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道林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3
供职机构: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3篇电气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脱硝
  • 4篇催化
  • 4篇催化剂
  • 3篇脱硝催化剂
  • 2篇压汞法
  • 2篇孔隙
  • 2篇SCR
  • 2篇SCR脱硝
  • 1篇电厂
  • 1篇电厂烟气
  • 1篇选择性
  • 1篇选择性催化还...
  • 1篇烟气
  • 1篇烟气排放
  • 1篇运行时间
  • 1篇整流
  • 1篇整流器
  • 1篇套管
  • 1篇燃煤
  • 1篇燃煤电厂

机构

  • 5篇华北电力大学
  • 4篇华北电力科学...
  • 2篇国网冀北电力...
  • 1篇国家电网公司

作者

  • 6篇吴华成
  • 6篇孙道林
  • 4篇周卫青
  • 2篇尹连庆
  • 2篇孙伟晋
  • 1篇王春波
  • 1篇方立军
  • 1篇史燕红

传媒

  • 4篇华北电力技术
  • 1篇电力科技与环...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一种SCR脱硝催化剂检测小试装置用整流器及其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SCR脱硝催化剂检测小试装置用整流器及其装置,所述整流器33为两端开口的中空套管形状,且能够可拆卸的套设于装填催化剂的试样盒31的烟气入口端,所述中空套管所围成的内部空间的任意一处的横截面与试样盒横截面相...
孙道林吴华成曲江江
文献传递
压汞法测定火电厂SCR板式催化剂孔参数的研究
2015年
以压汞法测定多孔物质的孔结构及比表面积已广泛用于化学工业、催化剂、石油、陶瓷及水泥等各个领域,但国内外关于压汞法在火电厂烟气脱硝催化剂表征中的应用鲜有报道。借鉴孔结构测试的标准方法,对样品处理方法及一些试验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一种用压汞法表征脱硝催化剂孔参数(主要包括孔容、孔径及孔径分布)的方法。并将该方法用于某电厂运行不同时间的催化剂参数的表征,结果表明,压汞法测得的孔隙数据与催化剂活性存在相关性。此方法的应用将对电厂脱硝催化剂的表征和管理提供指导。
崔皎尹连庆吴华成孙道林周卫青
关键词:压汞法SCR催化剂
电厂不同运行时间SCR脱硝催化剂动力学特征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文章采用固定床催化反应器对某电厂SCR脱硝反应器中运行了12 850 h、52 800 h及新板式催化剂进行动力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运行时间的催化剂脱硝效率随工况变化的趋势相似,即随温度升高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随空速增大呈现持续下降规律,随氨氮比增加呈现出先升高后稳定的变化趋势;运行时间延长,催化剂的活性明显下降,运行52 800 h后活性失活函数式为K=18.5exp(-0.000 006 1t),在活性下降到性能保证值前,催化剂能够继续使用30 000余小时;应用Eley-Rideal模型,得到了催化剂动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即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均随着运行时间增加而增大。研究结论将对电厂催化剂管理及运行优化起到指导性作用。
孙道林吴华成孙伟晋
关键词:催化剂活性表观动力学
SCR装置中催化剂孔隙结构对脱硝效率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以某电厂脱硝催化剂为研究对象,利用催化剂脱硝效率评价装置对4个不同运行时间的催化剂进行实验研究,分析得到催化剂孔隙结构对脱硝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SCR运行时间从3 700 h增加到48 000 h,比孔容积降低25%,比表面积下降约一半,催化剂脱硝效率下降12%;催化剂的孔隙结构、孔径分布发生改变,占优势的直径为10~30 nm的孔积灰堵塞严重,比例下降,50~150 nm的大孔部分比例增加,平均孔径增大28.6%。物相分析表明运行时间越长飞灰在催化剂表面粘附沉积越严重。
孙伟晋方立军吴华成孙道林周卫青
关键词:脱硝催化剂孔隙结构飞灰脱硝效率
样品处理方式对脱硝催化剂孔隙特征分析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就压汞法测试板式脱硝催化剂时,样品处理方式对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选取北京某电厂在运脱硝催化剂为研究对象,选取3种不同的方法对样品进行处理,用压汞法测试其比孔容、孔径分布等孔隙参数,比较了不同处理方式对结果重现性的影响,对其原因及适用性进行了分析。
崔皎吴华成孙道林尹连庆周卫青
关键词:压汞法催化剂孔隙特征
燃煤电厂烟气PM2.5常见采样方法的存在问题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煤炭是我国电力最主要的能源消耗,燃煤颗粒物排放到大气,危害人类健康。针对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研究与分析燃煤颗粒物PM2.5排放特性、改进和完善电厂烟气颗粒物采样设备及系统,成为近年来众多学者的研究内容。阐述了加热型PM2.5颗粒物采样系统和稀释采样系统,并针对现场采样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部分解决方法。
史燕红吴华成周卫青孙道林王春波
关键词:燃煤PM2.5采样系统烟气排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