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秋燕

作品数:6 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陕西省农业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小麦
  • 5篇抗条锈
  • 4篇小偃6号
  • 4篇抗条锈性
  • 3篇锈菌
  • 3篇条锈菌
  • 2篇锈病
  • 2篇条锈病
  • 2篇小麦品种
  • 2篇小麦条锈菌
  • 2篇抗条锈基因
  • 2篇基因
  • 2篇高温
  • 2篇高温抗条锈性
  • 1篇选择育种
  • 1篇优势小种
  • 1篇育种
  • 1篇温下
  • 1篇小种
  • 1篇苗期

机构

  • 6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6篇姚秋燕
  • 5篇井金学
  • 4篇徐智斌
  • 4篇王美南
  • 3篇商鸿生
  • 2篇李振岐
  • 1篇王阳
  • 1篇孔凡娜
  • 1篇王保通
  • 1篇王殿波
  • 1篇李强
  • 1篇李高宝
  • 1篇王国芬

传媒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小麦品种里勃留拉和咸农4号苗期抗条锈性特点分析
2008年
【目的】明确甘肃陇南小麦条锈病常发易变区典型的持久抗病性品种里勃留拉和咸农4号苗期的抗条锈性特点及抗性机制。【方法】在抗性谱测定的基础上,采用CY21、CY23、CY27、CY29、CY30、CY31、CY32、Su-11、Su-14等9个条锈菌菌系,分别测定其苗期潜育期、侵染频率、夏孢子堆长度、产孢强度、产孢期以及严重度,同时将CY27∶CY30、CY27∶CY31、CY27∶CY32、CY31∶Su-4、CY30∶Su-11等5个等量混合菌系组合分别在里勃留拉和咸农4号上继代培养6代,测定各小种在组合中的比例变化。【结果】里勃留拉的抗性谱较宽,抗病性在小种间差异明显,而咸农4号对除CY18、CY22外的小种均感病;两者的抗病性组分在品种间、小种间以及品种×小种互作时均有显著差异;里勃留拉对不同菌系有较强的选择作用,而咸农4号的选择作用较弱。【结论】里勃留拉和咸农4号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苗期抗病性,咸农4号对小种的聚合作用大于里勃留拉。
李强姚秋燕井金学王保通李高宝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持久抗病性
EMS诱导小麦条锈菌毒性突变的研究被引量:25
2006年
以化学诱变剂EMS处理小麦条锈菌CYl7和CY31的夏孢子诱发其毒性突变,用抗条锈Yr近等基因系筛选毒性突变体,建立了4个CY17和1个CY31的突变菌株,各筛选品种上的病菌突变频率明显不同。突变率在2.14×10^-6~3.68×10^-3。对突变菌株的毒性测定结果表明,CY17的所有突变菌株对Yr12发生了毒性突变,且CY17和CY31的所有突变菌株对Yr5,Yr10,Yr15和Yr24等4个抗病基因表现无毒性。研究证实毒性突变是小麦条锈病菌毒性变异的重要途径。
姚秋燕王国芬徐智斌王美南王阳井金学
关键词:小麦条锈菌EMS诱导
小麦品种小偃6号高温抗条锈性遗传机制的研究
小麦条锈病是世界范围内危害最为严重的小麦病害之一,抗病品种的选育和利用是防治该病害的核心措施。然而,由于抗病遗传基础的狭窄和新的毒性小种的变异使抗病品种不断丧失抗性,因此,寻找高品位基因培育持久抗病品种成为研究的焦点。高...
姚秋燕
关键词:小麦品种高温抗条锈性抗条锈基因辅助选择育种优势小种
文献传递
小偃6号高温下抗条锈性的遗传分析被引量:14
2006年
小偃6号是20世纪70年代末利用长穗偃麦草基因育成的小麦品种,具有高温抗条锈性,研究其抗条锈遗传基础,对揭示其抗病机制和培育持久抗病品种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常规杂交分析方法,在20~22℃条件下,用小麦条锈菌系CY29、CY30、CY31、CY32和Su-4分别接种小偃6号、铭贤169及其杂交F2代各株系幼苗,对小偃6号进行了抗条锈性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小偃6号对菌系CY31、CY29和Su-4的抗病性是由1显1隐2对基因独立遗传控制;对菌系CY30和CY32的抗病性由2对互补显性基因控制。此研究结果为选育持久抗病品种提供了必要的遗传信息,建议作为抗源在抗病育种中加以利用。
姚秋燕徐智斌王美南井金学商鸿生
关键词:小偃6号小麦条锈菌高温抗条锈性
小偃6号抗条锈基因遗传分析及分子标记被引量:13
2006年
用小麦条锈菌CY29-mut3、CY28、CY27和CY25分别接种小偃6号、铭贤169及其F2代各株系,在常温下(15~17℃)和高温下(20~22℃)进行了小偃6号抗条锈基因的遗传分析。结果发现,在常温下,小偃6号对4个条锈菌生理小种的抗病性均由1对显性核基因控制;在高温下,其抗病性由2对或3对基因控制,但其正反交的作用方式不同,抗锈性也可能与细胞质遗传有关;筛选到与抗条锈基因连锁的RAPD标记,分别命名为OPT17650、OPC111000。同时,具有长穗偃麦草血缘的小麦品种小偃22对OPC11进行了验证,明确了其在分子辅助育种中的价值。
孔凡娜徐智斌姚秋燕王美南井金学商鸿生李振岐
关键词:小麦条锈菌RAPD
小偃6号抗条锈性遗传分析被引量:22
2007年
目的小偃6号是20世纪70年代末利用长穗偃麦草基因育成的著名品种,具有高温抗条锈性,研究其抗条锈遗传规律,对揭示其抗病机制和培育持久抗病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在常温[(10±1)℃~(16±1)℃]下,以小偃6号和铭贤169的杂交群体为研究对象,分析遗传规律,利用中国春单体对抗条锈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利用SSR对抗条锈基因进行分子标记。测定所用菌种为Cy28和Cy29-mut3。结果小偃6号对CY28、CY29 mut-3的抗病性均由1对显性核基因控制。该抗条锈基因定位在4B染色体上。用4B上的11对SSR引物对该抗条锈基因进行了分子标记,找到了一个与小偃6号抗条锈基因紧密连锁的SSR标记Xgwm 107,这个标记位于4B染色体的长臂上,连锁分析表明其遗传距离为7.08cM。结论经典遗传学分析、单体分析、分子标记研究均支持将小偃6号的常温抗条锈基因定位于4BL上,这为进一步研究其高温抗病遗传和高温诱导抗病基因的调控表达奠定基础。
井金学徐智斌王殿波王美南姚秋燕商鸿生李振岐
关键词:小偃6号条锈病SSR标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