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炜

作品数:527 被引量:1,987H指数:18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83篇期刊文章
  • 40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02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56篇动脉
  • 115篇心肌
  • 114篇冠状
  • 109篇冠状动脉
  • 87篇血管
  • 68篇血压
  • 65篇心脏
  • 49篇高血压
  • 48篇心血管
  • 47篇心病
  • 47篇冠心病
  • 46篇衰竭
  • 45篇心力衰竭
  • 45篇他汀
  • 44篇心电
  • 37篇动脉疾病
  • 37篇血小板
  • 36篇综合征
  • 34篇造影
  • 32篇心室

机构

  • 477篇河北医科大学...
  • 65篇河北医科大学
  • 18篇中国医学科学...
  • 11篇石家庄市第一...
  • 10篇河北省人民医...
  • 6篇北京大学
  • 5篇河北医科大学...
  • 5篇河北大学
  • 5篇上海市第一人...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河北医科大学...
  • 4篇石家庄卫生学...
  • 4篇唐县人民医院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北京电力医院
  • 3篇华北油田
  • 3篇保定市第一中...
  • 3篇保定市人民医...
  • 3篇衡水市中医院
  • 2篇河北省职工医...

作者

  • 526篇崔炜
  • 154篇刘凡
  • 107篇谢瑞芹
  • 91篇鲁静朝
  • 91篇都军
  • 79篇谷国强
  • 74篇郝玉明
  • 70篇杨晓红
  • 62篇杨秀春
  • 47篇刘德敏
  • 47篇祖秀光
  • 44篇张冀东
  • 41篇郑红梅
  • 41篇张光明
  • 40篇吴金凤
  • 37篇李保华
  • 26篇武宇洲
  • 23篇耿雪
  • 22篇刘金明
  • 20篇呼海娟

传媒

  • 141篇临床荟萃
  • 40篇心血管病学进...
  • 29篇河北医科大学...
  • 27篇中国心血管杂...
  • 18篇临床心血管病...
  • 17篇中华心血管病...
  • 15篇中国循环杂志
  • 10篇中华放射学杂...
  • 9篇中国老年学杂...
  • 8篇中国介入心脏...
  • 8篇基础医学与临...
  • 8篇中国应用生理...
  • 8篇国际心血管病...
  • 6篇中国综合临床
  • 6篇中国心脏起搏...
  • 5篇中华超声影像...
  • 5篇河北医药
  • 5篇国外医学(心...
  • 5篇中国新药与临...
  • 5篇中华高血压杂...

