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宇

作品数:28 被引量:113H指数:7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内镜
  • 13篇超声
  • 6篇胰腺
  • 6篇超声引导
  • 5篇肿瘤
  • 5篇细针
  • 5篇内镜超声
  • 5篇穿刺
  • 4篇食管
  • 4篇黏膜
  • 4篇细针穿刺
  • 4篇消化道
  • 4篇静脉
  • 4篇化道
  • 3篇曲张
  • 3篇细胞
  • 3篇内镜超声引导
  • 3篇静脉曲张
  • 3篇恶性
  • 3篇超声内镜

机构

  • 20篇成都市第三人...
  • 10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28篇唐宇
  • 16篇史维
  • 16篇孙晓滨
  • 8篇奚维东
  • 8篇马洪升
  • 8篇王琼
  • 6篇赵聪
  • 5篇袁德强
  • 5篇巢齐常
  • 4篇姜琳
  • 3篇农春燕
  • 3篇李宇
  • 3篇李姣
  • 3篇高羚芯
  • 2篇谭惠文
  • 2篇任春蓉
  • 2篇李建薇
  • 2篇欧朱美朵
  • 2篇余叶蓉
  • 2篇奚卫东

传媒

  • 4篇中华消化内镜...
  • 3篇临床消化病杂...
  • 2篇中华消化杂志
  • 2篇胃肠病学和肝...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胃肠病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中华消化病与...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 7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目的评价线阵式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EUS-FNAB)对消化道管壁及壁外占位病变活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32例患者,男21例,女11例,平均年龄为64.2岁(28~80岁),均为CT、MRI、体表腹部超声和/或内...
孙晓滨史维袁德强王琼唐宇巢齐常农春燕赵聪
文献传递
十二指肠球部巨大结石致肠梗阻合并多发性胃溃疡1例
2007年
唐宇马洪升
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诊断胰腺内分泌肿瘤一例
目的应用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EUS-FNA)方法,细胞学及组织学确诊一例CT检查未能明确性质的胰腺占位病变。方法1.1仪器设备Pentax EPM-3500内镜主机,日立公司EUB-5500彩色超声仪,Pentax ...
唐宇史维孙晓滨王琼袁德强奚维东赵聪
文献传递
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术对肝外胆管占位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术(EUS-FNA)对肝外胆管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EUS-FNA的11例肝外胆管占位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其病理学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及随访结果。结果11例患者EUS-FNA均获得满意病理学标本。病灶位于近端胆管1例、远端胆管6例、壶腹部4例。EUS-FNA病理学诊断腺癌7例,发现异型细胞且怀疑恶性者1例,发现异型细胞而癌不能除外者1例,良性病变2例;与术后病理及随访结果对比,EUS-FNA对肝外胆管占位诊断的敏感度为89%(8/9),特异度100%(2/2),准确率91%(10/11),阳性预测值100%(8/8),阴性预测值67%(2/3)。术后1例出现轻症胰腺炎,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EUS-FNA诊断肝外胆管占位安全、可行、有效,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李姣史维孙晓滨唐宇
关键词:胆管肿瘤腔内超声检查活组织检查细针
国际垂体协会《库欣病的诊断和管理共识(更新版)》解读——诊断篇被引量:3
2022年
库欣病是以高皮质醇血症为特征的内源性库欣综合征最常见的病因,是由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垂体腺瘤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库欣病过度分泌的ACTH刺激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并引起高皮质醇血症,可导致电解质紊乱,糖、脂代谢紊乱等一系列严重的临床症候群,累及全身多个脏器及系统。库欣病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其诊断和治疗极具挑战性。国际垂体协会在2021年12月发布了《库欣病的诊断和管理共识(更新版)》,该指南更新关注库欣病的并发症和合并症,诸如高凝状态、心血管疾病、骨代谢疾病、生长激素缺乏及感染等;讨论了最新证据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尤其侧重于新的治疗选择、筛查、诊断算法以及防治疾病复发的最佳实践。本文立足于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对《库欣病的诊断和管理共识(更新版)》讨论的库欣病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诊断和治疗管理流程及复发监测等多方面进行重点解读,以期提高广大全科及专科医师对库欣病的理解,更好地指导规范化的诊疗,改善库欣病患者预后。
谭惠文唐宇余叶蓉李建薇李佳琦安振梅王椿魏懿
关键词:库欣综合征库欣病诊疗指南垂体腺瘤
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术对不明来源纵隔实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9年
回顾性分析19例纵隔不明来源实性病变的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术(EUS-FNA)检查结果。19例患者共穿刺21个纵隔病变,均获得满意病理学标本,患者对EUS-FNA耐受性好且无并发症发生。EUS-FNA病理学诊断恶性病变13例,良性病变6例。最终诊断恶性病变14例,以转移癌为主,包括腺癌5例,鳞状细胞癌3例,小细胞癌2例,神经内分泌癌1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甲状腺滤泡癌1例,高分化脂肪肉瘤1例;良性病变5例,其中非特异性淋巴结炎2例,结核病3例。EUS-FNA可安全、有效地判断纵隔实性病变性质,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李姣史维唐宇孙晓滨
关键词:纵隔病变甲状腺滤泡癌恶性病变小细胞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43例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完整切除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MT)的可靠性及安全性。方法 43例SMT患者行ESD,统计病灶一次性完整切除率,观察术中穿孔及术后出血情况,评价病灶组织学治愈率。结果 43例患者中,29例(67.44%)一次完整剥离成功,14例改用腹腔镜完整切除病灶。术中穿孔11例(25.58%),包括1例胃粘膜下层颗粒细胞瘤,10例固有肌层来源的间质瘤。10例行胃壁全层切除,1例剥离病变后采用APC处理创面时发生穿孔。3例因内镜下创面封闭困难行腹腔镜修补术,8例经胃镜下金属夹成功缝合创面。33例术后随访1~3年,均未复发。结论 ESD技术的发展使深层消化道SMT的内镜完整切除成为可能,并可提供完整的病理诊断,其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能维持正常生理解剖结构,可使该类患者免于剖腹手术。
任春蓉孙晓滨史维奚维东赵聪王琼袁德强唐宇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消化道黏膜下肿瘤超声内镜
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症6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唐宇欧朱美朵马洪升
关键词:门静脉胰腺疾病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护理配合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总结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MT)的护理配合方法,以提高ESD术的成功率及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我院2011年3月至2015年12月对63例SMT患者行ESD术,术前对患者行心理护理,备齐术中器械,术中密切配合医生进行护理操作,术后做好健康教育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63例患者中48例(76.19%)成功剥离,15例改用腹腔镜完整切除病灶。术中穿孔19例(30.15%),10例经胃镜下金属夹成功封闭创面,9例改腹腔镜修补穿孔创面,术中出血配合使用热活检钳、电凝、金属夹治疗。51例术后随访观察1~3年,均未复发。结论:ESD技术的发展使消化道SMT能通过内镜进行完整地切除,护理人员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密切配合,熟练操作器械并正确使用是保证ESD手术成功的关键。
姜琳孙晓滨任春蓉高羚芯董璨杨梅唐宇
关键词: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护理配合
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症6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回顾性分析67例胰源性门脉高压症(PSPH)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67例患者的胰腺原发病以慢性胰腺炎和胰腺肿瘤居多,临床表现中脾大和胃底静脉曲张最为常见,手术及药物防治上消化道出血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唐宇欧朱美朵马洪升
关键词:门脉高压症胰腺肿瘤静脉曲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