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磊

作品数:25 被引量:153H指数:8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厅重大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腰椎
  • 6篇骨折
  • 5篇三维重建
  • 5篇骨盆
  • 5篇关节
  • 4篇置入
  • 4篇椎弓
  • 4篇椎弓根
  • 4篇解剖学
  • 3篇植骨
  • 3篇手术
  • 3篇手术治疗
  • 3篇盆骨
  • 3篇螺钉
  • 3篇脊柱
  • 3篇骨盆骨折
  • 2篇血管
  • 2篇植入
  • 2篇数字仿真
  • 2篇突出症

机构

  • 12篇广州医学院第...
  • 9篇南方医科大学
  • 5篇第四军医大学...
  • 5篇解放军第89...
  • 3篇济南军区总医...
  • 3篇清华大学
  • 2篇南华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西安电子科技...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解放军第40...
  • 1篇乐从医院

作者

  • 25篇宋磊
  • 11篇王簕
  • 9篇杨波
  • 9篇尹飚
  • 8篇李健
  • 7篇邱勤业
  • 6篇钟世镇
  • 5篇方世兵
  • 5篇万盛钰
  • 5篇唐雷
  • 5篇谢景开
  • 5篇张志
  • 5篇张亮
  • 4篇孟国林
  • 4篇熊卓
  • 4篇刘建
  • 4篇高梁斌
  • 3篇王平山
  • 3篇李严兵
  • 2篇原林

