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建新
- 作品数:21 被引量:46H指数:5
- 供职机构:承德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T影像组学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
- 2022年
- 研究CT影像组学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主要对象是在本院的2020年的1月份到2022年的6个月份期间内经活体组织病理学初步检查和确诊后的慢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期患者100例,实施CT影像组学检查。结果 在近100例原发性结直肠癌晚期患者报告中,检出有肝实质转移的病灶数389个,具有环形强化灶总数225个以上(57.84%)特点,结节状强化灶共124个左右(31.88%)特征,其他种类环形强化灶约40个以上(10.28%);33例右侧结肠癌患者肝叶内的转移灶分布处于肝内右上叶患者有87个(67.50%)以上,位于右肝左叶的患者约40个以上(31.50%)以上,右下叶患者分布的占空比也显著的超过了左叶,存在较明显的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67例右左侧叶结肠癌的患者肝小叶内有转移灶分布位于左肝的右左叶患者141个(53.82%),位于肝左叶患者121个(46.18%),双方肝转移灶分布差别较为明显(p<0.05)。结论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中使用CT影像组学体现出出一定的特点,其原发病灶部位和肝内转移瘤分布具有一定程度的标准,掌握这些特点有利于提升对结直肠癌转移癌的检出率,值得在临床上被采纳与推广。
- 滕伟宣建新唐洋刘哲峰李唯
- 关键词:肝转移结直肠癌
- MSCT双低剂量迭代重建在结肠癌术前分期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讨256 MSCT双低剂量(80 kV,60 mL碘对比剂)结合迭代重建在结肠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1年8月承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肠癌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SCT增强扫描,分为双低剂量组(80 kV,60 mL碘对比剂)与常规剂量组(120 kV,1.3 mL/kg),各30例,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的图像质量、有效辐射剂量。分析双低剂量组诊断效能及TNM分期效果。结果:两组结肠壁、肿块及供血小动脉的图像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常规剂量组有效辐射剂量为(20.83±2.11)mSv,双低剂量组有效辐射剂量为(10.60±1.20)mSv,两组有效辐射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双低剂量组诊断T分期灵敏度为86.7%,特异度为93.3%,诊断N分期灵敏度为83.3%,特异度为83.3%,与病理TNM分期结果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256 MSCT双低剂量(80 kV,60 mL碘对比剂)结合迭代重建对结肠癌术前评估检查方案可明显减少辐射剂量和造影剂用量,满足临床诊断需求。
- 蔡淑云宣建新李唯刘哲峰郑义潘国红孔令宏
- 关键词:结肠癌多层螺旋CT
- 肾盂移行细胞癌的影像诊断
- 2008年
- 目的比较静脉尿路造影(IVU)、逆行尿路造影(RU)、B超、CT检查对肾盂移行细胞癌的诊断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盂移行细胞癌的影像学资料,18例经IVU检查;14例经逆行肾盂造影;28例均经CT检查,其中11例为平扫,17例为平扫加增强;20例经超声检查。结果对照手术病理结果,IVU的敏感性为55.6%(10/18);逆行肾盂造影的敏感性为92.9%(13/14);CT检查的敏感性为89.3%(25/28);B超的敏感性为60%(12/20)。结论RU准确率最高,CT和B超其次,IVU最低,但因IVU是无创性检查,临床依然将其作为肾盂移行细胞癌常规的首选检查方法,RU,CT和B超作为IVU重要的补充。
- 宣建新郑玄中姜增誉
- 关键词:静脉尿路造影逆行肾盂造影
- 嗜酸性膀胱输尿管炎一例
- 2017年
- 患者女,71岁。间断尿频、尿急、尿痛2年,加重伴间断发热半个月,T 37.0℃,未见明显肉眼血尿。自述有盗汗及进行性消瘦。既往结肠癌病史。实验室检查:尿常规WBC 3077.70/μL,LEU3+,肌酐93.1μmmol/L。尿沉渣未找到嗜酸性粒细胞。
- 宣建新孙伟明李唯朱士铭刘哲峰
- 关键词:进行性消瘦输尿管炎膀胱镜检查输尿管口
- 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X线与CT对比分析
- 目的:评估IVU、RU、CT平扫及增强对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诊断效能,并探讨CT三期扫描对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术前分期的能力及影像学征象。
方法: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患者术前均做IVU、CT平扫及增...
