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席勇

作品数:12 被引量:68H指数:4
供职机构:大连市妇产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卵巢
  • 5篇子宫
  • 5篇腹腔
  • 5篇腹腔镜
  • 3篇酸酶
  • 3篇基因
  • 3篇核酸
  • 3篇核酸酶
  • 3篇核糖
  • 3篇核糖核酸
  • 3篇核糖核酸酶
  • 3篇核糖核酸酶抑...
  • 2篇妊娠
  • 2篇手术
  • 2篇输尿管
  • 2篇输尿管导管
  • 2篇尿管
  • 2篇腔镜手术
  • 2篇细胞
  • 2篇卵巢癌

机构

  • 12篇大连市妇产医...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大学
  • 1篇大连市中心医...

作者

  • 12篇席勇
  • 9篇邓燕杰
  • 3篇张凤敏
  • 2篇李娟
  • 2篇曹锐
  • 2篇姜继勇
  • 2篇韩璐
  • 1篇冯去非
  • 1篇刘玲
  • 1篇霍凤霞
  • 1篇吴宝萍
  • 1篇李坤
  • 1篇于广海
  • 1篇张文清
  • 1篇汪洁平
  • 1篇李北氢
  • 1篇李先承
  • 1篇何永娜

传媒

  • 3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国外医学(妇...
  • 1篇中国冶金工业...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3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子宫脉管内平滑肌瘤2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子宫脉管内平滑肌瘤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和治疗方式。方法:对29例子宫脉管内平滑肌瘤患者进行临床和病理资料分析。结果:15例(51.7%)以经期延长、经量增多为主诉;12例(41.4%)以盆腔包块为主要表现。术前B超检查均提示为子宫肌瘤或子宫腺肌病。术前均未确诊。29例中16例术中行冰冻切片检查确诊;余者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29例患者均手术治疗。结论:子宫脉管内平滑肌瘤术前误诊率高,具有不良生物学行为和独特的病理特征,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应密切随诊。
席勇邓燕杰
关键词:子宫脉管内平滑肌瘤
输尿管导管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中预防输尿管损伤的价值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探讨输尿管导管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中预防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病例为2008年12月~2012年6月在该院术前确诊为宫颈癌,临床分期Ⅰa2~Ⅱa期,实施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共计137例,其中86例术前放置了输尿管导管(A组),51例术前未置输尿管导管(B组)。回顾性分析术中情况、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共发生6例(4.38%)输尿管损伤;A组4例(4.65%),分别在术后第10、25、8及9天出现尿漏;B组2例(3.92%),1例术中直接损伤,1例术后21天出现尿漏。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血尿(包括镜下血尿)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尿路感染、术后发热及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术前预置输尿管导管便于术中辨认输尿管,但可能会增加隧道段输尿管损伤的机会,避免输尿管损伤最重要是术者精湛的手术技巧和丰富的经验。
席勇韩璐姜继勇曹锐于广海李先承
关键词:输尿管导管妇科腹腔镜手术子宫颈癌输尿管损伤
子宫内膜癌中FUT1、FUT4、LeY寡糖抗原的表达及意义
2009年
目的:研究LeY、FUT1、FUT4在正常子宫内膜、异常增生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一过氧化酶连接(SP)法,检测子宫内膜腺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单纯与复杂增生及正常增值期内膜LeY、FUT1、FUT4的表达。结果:FUT1、FUT4、LeY在正常子宫内膜不表达,在单纯与复杂增生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腺癌中过表达,主要表达于子宫内膜腺上皮的细胞膜和(或)胞浆;LeY寡糖抗原在子宫内膜腺癌中过表达,并与组织学分级有关,与临床手术病理分期无关。结论:FUT1、FUT4、LeY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癌的早期病变。
邓燕杰霍凤霞何永娜席勇刘玲
关键词:子宫内膜腺癌
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基因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影响的研究
邓燕杰席勇汪洁平张文清李北氢崔秀云童婷婷冯去非吴宝萍谢桂平
1.将重组载体(plncx-RI)通过脂质体介导的方法转染Skov3细胞。  2.用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的细胞阳性克隆  3.用RT-PCR的方法鉴定细胞中的RI基因,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检测细胞中RI的表达。  4...
关键词:
关键词:基因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癌细胞细胞增殖
腹腔镜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预置输尿管导管的应用
目的:探讨术前预置临时性输尿管导管在预防腹腔镜下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中及术后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08年12月至2012年12月于本院术前确诊为Ⅰa2-Ⅱa期宫颈癌患者176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86...
韩璐席勇曹锐姜继勇李先承于广海
关键词:全子宫切除术腹腔镜输尿管导管
