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安鹊
- 作品数:16 被引量:110H指数:6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权变理论在大型灾害时手术资源调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总结大型灾害发生后如何有效调度手术资源的方法。方法对2013年4月20日-22日芦山地震发生后,就应急手术中的护理人员、医疗物质的调度方式及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在灾害发生后的72 h内顺利完成各类手术69台,骨科手术共计30台,其中脊柱骨折15台、肢体骨折12台、骨科复合术3台;神经外科血肿清除术17台;儿外科手术12台;普外科剖腹探查术8台;胸外行剖胸探查术2台。平均开放时间180 min。术后3 d随访,伤员生命体征平稳,均未发生院内感染,于不同时间段痊愈出院。结论权变理论的应用,可以灵活机动的调动各种资源,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确保地震手术患者的救治需求。
- 李智龚仁蓉廖安鹊谭永琼
- 关键词:权变理论资源调度
- 地震早期手术室院内急救物资的应急管理
- 2014年
- 目的探讨地震突发期间手术室物资管理方法。方法对2013年4月20日芦山地震发生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手术室在面对大量伤员救治中如何就各类急救物资进行调配与管理的方法进行回顾总结。结果在院内急救物资充分保障下,手术室成功完成59例手术,无死亡发生,无伤员因手术室物资准备不足导致的手术延迟。结论医疗物资保障是手术救援的前提,而合理、高效的管理方法是保证物资供给的重要手段。
- 谭永琼廖安鹊龚仁蓉
- 关键词:手术室物资管理
- 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工具研究进展被引量:24
- 2020年
- 介绍国内外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工具的发展现状,综述各种风险评估工具在病人静脉血栓栓塞症形成风险评估中的应用进展,旨在为开发适合我国病人的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工具提供依据,为临床医务工作者选择合适的风险评估工具提供参考,可以指导病人个体化预防措施的实施。
- 王辰刘常清安晶晶谭永琼廖安鹊罗艳丽
- 关键词:静脉血栓栓塞症深静脉血栓肺动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
- 腹腔镜胃肠手术简易蓝碟的设计与应用
- 2014年
- 蓝碟(Lapdisc),又称为微创人路系统,通过旋紧或放松切口上下方两个聚硅铜瓣膜环来建立或关闭气腹,常用在腹腔镜胃肠手术中,可建立手臂进出腹腔的密闭通道。“。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蓝碟的发明问世,手辅助腹腔镜技术(Hand-assisted laparoscopicsurgery,HALs)在普通外科疾病诊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2]。
- 胡沁廖安鹊杨小蓉龚仁蓉
-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蓝碟护理
- 二次调度在提高手术间利用率中的作用
- 手术室作为医院的关键平台科室之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旦运转不良,将直接成为病人在整个住院过程中的瓶颈.要让手术室运转迅速,尽早的解决病人的手术需求,利用现有的、有限的卫生资源,建立起优质、高效、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运行机...
- 廖安鹊谭永琼安晶晶龚仁蓉
- 大型手术室人力资源优化排程模式探讨被引量:11
- 2010年
- 目的探讨大型手术室人力资源优化排程模式的使用价值和效果。方法 (1)建立并优化手术护理专业组的人力配置和专业培训;(2)设立手术调度中心,与麻醉医师配合统一安排人力资源;(3)人力资源安排充分体现弹性原则;(4)统计因手术室原因停手术台次和手术室差错事故。结果 2005~2009年,手术量从38 012台提高到63 317台;手术间从两栋大楼四层楼55间增加到四栋大楼六层楼68间;手术室护士由122人增加到171人。护士平均手术负荷从2005年的312台/年上升到370台/年;没有发生因手术室护士原因停手术的事件,杜绝手术室内差错事故5起,安全顺利完成各类手术。结论优化的大型手术排班模式有利于充分合理使用护理人力资源,保证手术的顺利开展。
- 黄文霞廖安鹊胡雯赵雍凡
- 关键词:手术室人力资源专科护士
- 大型手术室建立术前访视小组的效果
- 廖安鹊谭永琼
- 减少器械翻蒸提高器械使用效率的探讨
- 为了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术器械,本文统计了常用翻蒸器械的类型,提出根据不同器械的手术类型采取不同的消毒措施,降低器械翻蒸比例,提高器械的使用率。
- 廖安鹊黄文霞
- 关键词:手术器械消毒技术使用效率
- 有核细胞净化器用于恶性肿瘤患者术中回收血液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测定新型有核细胞净化器能否完全清除和破坏回收血液内的肿瘤细胞。方法选择临床肝癌等患者20例,术前安装血液回收机回收术中失血,洗涤后使用有核细胞净化器处理;分别测定处理前后血液内有核细胞、红细胞数量,并观察有核细胞的形态;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血液内肿瘤细胞和干细胞,细胞培养法测定血液内有核细胞的活性和增殖能力;取净化器膜做光镜和电镜检测。结果有核细胞净化器的红细胞回收率达到(93.9±3.4)%,对有核细胞的去除率为4log,剩余的10^5/L有核细胞中,90%为裸露细胞核。光镜和电镜结果显示:第1层净化器膜上部黏附大量已被破坏的有核细胞,第2—15层未见完整有核细胞。免疫荧光显示:20名患者处理前的血液内均含有约10^4/L的肿瘤细胞,其中50%为CK19+/CD133+细胞,80%的患者细胞培养阳性;而处理后的血液内均未找到肿瘤细胞,也无细胞贴壁生长。结论该有核细胞净化器红细胞回收率高,它不仅能够使200ml回收血液内的有核细胞下降5个log,而且能够破坏有核细胞的细胞膜;未被清除的细胞因被破坏和/或缺乏粘附活性也不能够生存,因此这种有核细胞净化器能够安全用于恶性肿瘤手术的血液回收。
- 杜磊宫丽娜李玲丁五行廖安鹊刘进
- 关键词:血液回收恶性肿瘤手术红细胞回收率
- 开腹手术中低体温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3
- 2020年
- 目的探讨开腹手术中低体温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1日到2019年1月1日期间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开腹手术的81例患者,比较低体温组和非低体温组的临床资料,并探索术中低体温的影响因素。结果 81例患者中,术中发生低体温32例。低体温组与非低体温组患者的性别、年龄、BMI、HGB、WBC计数、PLT计数、TB、AST、ALT、ALB、PT、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的术中输液量、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体温组患者的术中输液量及术中出血量均高于非低体温组患者,且肝切除比例高于非低体温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和手术类型是术中低体温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开腹手术中低体温与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和手术方式有关。对于术中出血较少的患者,可通过限制术中输液量,以减少术中低体温的发生;而对于术中出血较多者,加温补液可能会降低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
- 廖安鹊李卡
- 关键词:开腹手术肝切除术胃肠道手术术中出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