • 1篇崔伟
  • 1篇周杰
  • 1篇董红丽
  • 1篇宋振强
  • 1篇邵媛

传媒

  • 2篇黑龙江动物繁...
  • 2篇食用菌
  • 2篇中国草食动物
  • 1篇生殖医学杂志
  • 1篇北方园艺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畜牧兽医杂志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浙江畜牧兽医
  • 1篇广东化工
  • 1篇湖北畜牧兽医
  • 1篇实验动物科学...
  • 1篇江汉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6
  • 5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 7篇2006
  • 2篇2005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牛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及孤雌胚与体外受精胚发育比较
2006年
比较了水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时间对孤雌激活胚发育能力的影响,以及不同化学激活方法对水牛卵母细胞孤雌激活效果的影响,并在相同条件下,对孤雌激活胚与体外受精胚的发育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水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27h或30h的囊胚发育率(19.0%、17.7%)明显高于体外成熟21h或24h的囊胚发育率(12.3%、13.8%);Ion联合6-DMAP激活水牛卵母细胞的效果优于其他几组激活方法;在相同条件下,孤雌激活胚与体外受精胚的发育能力存在着差异,其中卵裂率差异不显著,但孤雌激活胚的囊胚发育率显著高于体外受精胚。
郭海英季高峰武建中唐业刚李跃民
关键词:水牛卵母细胞孤雌激活体外受精
水牛卵母细胞快速玻璃化冷冻保存的研究
随着动物胚胎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能否挖掘卵巢卵母细胞的潜力,获取更多质量优等的卵母细胞数量越来越成为制约体外受精、核移植、胚胎移植等后续研究发展的问题,卵母细胞冷冻保存的研究则可有效解除上述技术因卵母细胞来源问题受到的时...
唐业刚
关键词:水牛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卵丘细胞胚胎工程技术
文献传递
宜昌百合鳞茎增殖诱导条件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以宜昌百合种球诱导的鳞茎无菌系为试材,从外植体处理、固体增殖培养基优化及液体增殖培养基优化等3个方面对宜昌百合鳞茎的增殖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外植体进行创伤处理的鳞茎诱导增殖效果极显著高于不做创伤处理;最佳固体增殖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 0.3mg/L+蔗糖30g/L+琼脂7g/L,平均增殖倍数可达7.60倍;最佳液体悬浮增殖培养基为MS+TDZ 0.1mg/L+NAA 0.3mg/L+蔗糖30g/L,平均增殖倍数高达10.86,平均增重倍数可达6.18;在MS+6-BA 1.5mg/L+NAA 0.4mg/L+蔗糖30g/L的培养基下,液体培养的增殖效果极显著高于固体培养的诱导增殖效果。
唐业刚崔伟
关键词:鳞茎增殖培养基
血清对水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被引量:4
2005年
从屠宰场收集了本地水牛55头、黑白花奶牛22头的卵巢共获卵泡847枚,平均每个水牛卵巢回收3.67枚可用卵母细胞,约为黑白花奶牛(10.23枚/头)的1/3。试验分别采用添加与不添加血清的培养液体外成熟培养水牛卵母细胞,结果二者的成熟率无明显毒性差异(58.23%对56.67%),但体外受精后早期胚胎发育的8-细胞率有显著差异(35.4%对23.0%),表明体外成熟液中有无血清对水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没有影响,但血清对卵母细胞的早期胚胎发育有重要影响。进一步比较成熟液中不添加血清但在受精液及胚胎液中添加血清和在各个阶段均有血清参与的早期胚胎发育率(8-细胞率),表明二者差异不显著(33.8%对35.4%)。经无血清成熟培养液培养的成熟卵母细胞可以经孤雌激活后得到早期胚胎(4细胞)。
唐业刚李跃民武建中郭海英杨春艳季高峰
关键词:卵母细胞血清体外成熟
水牛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及孤雌胚与体外受精胚发育的比较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对MII期水牛卵母细胞进行人工诱导激活,可以间接判断体外成熟卵母细胞质量的优劣,并且,卵母细胞的充分激活也是提高核移植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比较了水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时间对孤雌激活胚发育能力的影响以及不同化学激活方法对水牛卵母细胞孤雌激活效果的影响,并在相同条件下,对孤雌激活胚与体外受精胚的发育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水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27 h或30 h的囊胚发育率(19.0%,17.7%)明显高于体外成熟21 h或24 h的囊胚发育率(12.3%,13.8%);Ion联合6_DMAP激活水牛卵母细胞的效果优于其他几组激活方法;在相同培养条件下,孤雌激活胚与体外受精胚的发育能力存在着差异,其中卵裂率差异不显著,但孤雌激活胚的囊胚发育率显著高于体外受精胚(21.7%,13.0%)。
郭海英季高峰武建中唐业刚李跃民
关键词:水牛卵母细胞孤雌激活体外受精
水牛输卵管上皮细胞的培养被引量:5
2005年
在水牛体外胚胎生产过程中,胚胎发育阻滞现象较为普遍,严重影响了体外生产胚胎的效率.