年份

  • 1篇2025
  • 6篇2024
  • 10篇2023
  • 5篇2022
  • 9篇2021
  • 11篇2020
  • 9篇2019
  • 13篇2018
  • 15篇2017
  • 13篇2016
  • 17篇2015
  • 17篇2014
  • 20篇2013
  • 34篇2012
  • 16篇2011
  • 31篇2010
  • 50篇2009
  • 41篇2008
  • 37篇2007
  • 37篇2006
5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应用达肝素和普通肝素对术后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影响
张光明崔炜刘凡谷国强刘金明李拥军
兔肺动脉栓塞/再灌注损伤中肺泡细胞凋亡及其Fas/FasL表达的变化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观察兔肺动脉栓塞/再灌注损伤中肺泡细胞凋亡及其Fas及FasL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肺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健康新西兰白兔30只,雌雄不拘,运用5F Berman球囊堵塞左下肺动脉,然后球囊放气,复制肺动脉栓塞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5组(n=6):假手术组,肺动脉栓塞1 h组、肺动脉栓塞2 h组,肺动脉栓塞2 h再灌注1 h组、肺动脉栓塞2 h再灌注2 h组;另设6只正常未手术白兔为对照组。实验结束取肺组织,测定肺组织湿/干重比,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上皮细胞Fas及FasL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假手术组相比,肺动脉栓塞1、2 h组兔肺组织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再灌注后凋亡细胞进一步增多,并随着再灌注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多(P<0.05或0.01);Fas及FasL蛋白表达在肺动脉栓塞及再灌注后明显上调(P均<0.01)。肺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与肺组织湿干比、Fas及FasL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769,0.820,0.820;P<0.01)。结论:肺动脉栓塞缺血/再灌注可能通过激活Fas/FasL系统,诱导肺组织细胞凋亡,从而导致肺损伤的发生。
袁雅冬崔炜吕侯强陈晔王辉王素燕
关键词:肺栓塞再灌注损伤肺泡FAS/FASL
冠心病无创性检查的优选策略
2016年
对于诊断冠心病,无创检查仍然占有一定地位。无创检查主要包括:心脏核磁共振(MR)、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心脏核医学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目前,对于如何正确选择冠心病的无创检查还存在一定误差。本文通过冠状动脉解剖评价,心肌缺血评价、存活评价以及心脏结构和功能评价等几方面介绍无创检查的优选策略。
张光明崔炜
关键词:冠心病无创检查
健康人血小板聚集率24小时节律变化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通过检测健康人24小时固定时间点的血小板聚集率,观察其有无节律变化,为临床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时间提供合理依据。方法:30例健康年轻人入选。于1天24小时内2∶00、6∶00、10∶00、16∶00和20∶00采取外周静脉血,抽血后1小时内用全血阻抗法检测血小板聚集率,诱导剂分别为胶原(2μg/ml)、肾上腺素(10μg/ml)、花生四烯酸(0.5mM)及二磷酸腺苷(10μM及20μM)。结果:健康人血小板聚集率在24小时内,肾上腺素诱导下6∶00最高,与2∶00,10∶00,16∶00和20∶00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它时间点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胶原、花生四烯酸及二磷酸腺苷诱导下血小板聚集率各时间点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肾上腺素诱导的健康人群血小板聚集率存在24小时节律变化,早晨6∶00起床后达到高峰,此后逐渐降低,夜间睡眠中达到低谷。胶原、花生四烯酸及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无明显24小时节律变化。
师志芳崔炜谷国强都军刘凡谢瑞芹刘静任小娟
关键词:健康人血小板聚集率节律变化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规范化二级预防治疗要点被引量:1
2016年
随着多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公布,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旨在对STEMI患者的规范化二级预防治疗做一简要概括。
刘德敏崔炜
关键词:心肌梗死
心内科住院患者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死亡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心内科住院患者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死亡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633例心内科住院患者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生率、死亡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结果心内科住院患者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为0.5%;年龄,入院时的心率、白蛋白、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水平以及使用阿司匹林+替格瑞洛、华法林+他汀类等药物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大部分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不明(57.0%,361/633);主要的临床表现为黑便(53.2%,337/633)、呕血(39.8%,252/633)和血便(12.3%,78/633)。结论心内科住院患者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比较低;年龄,入院时的心率、白蛋白、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水平以及使用阿司匹林+替格瑞洛、华法林+他汀类等药物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大部分心内科住院患者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不明;呕血,黑便和血便是常见的临床表现。
张明刘德敏王倩耿雪侯倩谷国强谢瑞芹崔炜
关键词:胃肠出血心内科发生率
降压治疗对脑卒中防治的意义及临床证据被引量:3
2007年
郑红梅崔炜
关键词:脑卒中抗高血压药
真实世界患者中替格瑞洛对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明确真实世界患者接受替格瑞洛治疗后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及血清尿酸升高的发生率,并进一步探讨影响替格瑞洛相关血清尿酸升高的危险因素。方法单中心、横断面研究。连续入选2015年1月至2023年10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电子病历系统登记的多次住院并应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患者11778例(其中男性8219例,69.8%),分为氯吡格雷组6492例和替格瑞洛组5286例。收集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和再次住院时的血清尿酸水平。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对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影响尿酸水平变化的因素进行校正,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尿酸水平的变化及尿酸升高的发生率。将替格瑞洛用药患者血清尿酸升高(2552例)与未升高(2734例)两组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替格瑞洛相关血清尿酸水平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上述危险因素对血清尿酸水平升高的预测价值。结果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的基线和用药后血清尿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为了平衡基线混杂因素,对两组患者按1∶1比例进行PSM分析。经匹配后,替格瑞洛组用药后血清尿酸水平高于氯吡格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9.27±101.54)μmol/L比(328.43±96.68)μmol/L,t=5.471,P<0.001];替格瑞洛组用药后尿酸升高的绝对值和百分比均高于氯吡格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0.54±88.87)μmol/L比(1.56±82.39)μmol/L,t=5.242,P<0.001;6.8%±47.0%比3.5%±27.7%,t=4.364,P<0.001];此外,替格瑞洛组血清尿酸升高发生率高于氯吡格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4%比41.9%,χ^(2)=43.146,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重(OR=1.011,95%CI:1.006~1.017)、基线肌酐水平(OR=1.010,95%CI:1.006~1.013)和袢利尿剂(OR=1.548,95%CI:1.172~2.044)为替格瑞洛组血清尿酸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再次住院间隔时间(OR=1.000
周子涵刘德敏陈慧姚一鸣王倩耿雪刘阔崔炜
关键词:尿酸
系统性淀粉样变性累及心脏1例被引量:1
2012年
患者,男,71岁,主因间断心悸、气短伴纳差8个月余,加重3个月于2011年7月13日入院。自发病以来体质量下降20妇。既往高血压病史10余年。查体:左面颊部可见2cm×2cm,2cm×3cm两处红斑,双下肢及双足可见淡红色皮疹。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性啰音。
张光明张晓辉崔炜杨晓红谷国强郑红梅刘凡
关键词:淀粉样变性
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不能预测PCI术后对比剂肾病的发生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术前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onocyte to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ratio,MHR)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发生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相关性,为CIN的发生寻找其他可能的危险因素,为及早筛选CIN高危人群提供新的方向。方法回顾性分析5P试验入选的我院心内一科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冠心病患者1087例,根据在PCI术后是否发生造影剂肾病分为CIN组和非CIN组,研究CIN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MHR与造影剂肾病的相关性,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查看MHR是否为CIN发病的高危因素。结果CIN组共57例,非CIN组1030例。两组在高脂血症、BM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术前尿酸及术前C-反应蛋白水平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VEF及糖尿病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相关。结论同以往研究结果不同,MHR并不能作为CIN的危险因素,但LVEF对于CIN可能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李思雪谷国强刘德敏王倩张光明崔炜
关键词:肾病每搏输出量
共5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