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兴国

作品数:38 被引量:79H指数:4
供职机构: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市市属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重点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培养基
  • 5篇浙薯13
  • 5篇脱毒
  • 4篇栽培
  • 4篇甘薯
  • 3篇杂交
  • 3篇正交
  • 3篇天麻
  • 3篇泥炭
  • 3篇泥炭土
  • 3篇组培
  • 3篇菌丝
  • 3篇菌种
  • 3篇快繁
  • 2篇心叶
  • 2篇摇瓶
  • 2篇摇瓶培养
  • 2篇栽培技术
  • 2篇增殖培养
  • 2篇增殖培养基

机构

  • 27篇台州市农业科...
  • 12篇武汉生物工程...
  • 2篇台州市国土资...
  • 1篇湖北大学
  • 1篇厦门华祥苑实...

作者

  • 34篇唐兴国
  • 10篇周全
  • 10篇赖小芳
  • 8篇王伯诚
  • 7篇陈银龙
  • 6篇米敏
  • 5篇宋鹏飞
  • 4篇王娇阳
  • 3篇陈剑
  • 3篇何玲玲
  • 3篇刘也楠
  • 3篇黄振兴
  • 3篇黑银秀
  • 2篇朱长志
  • 2篇刘君
  • 2篇江景勇
  • 2篇余山红
  • 2篇项玉英
  • 2篇段敏
  • 2篇赵永彬

