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旭兴

作品数:45 被引量:125H指数:5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佛山市医学科研立项课题广东省佛山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4篇动脉瘤
  • 19篇动脉
  • 18篇颅内
  • 10篇手术
  • 9篇血管
  • 9篇出血
  • 5篇诊治
  • 5篇栓塞
  • 5篇静脉
  • 4篇血肿
  • 4篇显微解剖
  • 4篇颅内动脉
  • 4篇颅内动脉瘤
  • 4篇囊性
  • 4篇囊性动脉瘤
  • 4篇介入
  • 3篇入路
  • 3篇破裂动脉瘤
  • 3篇蛛网膜
  • 3篇蛛网膜下

机构

  • 29篇佛山市第一人...
  • 20篇广州军区武汉...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赣州市人民医...
  • 2篇南昌大学第一...
  • 1篇滨州医学院附...
  • 1篇江西省人民医...
  • 1篇河南大学
  • 1篇佛山市高明区...
  • 1篇广东省佛山市...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5篇廖旭兴
  • 20篇邓其峻
  • 19篇王辉
  • 18篇马廉亭
  • 15篇杨铭
  • 14篇钟伟健
  • 13篇李俊
  • 8篇董安石
  • 7篇秦尚振
  • 7篇潘力
  • 6篇徐国政
  • 6篇龚杰
  • 6篇张新元
  • 5篇赵庆顺
  • 4篇骆秀梅
  • 4篇何睿瑜
  • 4篇梁学军
  • 3篇张合亮
  • 3篇蔡瑜
  • 3篇刘党奇

传媒

  • 8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吉林医学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神经精神...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中国微侵袭神...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江西医药
  • 1篇赣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年份

