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恒瑞
- 作品数:38 被引量:201H指数:9
- 供职机构:乌鲁木齐市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青年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当前农业保险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2013年
- 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而农业保险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农业保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促进农业保险进一步发展提出个人见解,供大家参考。
- 王全红郑玉萍宫恒瑞
- 关键词:农业保险
- 气候变化对乌鲁木齐市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市冬小麦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等气候条件对冬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进而对近35a冬小麦生长季气候变化及其对冬小麦产量形成的利弊进行分析,以期为制订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采取趋利避害的冬小麦生产管理和技术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1977-2011年新疆乌鲁木齐国家基本气象站逐日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资料以及乌鲁木齐市冬小麦产量资料,在对近35a冬小麦生长季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变化趋势和变化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使用积分回归和相关分析方法,对冬小麦不同生长发育时段气候条件对产量形成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进而就近35a气候变化对冬小麦产量影响的利弊进行探讨。【结果】在全球变暖背景下,1977-2011年,乌鲁木齐市冬小麦生长季平均气温以0.606℃/10a的倾向率呈极显著上升趋势,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分别以4.010mm/10a和29.289h/10a的倾向率呈不显著的增多趋势,但生长季内不同时段各气候要素的变化及其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差异较大。【结论】近35a乌鲁木齐市气候变化对冬小麦生产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影响,但总体来看弊大于利。气候变暖,尤其是春、夏季气温升高对小麦产量产生了较明显的不利影响,降水量略增对提高冬小麦产量有一定积极意义,而日照时数的变化对冬小麦产量无显著影响。
- 普宗朝张山清宾建华窦新英宫恒瑞曹兴
- 关键词:气候变化冬小麦产量
- MODIS数据在乌鲁木齐地区植被景观动态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05年
- 根据EOS/MODIS卫星时次高覆盖面广的特征,选取从4~10月的MODIS晴空资料,对整个乌鲁木齐地区植被景观进行动态监测,利用植被指数最大合成法制作了每月植被指数专题图。为了能够结合物候更好地分析乌鲁木齐地区植被随季节变化趋势以及不同时期植被生长状况,我们还制作了植被景观专题图及其变化评价图。评价图的优势在于能直观地反映植被变化的趋势,并能将变化的程度数字化,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评价图叠加DEM做相应的分析。为乌鲁木齐地区植被变化研究提供有效的依据。
- 李聪肖继东宫恒瑞石玉冯志敏
- 关键词:EOS/MODIS植被指数动态监测
- 乌鲁木齐地区地质灾害易发区气候特征及预测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提出乌鲁木齐地区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划分,在分析地质灾害气候特点的基础上,明确地质灾害年降水的预测指标,从而得到对地质灾害的天气预报等级和阈限值。
- 刁平甑志强宫恒瑞
- 关键词:地质灾害气候特点
- 乌鲁木齐2020年春夏季气象条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本文从气温、降水、日照3个方面分析了2020年春夏季气象条件及对乌鲁木齐市农牧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2020年春季(3-5月)乌鲁木齐市各区平均气温较常年明显偏高,各区开春期、终霜期偏早,对乌鲁木齐县温室生产和城北安宁渠及米东区的育苗、移栽工作比较有利;但春季主要农区降水量偏少5~7成,出现了阶段性干旱。2020年夏季(6-8月)乌鲁木齐市平均气温大部区域略偏高,偏高幅度小于春季,夏季≥35℃高温日数少于常年,气温相对温和;夏季各区降水量较历年平均略偏少,但较春季有了明显增加,适当缓解了春季干旱,但夏季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不能完全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求。
- 宫恒瑞王健郑玉萍
- 关键词:农业生产
- 农业气象预警机制对新疆农牧业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农牧业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支柱型产业,已然为当地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农牧业一般受天气因素及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多一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于欧亚大陆的干旱中心,其生态系统十分脆弱,环境十分恶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虽然拥有着大大小小功能不尽相同的绿洲生态版块,但是由于地域人口的增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使得环境的承载压力陡然增加,逐渐出现土地沙漠化、盐碱地及草地退化等现象,导致风沙天气肆虐,从而间接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如何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设农牧业气象预警机制便显得尤为重要。
- 王全红宫恒瑞
- 关键词:农牧业气象预警
- 微信公众号在公众气象服务中的应用与思考——以“乌鲁木齐气象”微信公众号为例被引量:2
- 2017年
- 微信作为一种新兴的掌上交互软件,其便捷、快速的信息接收和传输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网民的青睐,使用人群的覆盖面广。乌鲁木齐市气象局通过微信公众号"乌鲁木齐气象"开展公众气象服务近两年来,积累了一定的用户群。文章就"乌鲁木齐气象"开展公众服务以来关注用户数、图文阅读量及菜单点击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找出其中的规律,希望能为今后更好地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宫恒瑞郑玉萍张祖莲
- 关键词:公众气象服务防灾减灾
- 达坂城杏花开花期预报方法初探
- 2018年
- 达坂城区的杏花已经成为特色旅游项目之一,每到春季,游客们则非常关注杏花开放的时间。本文就实际工作中利用候平均气温和开花期前≥0℃的积温作为指标来预测杏花开花期的工作进行整理分析,希望对今后此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 宫恒瑞王全红
- 关键词:积温
- 乌鲁木齐南山中山带积雪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利用1971—2011年乌鲁木齐小渠子气象站资料,对南山中山带40 a来的积雪特征及变化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南山中山带平均稳定积雪期为144 d;近40 a来出现的最大积雪深度为57 cm,年最大积雪深度出现在3月下旬的频率最大,平均积雪深度以2月最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稳定积雪初日推迟、终日提前、稳定积雪期缩短的趋势。近40 a来最大积雪深度递增趋势主要是由于冬季降水量增加和降雪强度增强所造成;而随着气温的逐渐变暖则造成稳定积雪初日的推迟和终日提前。
- 郑玉萍宫恒瑞崔玉玲万瑜
- 关键词:积雪乌鲁木齐
- 乌昌地区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其对设施农业的影响被引量:5
- 2013年
- 选取1981—2010年30年的乌昌地区15个气象站的日照时数资料,利用气候倾向率法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分析了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仅高山带在30年间日照时数呈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为31.1 h/10 a,中、低山带和平原区均呈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59.3、-27.4、-74.1 h/10 a。四季中冬季的日照时数减少最为显著,平均值达到-24.4 h/10 a,秋、夏、春3季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依次减弱。突变检验分析得:仅低山带1987年日照时数发生了突变减少,其他区日照时数均未发生突变。冬、春季是是设施农业生产最需要光照的时间,也是乌昌地区日照时数减少最为明显的时期,因此乌昌地区近30年日照时数的变化对设施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较为明显。
- 宫恒瑞崔玉玲郑玉萍
- 关键词:日照时数设施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