传媒

  • 8篇浙江农业科学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农业科技通讯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食用菌学报
  • 1篇农村经济与科...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化学与生物工...
  • 1篇食品与生物技...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2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牡丹花卉种植可调节的新型盆栽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牡丹花卉种植可调节的新型盆栽装置,包括底板、侧板和连接装置,所述侧板为一平板的首尾两端相接后获得,在所述侧板的板面上均布有通孔,所述连接装置穿过所述通孔,所述底板垫设在所述侧板的底部,在所述侧板的外壁...
朱昌春江景勇唐兴国黑银秀
文献传递
林下天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及示范推广
唐兴国王伯诚赖小芳陈银龙张志仙洪莉周建华丁海水高伟
成功筛选出适宜在台州地区推广应用的乌红杂交天麻品种“鄂天麻1号”,推广应用效果良好。 通过试验对天麻栽培生产的多个技术环节进行了优化。引进优良新品种替代了传统品种,在栽培模式、栽培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技术革新,形成了一套比较...
关键词:
关键词:良种繁殖栽培技术
华重楼种子无菌萌发及实生苗培养初探
2022年
本研究以华重楼(Paris polyphylla var.chinensis)成熟种子为外植体,探讨了华重楼种子无菌萌发过程中的外植体消毒、实生苗诱导条件等问题。结果表明:外植体消毒以5%NaClO溶液浸泡15 min最佳;华重楼实生苗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MS)+0.5 mg·L6-苄氨基腺嘌呤(6-BA)+0.25 mg·L1-萘乙酸(NAA)+30 g·L蔗糖+8 g·L琼脂;在诱导华重楼种子无菌萌发的过程中,人工剥除种子外种皮可显著提高实生苗诱导成功率。
唐兴国周全陈银龙米敏
关键词:华重楼种子无菌萌发实生苗外种皮
蝴蝶兰原球茎和丛生芽增殖条件优化被引量:5
2010年
分别以蝴蝶兰(Phalaenop spp)原球茎(Protocorm like body,PLB)和幼芽为外植体,研究了蝴蝶兰原球茎和丛生芽增殖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适合于原球茎增殖的培养基为1/3MS+TDZ 0.2 mg/L+NAA 1.0 mg/L+蔗糖20 g/L+琼脂8 g/L+活性炭2 g/L+CM 200 mL/L。适合于丛生芽增殖的培养基为1/3MS+TDZ 2.0 mg/L+NAA 0.1 mg/L+蔗糖20 g/L+琼脂8 g/L+活性炭2 g/L+CM 200 mL/L。TDZ的效果好于6-BA。对丛生芽的切割能显著提高增殖倍数。
周全周翔唐兴国宋鹏飞
关键词:原球茎丛生芽增殖
罗汉果原生质体分离条件被引量:1
2012年
以罗汉果叶片为材料,研究了酶解法分离原生质体的条件。结果表明:罗汉果叶肉细胞原生质体分离的最佳酶液组成为:2%纤维素酶+0.5%果胶酶+0.6 mol/L甘露醇+CPW盐溶液,pH值为5.8。用该酶液对罗汉果叶片酶解2 h,原生质体产量可达5.75×105个/g。
唐兴国周全方丹周峻江
关键词:原生质体
浙薯13脱毒快繁及移栽技术被引量:2
2014年
将浙薯13种薯高温催芽后,取茎尖在MS+6-BA 0.05 mg·L-1+NAA 0.02 mg·L-1培养基上分化出芽,经相同培养基继代培养和1/2MS+NAA 0.02 mg·L-1+0.3%AC培养基的生根培养,可快速繁育出大量试管苗。试管苗可直接移到整理好的苗床里,也可先移到格盘里假植一段时间,待完全成活后再移栽到苗床里,2种移栽方法成活率都达95%以上。
赖小芳唐兴国何玲玲王伯诚
关键词:浙薯13脱毒组培快繁移栽技术
银杏叶愈伤组织培养及黄酮积累的正交实验优化被引量:4
2009年
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基本培养基、NAA浓度、6-BA浓度、植酸(PA)浓度对银杏叶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及黄酮积累的影响,并测定了愈伤组织生长曲线。结果表明,银杏叶愈伤组织继代培养的最佳组合为:基本培养基N6,NAA1.0mg·L-1,6-BA1.0mg·L-1,0.05%PA。各因素对愈伤组织生长影响的主次顺序为:NAA浓度>基本培养基>PA浓度>6-BA浓度;愈伤组织黄酮积累量最佳组合为:基本培养基B5,NAA1.0mg·L-1,6-BA1.0mg·L-1,0.3%PA,各因素对愈伤组织黄酮积累量影响的主次顺序为:PA浓度>基本培养基>NAA浓度>6-BA浓度。愈伤组织生长曲线基本呈"S"型。
胡燕梅唐兴国宋鹏飞梅双喜张治华
关键词:正交实验愈伤组织
活性炭用量对培养基烧制质量及甘薯试管苗的影响
2014年
培养基经过高压灭菌锅烧制冷却后,活性炭浓度在0~3.0 g/kg之间的各处理,培养基琼脂凝固性较好;活性炭浓度为4.0 g/kg时,培养基琼脂处于半凝固状态;活性炭浓度为5.0 g/kg及以上时琼脂处于流质状态,无法固定接种材料.设置添加活性碳1.0、2.0、3.0、4.0 g/kg 4个处理,对甘薯“浙薯13”组培苗综合性状影响比较显著,其中效果最好的是添加活性炭浓度3.0 g/kg的处理.
王伯诚赖小芳唐兴国项玉英何玲玲
关键词:活性炭浙薯13试管苗
一种十二卷类多肉植物种子的无菌播种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育苗育种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十二卷类多肉植物种子的无菌播种方法及其应用,通过无菌播种、切割增殖培养、壮苗培养、炼苗、假植生根培养等获得十二卷类多肉植物新品种,种子发芽率高,小苗易养护、生长快,人工杂交工作强...
陈银龙洪霞米敏唐兴国刘也楠蔡鑫项玉英
文献传递
脱毒甘薯浙薯13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3
2015年
甘薯浙薯13在台州市种植年限长,品种退化比较严重,对甘薯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脱毒苗的推广应用是目前恢复甘薯优良种性、提高甘薯产量、增加甘薯种植效益最行之有效的方法。结合当地的生产现状及脱毒苗的特点,提出了脱毒苗的育苗关键技术及适时扦插、合理密植、控制徒长、叶面喷肥等大田栽培技术要点。
沈掌雷唐兴国赖小芳陈剑何玲玲
关键词:脱毒苗浙薯13高产栽培技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