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军
- 作品数:31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 梁、陈二史《文学传》之转捩及其意义
- 2012年
- 正史《文苑传》这一体例创始于范晔《后汉书》,《梁书》、《陈书》中均设有《文学传》,其中《梁书.文学传》纳入传主二十四位,《陈书.文学传》纳入传主十四位。较之前史而言,梁陈二史对梁、陈文人的记载更广泛、更集中,例如《文学传》中史传人物数量明显增多,史传人物的选择标准发生了变化,史传人物文集的辑录情况等等。史臣着重记述传主的文学活动,注重时人品誉,并最终确立了前序后论的史学体例。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梁陈二史不仅存留了丰富的文学史料,而且,其所具有的文学史意义不言而喻。
- 张亚军
- 宋文帝论被引量:1
- 2003年
- 宋文帝作为南朝时期在位时间较长的君主,他在文义方面的提倡对于南朝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作为一代守成之主、文治之君,宋文帝无疑是成功的,但其过于宽恕乃至宽纵的性格特征也是他北伐失利以及身遭屠弑的主要原因之一。
- 张亚军
- 关键词:宋文帝宽恕北伐
- 论南朝“四史”史臣的文学观被引量:1
- 2005年
- 南朝是中国文学与史学共同发展的时期。南朝“四史”即《宋书》、《南齐书》、《梁书》和《陈书》对当时的文学有很多反映,史臣也有一些具体而详细的评价,这主要表现在文德观、丽辞和新变等几方面。史臣对文学的起源俱有阐述,或强调文学的感应,或强调文章的道德意义和社会作用,俱出于对儒家道德的维护。“四史”史臣还以“丽”为中心的词语来评价史传人物的文学风格,说明他们已经注意到南朝文学重辞藻、重对偶、重音律的审美追求。史臣注重描述文学的发展变化,或选取具体作品来增进说明,或直接表达对文学新变的看法;既有对当时文学主流风格的反映,又有不谐之音的记载,体现出史臣的博瞻远识。
- 张亚军
- 关键词:南朝丽辞
- 汉魏六朝七夕诗“秋”、“月”意象脞论被引量:2
- 2015年
- 汉魏六朝七夕诗在表现节候特征时,主要以"秋"、"月"意象的使用为主。诗人们以清泠的秋色来衬托牛郎织女相思相会之景,以素月、朗月等来抒发二者哀婉细腻的相恋之情,从而构造出一种浓重的悲情氤氲,体现了汉魏六朝七夕诗抒情特质中"以悲为美"的艺术特征。
- 张亚军
- 关键词:七夕诗意象
- 试论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改革——以文学史与作品选的关系为中心被引量:4
- 2015年
-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体系中,文学史与作品选相辅相成。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应当在加强阅读训练和注重评点品鉴方面多下功夫。教师可以用强调、指引、剖析、共论等良好的教学手段实施教学,强化学生对经典作品的阅读和积累,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文学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
- 张亚军
- 关键词:古代文学
- 论南朝士族武风趋于文治的形象转变被引量:3
- 2005年
- 在南朝正史的记载中,有一种十分明显的现象,即南朝士族中,尤其是武将出身的士族在崇尚文学的时风感染下,逐渐向文士家族转变,如到氏、张氏、沈氏、柳氏等,同时南朝帝王本身的形象转变也是一个实证。帝王与宗室对文学的提倡促成了文学兴盛,但也造成时人鄙视武风、不堪武职的习气。
- 张亚军
- 关键词:文治南朝
- 汉魏六朝七夕诗“织女”形象及情感意蕴脞论被引量:2
- 2010年
- 牛郎织女故事,在汉魏六朝诗歌中有独特的题材表现,即七夕诗。在此类诗歌中,诗人多以塑造织女形象为主,进而咏叹牛郎织女的爱情。织女是真善美的结合体,具有温柔、勤劳、智慧的形象特征,其纯洁真挚的情感、守望爱情的忍耐与坚贞深深地感动着后人。七夕诗的产生与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言诗、怨妇诗以及七夕节俗的盛行紧密相关。
- 张亚军王敏
- 关键词:织女柔顺坚贞
- 南朝四史史论之抒情与理性特征脞论
- 2010年
- 南朝四史的史论具有不同以往的许多特点,并因作者阐发的内容与方式的不同而呈现出鲜明的个性色彩,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四史史论针对历史现象进行了切实、具体的探讨,从理性分析到总结概括历史教训,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史学的明鉴意义,给后世为政者以深刻的启迪。
- 张亚军
- 关键词:抒情
- 《宋书·谢晦传》小议被引量:1
- 2004年
- 《宋书·谢晦传》在史书中的结构安排与众不同。史臣不仅设之为专传,而且还选录了五篇文章,紧紧围绕元嘉三年的政治事变,表现了一个共同的主题,旨在阐明谢晦等人确无谋反之心。史臣如此安排,其目的在于寓论断于叙事当中。在政权更迭的过程中,傅亮、谢晦等人成为宋文帝及其近臣夺取权力、迎合名教、巩固统治的口实和牺牲品。
- 张亚军
- 关键词:《宋书》
- 论南朝四史史论之骈俪色彩
- 2010年
- 南朝四史即《宋书》《南齐书》《梁书》与《陈书》的史论具有趋同的特征,如骈俪色彩,这是南朝文学兴盛直接冲击与影响的结果。对于南朝史传所呈现的骈俪色彩唐初史臣一直持以贬义。但这不失为南朝史论显著的时代特征,四史史论中的骈俪成分以其美文的魅力恰切地表达了作者的政治见解与思想感情。
- 张亚军
- 关键词:史论骈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