季高峰董红丽武建中唐业刚郭海英宋振强
关键词:输卵管上皮细胞水牛体外胚胎生产过程发育阻滞体外生产
益母草试管苗愈伤组织培养及其生物碱含量的测定
2016年
以种子萌发的试管苗叶片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试验探究了其愈伤组织的形成,并测定了其生物碱含量。结果表明:1.5 mg/L 6-BA利于种子萌发,其萌发率最高达26.39%;叶片愈伤组织诱导适宜培养基组合为MS+2.0 mg/L 6-BA+0.5 mg/L 2,4-D+20 g/L蔗糖+7 g/L琼脂,诱导率可达80.00%;适宜愈伤组织增殖激素组合为2.0 mg/L 6-BA+0.3 mg/L 2,4-D,增殖率可达88.05%,但各激素组合对愈伤组织生物碱的含量并无显著性差异。
陈玉峰唐业刚周杰
关键词:益母草愈伤组织生物碱种子萌发
猴杰2号液体菌种发酵条件研究
2023年
以猴头菌株猴杰2号母种为材料,研究其液体菌种最佳发酵条件,为其大规模栽培生产提供参考。采用单因子试验结合正交优化试验,以发酵所得菌丝球平均干重为衡量指标,并对所有平行数据进行SPSS方差分析,研究猴杰2号菌株液体发酵的最佳碳源、氮源、无机盐及生长因子营养组合,以及最佳初始pH、摇床转速、摇瓶装液量、摇瓶中玻璃珠数等摇床培养条件组合。结果表明,猴杰2号菌株液体发酵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麦芽糖2%+蛋白胨0.3%+磷酸二氢钾0.225%+硫酸镁0.075%+维生素B120 mg/L,菌丝球平均干重可达8.33 g/L;最佳摇床培养条件组合为初始pH 5.0、转速160 r/min、装液量120 mL/250 mL、玻璃珠5颗/瓶,菌丝球平均干重可达8.50 g/L。
唐业刚王文秀陈培林郭云贵陈玉峰
关键词:液体发酵
香菇菌种液体发酵培养基及其富铁条件优化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以香菇母种菌丝为材料,采用液体培养基摇瓶培养,对培养基中碳源、无机盐配比、氮源进行了优化,并探讨了硫酸亚铁(FeSO4·7H2O)在富铁培养基中的最适添加量,以及黄豆粉在富铁培养基中的最佳添加浓度。结果表明,香菇菌丝体液体发酵优化培养组分为:马铃薯20%,可溶性淀粉2%,酵母膏1.5%,蛋白胨0.2%,KH2PO41.0%,MgSO40.05%,最大菌丝球得率可0.932 g/100 mL。最佳硫酸亚铁标准溶液添加量为6 mL,即培养基中硫酸亚铁含量为0.336 mg/100 mL时,香菇菌丝球得率最大,可达1.274 g/100 mL,最大总富铁量可达0.1008 mg/100 mL。最佳黄豆粉添加浓度为1.5%,菌丝球最大得率可达1.4260 g/100 mL,最大总富铁量可达0.1547 mg/100 mL。
唐业刚邵媛
关键词:香菇液体发酵硫酸亚铁黄豆粉
甘露寡糖对三黄鸡生长性能及血脂代谢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以来源于魔芋粉的甘露寡糖为材料,探讨不同甘露寡糖添加剂量对三黄鸡生长性能及血清脂肪和胆固醇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4 g/kg甘露寡糖能显著提高肉鸡日增重,有降低料肉比的趋势,与林可霉素差异不显著;2 g/kg甘露寡糖能显著提高血清总脂肪含量和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有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的趋势,能较好地替代林可霉素。
郭云贵朱惠霞唐业刚游林红
关键词:甘露寡糖林可霉素三黄鸡胆固醇甘油三脂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