  • 1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9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扩大额颞颧入路暴露Willis环及其主要分支的应用显微解剖学研究
廖旭兴马廉亭杨铭秦尚振徐国政龚杰李俊
关于第四脑室肿瘤手术入路的选择被引量:1
2007年
第四脑室结构复杂,该部位肿瘤的切除有三种手术入路:小脑下蚓部入路、正中孔或扁桃体蚓垂间沟入路、小脑延髓裂入路。其中小脑下蚓部入路为传统的切除第四脑室肿瘤的手术入路,具有入路短的优点,缺点是第四脑室部分区域暴露不理想;正中孔或扁桃体蚓垂间沟入路为现代神经内镜技术应用于切除第四脑室肿瘤的手术入路,是今后微创神经外科治疗第四脑室肿瘤的一大发展方向;小脑延髓裂入路利用小脑延髓裂这一天然间隙,能较充分地暴露第四脑室,但对于上界高于中脑导水管开口的第四脑室肿瘤,单纯的该手术入路切除困难。应根据第四脑室肿瘤具体生长位置、特点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
廖旭兴刘泉开
关键词:第四脑室肿瘤手术入路
颈内动脉床突段微小动脉瘤的治疗体会(附18例报道)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床突段微小动脉瘤的治疗。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和影像学方法确诊的颈内动脉床突段微小动脉瘤18例患者资料,所有患者都进行了常规CT,MR;CT和/或DSA检查。其中,颈内动脉-眼动脉瘤4例,3例行血管内治疗...
廖旭兴邓其峻马廉亭杨铭
文献传递
80例脑星型细胞瘤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2011年
目的:研究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脑星型细胞瘤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06年7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在我院脑外科进行治疗的脑星型细胞瘤患者80例。进行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脑胶质瘤。结果:80例患者,肿瘤全切术29例,次全32例;部分切除19例。经治疗显效36例,占45%;有效40例,占50%;无效4例,占5%,总有效率95%。结论:研究表明,采用显微外科手术的方法治疗脑星型细胞瘤,较传统的方式,安全性更高、最大程度上保留了正常的脑部组织及功能,副作用更小,术后恢复更快,给患者带来的不利影响更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钟伟健邓其峻赵庆顺廖旭兴
关键词:脑胶质瘤显微手术
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伴颞叶血肿的诊治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颞叶血肿起病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收集以颞叶血肿起病的经手术证实为动脉瘤的16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术前H&H分级Ⅲ级10例、Ⅳ级4例、Ⅴ级2例。有3例患者术前行CT血管造影检查。所有患者均采用扩大翼点显微动脉瘤夹闭术,术中证实后交通动脉瘤9例,大脑中动脉瘤7例。出院后随访3~12个月,以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评定疗效。结果 16例患者均成功夹闭动脉瘤。术前H&H分级Ⅲ级的10例患者中,术后恢复良好6例,轻度伤残3例,严重伤残1例;4例Ⅳ级患者中,术后轻度伤残3例,严重伤残1例;2例Ⅴ级患者中,严重伤残1例,植物状态1例。结论以颞叶血肿起病动脉瘤多为后交通动脉瘤及大脑中动脉瘤,术前充分了解病情并行CT血管造影检查、术中彻底探查是提高疗效和预后的主要方法。
廖旭兴王辉蔡瑜邓其峻梁学军霍文滔何睿瑜刘党奇徐叶潘逸烽邱建国
关键词:颞叶颅内动脉瘤血肿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改良额颞颧入路暴露Willis环及其主要分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2009年
目的利用改良额颞颧弓(FTZ)开颅,结合深部骨质切除对Willis环及其主要分支显露进行显微解剖学研究。方法利用10例尸头标本行10侧FTZ开颅,借助显微磨钻,在手术显微镜下切除前、后床突及部分岩骨等,用于显露Willis环及其主要分支,尤其基底动脉、对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大脑中动脉水平段(M1);同时行10侧标准翼点入路暴露上述结构。结果改良FTZ入路较常规翼点入路可更好暴露Willis环及其主要分支。结论改良FTZ入路可用于处理Willis环及其主要分支的多发动脉瘤,并且是较好的选择。
廖旭兴马廉亭李俊秦尚振徐国政龚杰杨铭胡军民张合亮
关键词:WILLIS环显微解剖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受累动脉调节功能受损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脑缺血对受累动脉调节功能的影响,探讨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2h后取受累侧大脑中动脉游离血管段,测量压力和血管活性物质诱发的动脉直径变化,据此计算出膨胀性、肌源性张力及对5-羟色胺和乙酰胆碱的反应性,与对照组对比。结果低压区,缺血动脉肌源性张力增加[40mmHg(1mmHg=0.133kPa)时,19.3%±0.4%与10.0%±0.2%,t=20.568,P=0.000],直径缩小(F=9.572,P=0.009);高压区肌源性张力下降(120mmHg时,12.0%±0.2%与21.8%±0.4%,t=-23.575,P=0.000),动脉易膨胀,直径增大;生理压力区,肌源性反应变化不明显(80mmHg时,18.7%±0.4%与18.3%±0.3%,t=0.635,P=0.537)。缺血后动脉对5-羟色胺和乙酰胆碱反应性下降。结论脑缺血可引起受累动脉调节功能下降,动脉再通后易出现缺血区的过度灌注,造成缺血再灌注损伤。
张合亮马廉亭刘美利姚国杰徐军邵伟杜洪鹏席永强廖旭兴
关键词:脑缺血大脑中动脉再灌注损伤血清素乙酰胆碱
基质金属蛋白酶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颅内囊性动脉瘤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颅内囊性动脉瘤(ISA)占颅内动脉瘤的绝大多数,但其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单发及多发囊性动脉瘤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9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ISA瘤壁超微结构变化,探讨它们的相互关系以及在ISA的表达及意义。
廖旭兴马廉亭秦尚振徐国政龚杰杨铭李俊潘力张新元李德忠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颅内囊性动脉瘤基质金属蛋白酶免疫组织化学法超微结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
MMP-2,MMP-9及VEGF在颅内囊性动脉瘤的表达及意义
2009年
目的初步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MMP-2,MMP-9)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颅内囊性动脉瘤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正常脑血管和颅内囊性动脉瘤中MMP-2,MMP-9及VEGF的表达情况;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正常脑血管及颅内囊性动脉瘤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观察组MMP-2,MMP-9及VEGF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免疫阳性产物主要分布于动脉瘤壁的中膜层,同时,观察组的内皮细胞变性脱落,胞浆内出现肿胀的线粒体和大小不等的空泡,瘤壁可见形态异常的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多的胶原纤维排列紊乱。结论MMP-2,MMP-9及VEGF过度表达可能与血管退行性变、颅内囊性动脉瘤瘤体的形成、扩大、破裂有关。在颅内多发囊性动脉瘤更具重要意义。
廖旭兴马廉亭李俊秦尚振徐国政龚杰杨铭潘力陈刚胡军民张合亮李德忠
关键词:颅内囊性动脉瘤基质金属蛋白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成人急性颅内静脉窦血栓伴颅内血肿的治疗分析(附9例报告)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颅内静脉窦血栓(CVST)合并颅内血肿的治疗方案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CVST合并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出血部位与静脉窦血栓部位之间关系,相应的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本组患者中颞叶及颞枕叶出血者4例,主要血栓部位为横窦、乙状窦;额叶出血及额叶出血为主伴顶叶少许出血3例,血栓部位为上矢状窦前2/3;双顶叶出血1例,血栓部位为上矢状窦后1/2;丘脑出血合并顶叶出血1例,血栓部位为直窦、窦汇及上矢状窦后1/2。本组患者均使用抗凝治疗,其中4例患者单纯抗凝治疗;1例患者抗凝联合介入治疗;1例患者抗凝联合去骨瓣减压及清除血肿术;3例患者抗凝联合溶栓治疗后出现出血增多行去骨瓣减压及清除血肿术,其中2例患者术后水肿加重再次扩大减压窗。本组患者中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4分者6例,2分(植物生存)1例,死亡2例。结论根据出血部位可大致预测静脉窦血栓部位。抗凝治疗对CVST合并颅内血肿患者有效;充分的大骨瓣减压可使病情持续进展患者获益。
董安石钟伟健廖旭兴罗杰周思捷梁铭钦刘鑫鑫邓其峻王辉
关键词:静脉窦血栓颅内血肿血管内治疗去骨瓣减压术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