- 宣建新
- 关键词: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手术病理病理分期
- 文献传递
- 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腺瘤一例
- 2015年
- 患者女,33岁。体检发现左肾上腺占位,既往体健。患者无腰痛、无肉眼血尿、无乏力、盗汗、潮热、心慌气短等不适。无明显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血肌酐、血钾、血皮质醇、儿茶酚胺、性激素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未见明显异常,肾素活性(立位)0.79 ng/ml,血管紧张素Ⅱ(立位)42.72pg/ml,肾素醛固酮(立位)110.83 pg/ml;
- 宣建新朱士铭刘哲峰
- 关键词:嗜酸细胞腺瘤肾上腺皮质肾素立位阳性体征嗜酸性细胞腺瘤
- 256层螺旋CT双低剂量扫描在结肠癌患者腹腔镜术前评估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7
- 2023年
-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MSCT)双低剂量扫描在结肠癌患者腹腔镜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在承德市中心医院治疗的结肠癌患者114例,给予256层螺旋CT双低剂量、常规剂量扫描。分析双低剂量、常规剂量扫描与术后病理结果差异;比较双低剂量、常规剂量术前扫描中结肠壁/带、肿块图像质量;记录术前在两种模式下右半结肠癌患者右结肠动脉(RCA)与结肠中动脉(MCA)共干长、MCA干长和胃结肠静脉干(GTH)干长以及左半结肠癌患者肠系膜下动脉(IMA)根部至腹主动脉分叉点距离、IMA根部至其发生第一分支的距离;比较两种扫描模式的有效辐射剂量。结果术前MSCT双低剂量、常规剂量扫描T分期与术后病理T分期Kappa值分别为0.856和0.844。术前MSCT双低剂量、常规剂量扫描T分期准确率分别为89.47%和88.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MSCT双低剂量、常规剂量扫描N分期与术后病理N分期Kappa值分别为0.819和0.896。术前MSCT双低剂量、常规剂量扫描N分期准确率分别为89.47%和93.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MSCT双低剂量、常规剂量扫描中结肠壁/带、肿块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右半结肠癌患者中,术前MSCT双低剂量、常规剂量扫描RCA与MCA共干长、MCA干长和GTH干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左半结肠癌患者中,术前MSCT双低剂量、常规剂量扫描IMA根部至腹主动脉分叉点距离、IMA根部至其发生第一分支的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双低剂量扫描有效辐射剂量为(11.03±1.19)mSv,明显低于MSCT常规剂量扫描[(21.05±1.60)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56层螺旋CT双低剂量扫描可满足结肠癌患者腹腔镜术前评估需求,同时降低患者辐射剂量。
- 李唯滕伟蔡淑云宣建新刘哲峰杜建文
- 关键词:结肠癌256层螺旋CT腹腔镜
- 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不孕症200例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子宫输卵管造影对妇女不孕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200例不孕症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结果200例不孕症中有24例出现子宫异常,158例出现不同侧别及不同程度的输卵管梗阻。结论子宫输卵管造影在诊断不孕症的病因及性质上能作出准确判断,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宣建新郑玄中马彦云
- 关键词:不孕症
- 胸主动脉瘤伴主-肺动脉瘘一例被引量:1
- 2017年
- 患者女,65岁,主因胸闷、恶性、呕吐、剑突F疼痛一天入院。有长期卧床病史。Bp87/61mmHg;HR114次/分;R29次/分.心脏听诊可闻P2亢进.人院24小时内死亡。
- 孙伟明宣建新朱士铭刘哲峰唐洋滕伟
- 关键词:胸主动脉瘤长期卧床P2亢进心脏听诊
- 腹内型纤维瘤病1例
- 2014年
- 患者男,58岁。发现腹部肿块3天;8天前兀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40℃,伴咽部疼痛,全身酸痛.打上腹剑突下疼痛,无放敞,尤腹胀,无恶心、呕吐,1天前排黑便1次。肿瘤指标均呈阴性。
- 孙伟明赵兴家郑义宣建新
- 关键词:纤维瘤腹部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