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育新

作品数:10 被引量:133H指数:7
供职机构:大连水产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技厅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生物学
  • 5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对虾
  • 3篇扇贝
  • 3篇组织化学
  • 3篇海湾扇贝
  • 2篇毒性
  • 2篇中国对虾
  • 2篇化学观察
  • 1篇度条件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组织
  • 1篇血细胞
  • 1篇养殖
  • 1篇中国明对虾
  • 1篇日本对虾
  • 1篇生态过程
  • 1篇太平洋牡蛎
  • 1篇内禀增长率
  • 1篇自身污染
  • 1篇组织化学观察
  • 1篇组织学

机构

  • 8篇辽宁省海洋水...
  • 3篇大连水产学院
  • 1篇大连海洋大学
  • 1篇国家海洋环境...

作者

  • 10篇安育新
  • 4篇刘卫东
  • 4篇陈俅
  • 3篇邓欢
  • 2篇何志辉
  • 1篇孙景伟
  • 1篇刘仁沿
  • 1篇张东升
  • 1篇隋锡林
  • 1篇孙育红
  • 1篇梁玉波
  • 1篇吴之庆
  • 1篇王立俊
  • 1篇陈红星
  • 1篇刘亚杰
  • 1篇王志松
  • 1篇杨波
  • 1篇张喜昌
  • 1篇袁付
  • 1篇邓立康

传媒

  • 4篇水产科学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水产学报
  • 1篇大连水产学院...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中国动物学会...