传媒

  • 5篇中国矫形外科...
  • 5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国临床解剖...
  • 2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实用医药杂志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中国数字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4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腰椎椎弓根通道不同头尾偏角方向变化规律的数字解剖学特点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观察个体化腰椎椎弓根通道在外偏角不变而不同头尾偏角方向的变化规律。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09在广东省医学生物力学重点实验室完成。选取1例健康成人腰椎CT连续扫描数据集,应用Mimics8.11三维重建腰椎数字解剖模型,将腰椎数字模型导入Surface10.0,获得椎弓根通道的正投影区内边界及其正投影区内边界内、外切圆,获得内切圆经椎板、椎弓根与椎体的通道长度,获取各内、外切圆半径大小,对获取相关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与椎弓根通道的可视化显示。结果:①内切圆半径:L1~5左右椎弓根通道正投影区内切圆半径在设定头尾偏角大小范围内变化不明显,左侧内切圆半径分别为(3.01±0.02),(3.89±0.03),(4.13±0.04),(5.16±0.43),(5.37±0.73)mm,右侧分别为(3.49±0.03),(4.34±0.06),(4.55±0.13),(5.26±0.36),(5.27±0.83)mm。②外切圆半径:L1~5左右椎弓根通道正投影区外切圆半径在设定头尾偏角大小范围内变化不明显,左侧外切圆半径分别为(7.22±0.81),(7.96±0.43),(8.04±0.34),(8.15±0.21),(11.00±0.40)mm,右侧分别为(7.82±0.55),(8.03±0.26),(7.76±0.40),(7.81±0.29),(10.77±0.30)mm。③通道长度:L1~5左右椎弓根通道正投影区内切圆通道长度随头尾角度的增大呈逐渐增大而后又逐渐减小趋势,左侧通道长度分别为(40.49±6.73),(41.49±6.12),(42.02±7.55)(37.02±7.58),(38.87±10.37)mm,右侧分别为(38.08±6.33),(41.16±5.03),(42.01±6.53),(37.94±7.71),(37.66±4.32)mm。结论:腰椎椎弓根通道大小是随头尾偏角方向不同而不同的连续动态变化过程,应用数字技术可以获得其通道大小连续动态的变化规律,临床应用选择合适直径、长度大小的螺钉及确定最佳进钉方向需要依循这一规律。
李严兵王平山张元智宋磊谢叻唐雷钟世镇
关键词:腰椎
数字化虚拟腰椎的三维重建及可视化研究被引量:17
2013年
目的研究数字化虚拟腰椎及其周围结构的三维重建,建立基于中国数字人数据的腰椎三维可视化模型。方法采用南方医科大学虚拟中国人数据集,选取k椎体上关节突上缘至L椎体下关节突下缘的连续断层图像,为适当减少后期图像处理工作量,于每两层选取一张,总共185张断层图像。使用Photoshop软件对断层图像进行配准、分割、格式转换等处理。将不同结构的分割图像分别导入Mimics10.01软件中,完成三维重建。将不同结构的STL格式的三维模型导人到Mimics软件中,配合软件中的各功能模块,完成对其结构的三维重建及可视化研究。结果建立的数字化虚拟腰椎及其周围结构的三维模型各结构可单独显示,改变透明度,可观察各结构的位置毗邻关系,并具有任意移动、旋转、缩放、切割、三维测量和多重显示等功能,实现了任意视角下的三维可视化,并能为脊柱内镜手术仿真系统提供可靠的三维模型。结论数字化虚拟腰椎的三维重建及可视化,可真实地显示腰椎及其周围组织的重要结构,为腰椎解剖学、个性化诊疗规划和虚拟腰椎手术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杨波方世兵唐雷钟世镇李长树尹飚宋磊王簕万盛钰谢景开
关键词:腰椎图像处理成像
腹腔镜L5~S1前入路的血管影像解剖学观察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为腹腔镜下L5~S1椎间盘前入路提供血管影像学依据。方法:对248例磁共振成像(MRI)轴位图像进行观察与测量,并依据L5~S1椎间盘前方"血管间隙"占椎间盘宽度的比例将其分为3型:标准型、狭窄型和阻挡型。结果:(1)左髂血管(LIV)内侧到正中线的距离为(1.48±0.83)cm;(2)右髂血管(RIV)内侧到正中线的距离为(1.68±0.61)cm;(3)L5~S1椎间盘前方血管间隙为(3.18±1.20)cm;(4)L5~S1椎间盘前方血管间隙与椎间盘宽度的比值(R)为(55.77±22.18)%。标准型占46.78%;狭窄型占14.11%;阻挡型占39.11%。血管间隙左侧内面为静脉者占98.79%,且有4.84%位于正中线的右侧。R值随年龄的增大而减小,且在女性较男性为大。结论:应用MRI轴位图像进行观察、分型,可以较好的进行术前评估。本文结果显示,60.89%可以较安全地从前方进入L5~S1椎间盘区,完成腹腔镜下前路L5~S1椎间盘手术。
刘金伟宋磊丁自海吴涛
关键词:腹腔镜MRI
三维重建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精确性被引量:11
2013年
背景:三维重建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椎弓根螺钉置入前规划,但是就其预测参数的准确性目前尚未见直接的分析与报道。目的:基于CT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临床,对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前指导作用的精确性作初步分析。方法:在Mimics软件下,随机对30例行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患者共136个椎弓根行内固定前CT三维重建,并通过内固定前模拟模块预测钉长、直径、水平面角及矢状面角度并与内固定后实际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与结论:内固定前通过Mimics软件对腰椎行三维重建,设计最佳钉道并模拟置钉,预测椎弓根螺钉长、直径、水平面角及矢状面角度与通过C型臂及内固定中导航系统等方式置钉后实际数据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并且内固定后行CT扫描见置钉位置及长度均良好。说明通过Mimics软件对腰椎进行三维重建模拟置钉并制定置钉参数,能比较精确的指导内固定中实际置钉,提高椎弓根螺钉的置钉安全。
杨波方世兵尹飚宋磊王簕万盛钰谢景开
关键词:三维重建腰椎