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对卵巢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在卵巢癌裸鼠移植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用重组质粒(PLNCX-RI)转化DH5-α感受态细菌,成功转化后以SDS碱裂解法大量制备纯化质粒DNA,同法处理空质粒载体(PLNCX)。通过琼脂糖电泳、紫外分光光度法鉴定R1基因提取的纯度和浓度。体外培养卵巢癌SKOV3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细胞皮下注射裸鼠,建立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对照组以空质粒载体(PLNCX)为治疗试剂,实验组以质粒DNA(PLNCX-RI)为治疗试剂进行皮下注射。比较两组裸鼠成瘤率、抑瘤率、成瘤时间及瘤体重量。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两组RI基因的表达,HE染色对比观察微血管密度。结果:电泳检测出现了PLNCX-RI和PLNCX的条带。治疗结果显示注射RI基因的实验组与注射空质粒载体的对照组的肿瘤成瘤期分别为(16±3)天、(11±3)天,成瘤率分别为60.00%、80.00%,瘤组织重量分别为(0.27±0.06)g、(2.60±0.59)g,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肿瘤抑制率为89.60%,RI基因表达水平较高,肿瘤组织血管密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RI抑制了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为RI通过抑制Ang活性途径抑制了肿瘤组织的血管形成。
席勇邓燕杰李坤
关键词: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卵巢癌移植瘤血管生成因子
腹腔镜手术治疗妊娠合并卵巢囊肿临床病例分析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妊娠合并卵巢囊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3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大连市妇产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妊娠合并卵巢囊肿患者24例,其中腹腔镜下手术11例(腹腔镜组),开腹手术13例(开腹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腹腔镜组11例及开腹组13例手术过程均顺利,腹腔镜组无中转开腹病例。腹腔镜组手术时间47.5 min,术中出血20.5 ml,术后排气时间1.8 d,术后住院时间5.2 d;开腹组手术时间43.9 min,术中出血75 ml,术后排气时间3.2 d,术后住院时间9.6 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11例均妊娠至足月分娩,新生儿无窒息、畸形;开腹组1例难免流产,12例妊娠至足月,新生儿无窒息、畸形,妊娠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开腹相比,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妊娠合并卵巢良性肿瘤囊肿,出血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对妊娠无不良影响。
席勇邓燕杰张凤敏
关键词:妊娠卵巢囊肿腹腔镜
两种子宫切口应用于中央型前置胎盘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两种子宫切口应用于中央型前置胎盘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中央型前置胎盘患者80例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患者行胎盘边缘切口剖宫产,对照组行子宫下段切口剖宫产,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胎儿情况和患者的子宫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都已顺利娩出胎儿,无产妇和新生儿死亡案例,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胎盘边缘切口,术中患者的出血量比子宫下段切口少,胎盘边缘切口是一种更理想的切口选择。
席勇张凤敏
关键词:中央型前置胎盘子宫切口
妊娠期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1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3
2010年
目的:初步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妊娠期卵巢囊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0例患者全部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选择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术中持续心电监护及血氧饱和度监测。术后常规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并给予硫酸镁保胎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无手术并发症发生,平均手术时间48分钟,术中平均出血25ml,随诊至足月,10例患者全部正常分娩,新生儿健康,无窒息、畸形。结论:在妊娠期选择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邓燕杰李娟席勇
关键词:腹腔镜妊娠卵巢囊肿
RI基因稳定转染的SKOV3细胞系的建立及其对细胞增殖的作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RI基因的卵巢癌SKOV3细胞系,并观察外源基因对细胞体外增殖的作用。方法:以脂质体为介导,将携有RI基因的重组载体pLNCX-ri转染SKOV3细胞,实验分3组,RI基因转染组(SKOV3/RI组)、空质粒转染组(SKOV3/Neo组)和空白对照组(SKOV3组)。采用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的细胞系后,通过RT-PCR技术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鉴定各组细胞中RI基因的表达;通过MTT、细胞周期分析、细胞凋亡检测方法观察该基因对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外源性RI基因已整合于细胞基因组中,并获得稳定表达。转染RI基因后的细胞生长速度减慢,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细胞周期分析显示,实验组G1期细胞增至69.23%,S期细胞降至24.34%,与另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凋亡检测表明SKOV3/RI组细胞凋亡率为58.25%,与SKOV3组(17.97%)及SKOV3/Neo组(21.4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脂质体介导,可以建立RI基因稳定表达的卵巢癌细胞系,且RI基因对SKOV3细胞的体外增殖有抑制作用。
邓燕杰李娟席勇
关键词: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卵巢肿瘤基因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