年份

  • 1篇2002
  • 2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湾扇贝自身污染的研究被引量:19
1998年
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海湾扇贝自身污染的研究。在海湾扇贝生长的生态过程中,出现了来源于自身新陈代谢产物的有机和无机氮污染,即自身污染。导致pH和DO的降低,COD和BOD的增加,以及病原生物弧菌的大量繁殖。海湾扇贝自身污染相关生态因子的40d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是:pH的LC50为7.6;DO的LC50为37mg/L;TOC的LC50为6.2mg/L;NO2-N的LC50为855.79μg/L;NO3--N的LC50为649.1μg/L;NH4--N的LC50为350.8μg/L;弧菌的LC50为146.6×103个/ml。
梁玉波杨波刘仁沿孙育红吴之庆陈红星张喜昌王立俊卞正和陈俅邓欢安育新刘卫东邓立康
关键词:海湾扇贝自身污染生态过程海洋生物
中国对虾血细胞包掩作用的超微结构和组织化学观察被引量:45
1999年
用鳗弧菌注射中国对虾,对其体内血细胞的包掩作用进行了超微结构和组织化学观察.结果表明:在注菌的对虾体内,包囊产生于多种器官和组织,在释放颗粒的过程中,半颗粒细胞和颗粒细胞的表面即发生变化,开始与周围细胞相粘接;在包囊中心是电子不透明的非结构团块;含吞噬泡的透明细胞也常被包围在包囊内,构成包囊的血细胞中细胞器趋于退化,在组织化学上表现为细胞中的RNA大为减少,色氨酸几乎消失;然而,包囊从开始形成起,就呈Chevrement铁氰化钾法强阳性反应,此反应可被Barnet碘液法封闭.推测这一现象与黑色素生成有关.
邓欢陈俅刘卫东安育新
关键词:中国对虾血细胞超微结构组织化学
海湾扇贝外套膜创伤修复过程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观察被引量:2
1998年
Malory's三色染色显示海湾扇贝外套膜创伤的组织学修复过程。外套切割3小时、6小时,伤口处涌出血淋巴细胞,有非颗粒变形细胞与颗粒变形细胞两种构成。切割24小时伤口内出现大量的成纤维细胞;到切割后8天,伤愈组织内出现少量成肌细胞;16天,愈合物内肌纤维增多,并可见到血窦形成;切割32天,肌纤维含量丰富,但这些肌纤维并未形成明显的肌肉束。组织化学观察表明,高碘酸—Schif反应发现血淋巴细胞质内糖元含量高。由成纤维细胞向成肌细胞过渡期糖元稍有增加。而经茚三酮—Schif反应显示伤愈过程中各种细胞蛋白质含量稳定。通过fulgen-schif反应与花青染色比较显示伤愈组织内成纤维细胞RNA合成活跃。
安育新张东升刘亚杰
关键词:海湾扇贝外套膜创伤修复组织学组织化学
大连浮筏养殖太平洋牡蛎死亡原因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5
1996年
本文调查了大连地区太平洋牡蛎筏式养殖的新、老海区的水文、水质、浮游生物以及大量死亡状况。依据调查结果,初步分析了引起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死亡的建议与对策。
隋锡林孙景伟王志松王富贵安育新
关键词:牡蛎浮筏养殖
日本对虾Penaeus japanicus受弧菌感染的发病情况与感染剂量、温度条件的关系被引量:8
1998年
日本对虾Penaeusjapanicus受弧菌感染的发病情况与感染剂量、温度条件的关系邓欢王年斌安育新(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大连116023)关键词:日本对虾弧菌感染温度细菌,尤其是弧菌属的若干种是养殖对虾病原体中的主要类群之一。近年来对虾暴发性流...
邓欢王年斌安育新
关键词:日本对虾弧菌温度
海湾扇贝外套眼结构的初步观察被引量:5
1999年
海湾扇贝外套眼由短柄与外套膜边缘相连,是由一个皮下眼囊构成。最上面是单层立方上皮细胞构成的“外角膜”,胞质内无色素。眼囊内具有由细胞构成的“晶体”以及网膜层和色素层。“晶体”内细胞特别大,胞膜厚,胞质对PAS反应呈强阳性,说明其内含有丰富的糖类;胞质对茚三酮一雪夫反应显示弱阳性,说明存在少量的蛋白成分。
安育新袁付刘卫东张胜利
关键词:海湾扇贝
海水中四种重金属对蒙古裸腹溞的毒性被引量:19
1991年
本文反映了Hg^(2+),Cu^(2+),Cd^(2+),Cr(6)对蒙古裸腹溞(Moina mongolica Daday)的存活、生长、生殖及内禀增长率(r_m)毒性的研究工作。得出这四种重金属对该溞的48hrLC_(50)分别为 0.00334、0.0888、3.89、4.24mg/l。文中还反映了这四种重金属的不同混合方式对蒙古裸腹溞生长、生殖和内禀增长率的毒性。两种金属混合后的毒性加强(Hg/Cu 除外);三种和四种金属的混合毒性低于两金属的混合毒性。
安育新何志辉
关键词:蒙古裸腹溞内禀增长率毒性LC50CD^2+HG^2+
全文增补中
氨对蒙古裸腹氵蚤的毒性被引量:11
1996年
研究了总氨及非离子氨对蒙古裸腹氵蚤(MoinamongolicaDaday)的急慢性毒性,得出非离子氨对蒙古裸腹氵蚤的24hLC50及其95%置信限为9.89(11.51~8.49)mg/L,48hLC50及95%置信限为7.52(8.11~6.97)mg/L(pH8.48,25℃),对应的总氨值分别为149.62(174.13~128.44)mg/L及113.77(122.69~105.45)mg/L。同时,以体长相对增长率、产幼前发育期、每胎产幼数、产幼间隔及内禀增长率(rm)为指标,观察了氨对蒙古裸腹氵蚤生长、生殖的影响。得出非离子氨对蒙古裸腹氵蚤生长的未察觉反应浓度(NOEC)为2.63mg/L,最低察觉反应浓度(LOEC)为4.17mg/L,总氨值分别是39.81mg/L和63.10mg/L;对生殖各指标的LOEC为2.63mg/L,NOEC为1.66mg/L,总氨值分别为39.81mg/L和25.
安育新何志辉
关键词:蒙古裸腹溲毒性
中国对虾幼体期视觉器官的发育被引量:14
1997年
于1994年3—5月,以中国对虾无节幼体6个业期(N1-N6)、蚤状幼体3个亚期(Z1.-Z3)、糠虾幼体3个亚朋(M1-M3)及仔虾(P)各时期的幼体为材料,用日产Olympus万能研究显微镜观察研究各期幼体单限及复眼的发育。结果表明:在中国对虾无节幼体N1-N66个亚期,单眼的两侧均有复眼的原基组织。在Z1期,复眼原基发育为眼叶,其表层眼基细胞与内层神经组织分离。Z1后期,眼叶表层服基细胞发育成众多放射状原始小眼单位。Z2期,眼叶表层与内层分别发育为复眼和眼柄;原始小眼单位分化为小眼。每个小眼表面有4个角膜生成细胞,它们向上二分泌形成圆形角膜;角膜生成细胞卜面为4个拉长的锥体细胞,其用围散布着虹膜色素细胞;锥体细胞卜面的小网膜细胞呈杆状,其截向内未见视杆形成;Z2,后期,晶锥发生于锥体细胞底部。Z3期,视杆已形成,晶锥向上肝增大。单限一直存在。M1期,复服内各小眼分化由远体轴侧向近体轴侧继续进行;单眼升始退化,仅见色素及其两侧退化的单晶眼的痕迹。M2,M3期,各小眼继续发育。单限仅残存色素。仔虾期,单眼彻底消失,复眼内各小眼的发育基本完成。
安育新陈俅刘卫东
关键词:中国对虾发育
中国明对虾心脏组织的分泌功能
本文记述中国明对虾心脏组织分泌现象的超微观察和组织化学研究,表明心肌间隙细胞具有分泌行为.分泌物产生的过程是与各种细胞器的发育演变相伴随.核仁出现,粗面内质网逐渐发达,高尔基系潴泡膨大,线粒体形成而后又趋退化,无被膜电子...
陈俅安育新邓欢刘卫东张东生苏浩
关键词:中国明对虾心脏组织分泌功能组织化学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