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 探讨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2年4月至2007年10月19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初次手术方式、再次手术方式、术后效果及其预后.结果 所有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术后优良比例为84.2%(16/19),有效比例为94.7%(18/19);下腰痛JOA评分术前(10.0±1.9)分,术后(22.5±0.9)分(P〈0.05).随访发现除1例患者外,其余患者腰背部疼痛明显缓解,植骨融合情况良好,未出现脊柱不稳定.结论 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可明显缓解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下腰痛症状,促进相邻椎体达到骨性愈合,恢复脊柱稳定.
张志高梁斌李健尹飚张亮宋磊王簕邱勤业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复发椎弓根钉椎体间融合
快速成形技术在复杂骨盆骨折诊断治疗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快速成形(RP)技术在复杂骨盆骨折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3年10月~2004年5月收治6例严重骨盆骨折患者,经电子束CT(EBT)检查,将所得数据经过转化输入RP机,制作出骨盆骨折模型;根据模型诊断骨折类型,指导临床手术治疗。将本组5例手术患者的出血量、输血量及手术时间与常规手术的11例类似患者进行对比。结果本组6例患者均成功制备出1:1等大的RP模型,通过在模型上进行术前手术方案的制定,使手术操作更加简便和微创化。本组5例手术患者的平均出血量、输血量及手术时间分别为800mL、600mL及3.2h,11例常规手术患者分别为1300mL、1000mL及4.5h。结论采用RP技术可获得与患者骨盆骨折真实情况完全相同的骨盆模型,有利于直观、准确地了解骨折伤情。可根据骨折模型选择手术方案及内固定方式,并可对内固定钢板进行预先塑形,有利于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质量。
刘建孟国林胡蕴玉宋磊袁志熊卓颜永年
关键词:骨盆骨折
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复杂骨盆及髋臼骨折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技术在常见复杂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复杂骨盆及髋臼骨折患者进行CT三维重建,并分析常规X线片及CT二维成像观察病变的立体形态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其中25例行手术,比较以上三种方法的检查及术中情况。结果三种方法间诊断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二维CT与三维重建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T三维重建清晰立体,可以根据需要从不同的方位显示损伤情况,指导临床诊断及手术意义重大。
宋磊刘建孟国林熊卓黄晓红李建王金峰
关键词:CT扫描三维重建
骶髂关节骨折的临床解剖学数字化仿真平台的建立与应用
骶髂关节损伤是严重骨盆创伤中最为常见的严重损伤,随着现代交通运输、煤矿采掘、高层建筑等行业迅速发展,骶髂关节骨折在骨盆严重创伤中所占的比例亦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受伤原因多样且解剖位置复杂,严重的骶髂关节部位的损伤,常...
宋磊
关键词:螺旋CT诊断电子计算机扫描虚拟现实骨盆创伤手术治疗
文献传递
交锁髓内钉顺行和逆行置入治疗肱骨干骨折:18例优劣比较被引量:10
2010年
背景: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避免了因钢板置入而导致的应力遮挡和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符合现代微创骨科的观点,是一种生物学内固定方法。目的:探讨顺行和逆行置入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ussell-Taylor交锁髓内钉治疗18例肱骨骨折,其中顺行置钉10例,逆行置钉8例。术后定期行X射线片检查和肩关节功能评价。结果与结论:获得随访14例,顺行置钉8例,逆行置钉6例,随访时间8~15个月。14例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9个月。顺行置钉肩关节功能:优5例,良2例,可1例;逆行置钉肩关节功能:优5例,良1例。顺行和逆行置入交锁髓内钉都可用于肱骨干骨折的治疗,具有减少桡神经损伤,减少创伤,固定牢靠等优点,顺行置钉易致肩袖损伤,逆行置钉因需开长槽,易致骨质劈裂,故临床上选择何种方式,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尹飚杨波李健张志张亮宋磊王簕邱勤业
关键词:逆行交锁钉医学植入体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加椎弓根螺钉治疗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被引量:16
2010年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植骨加椎弓根螺钉治疗脊柱胸腰段单节段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9年6月29例有完整资料的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均行X线及CT检查。分析术前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伤椎椎体高度变化、Cobb’s角、椎管占位情况比及腰背部疼痛情况。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1个月~3年,未发现断钉及内固定物松动,椎体高度和后凸角无明显再丢失,神经功能及腰背疼痛明显改善。结论:经椎弓根植骨加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椎单节段稳定性爆裂性骨折,因可早期重建脊柱前中柱的稳定性。避免应力集中于后柱,防止晚期矫正角度及椎体高度的再丢失.是目前较为合理的处理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手术方法。
张志高梁斌李健尹飚王簕张亮宋磊邱勤业
关键词:脊柱骨折植骨手术治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