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强
- 作品数:10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省舟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舟山市科技局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胆总管下端嵌顿结石术中处理被引量:2
- 2004年
- 郑国庆梁金荣张国强何晓军
- 关键词:术中处理纤维胆道镜取石
- 区域动脉药物灌注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评价区域动脉药物灌注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将46例急性胰腺炎病人分为区域动脉灌注组(A组)和常规静脉给药组(B组),观察血尿淀粉酶、白细胞、症状、体征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结果]A组经治疗护理2d~3d后腹部体征明显改善,出现相关并发症少,明显优于B组。[结论]加强病情、药物反应的观察和到位的护理措施是保证区域动脉药物灌注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的关键。
- 袁惠萍金晓红张国强沈朝敏张玉惠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区域动脉灌注
- 带蒂脾段腹膜后固定术联合改良Sugiura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
- 2012年
- 目的探讨带蒂脾段腹膜后固定术联合改良Sugiura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可行性。方法对18例门静脉高压症行带蒂脾段腹膜后固定术联合改良Sugiura术患者临床资料及手术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止血效果确切,无术后带蒂脾段坏死,术后所有患者食管下段静脉曲张消失或者明显好转,无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吻合口狭窄发生1例。结论带蒂脾段腹膜后固定术联合改良Sugiura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是一种合理可取的治疗方法,其疗效满意,操作并不复杂。
- 张玉惠张国强沈朝敏
- 关键词:固定术改良SUGIURA术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黄疸原因分析及处理(附10例报告)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黄疸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856例LC术后10例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术后黄疸的发生率为0.53%(10/1856),发病原因为胆总管结石残留(6/10,60%)、胆漏(2/10,20%)、胆管损伤(1/10,10%)、毛细胆管炎(1/10,10%),分别采用内镜下手术和保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结论LC术后黄疸原因复杂,以胆总管结石残留和胆漏为其主要原因,在诊治过程中应做到精于术前、慎于术中,以减少术后黄疸的发生率。
- 沈朝敏梁金荣张国强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黄疸
- 海上作业人员脾外伤特点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海上作业人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远离陆地,从事的工作经常在高处且与机械相关,遭遇外伤后不能及时到达医院救治,往往在发生事故后,需要较长时间的自救。现就本院自2001年9月至2006年11月救治的海上作业人员脾外伤特点进行分析。
- 吴学民费代良梁金荣张国强
- 关键词:海上作业人员外伤后救治
- 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评价肝硬化患者心功能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应用组织速度成像技术(TVI)测量二、三尖瓣环舒、缩速度,评价肝硬化患者左、右心室功能。方法对33例肝硬化患者(分A、B、C三组)及正常人20例进行TVI检查,分析二尖瓣环四个位点、三尖瓣三叶瓣环处的TVI平均指标:收缩期峰值速度(Sa),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a),并计算Ea/Aa比值。结果肝硬化B、C组的左、右心室Ea、Aa、Ea/Aa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C组右心室Ea,Ea/Aa值与对照组差异较左心室大(P<0.01,P<0.001)。结论肝硬化患者左、右心室舒张功能减低,肝功能受损程度与右心室舒张功能损害呈正性相关。
- 彭敏霞郑笑娟史晓龙李世波张国强
- 关键词: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肝硬化心功能肝功能
- 区域动脉灌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分析
- 2006年
- 沈朝敏张国强梁金荣
- 关键词:区域动脉灌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腹部外科急腹症SAP
- 大隐静脉术后并发急性致死性肺动脉栓塞二例被引量:3
- 2009年
- 例1女,59岁,因左下肢大隐静脉曲张10年于2001年12月27日入院。术前胸片、心电图无异常,肝肾功能、血电解质、凝血酶原时间、血液流变学正常。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双下肢深静脉未见血栓。硬膜外麻醉下行左下肢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术后第5天下床活动,第9天感胸闷、气促。肺部CT检查提示:肺动脉栓塞可能。
- 郑国庆梁金荣张国强何晓军张玉柱
- 关键词: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并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急性
- 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比较分析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探讨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10年3月住院治疗的8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开腹胆囊切除治疗42例(开腹手术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44例(腹腔镜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手术疗效、手术情况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镇痛药使用率分别为(57.2±18.3)min、(21.9±18.6)ml、(4.7±3.5)d、(3.5±1.4)d、(3.2±1.6)d、25.0%(11/44),均低于开腹手术组的(123.5±25.7)min、(119.4±43.6)ml、(13.4±5.3)d、(8.3±2.7)d、(8.4±2.5)d、81.0%(34/42),手术费用(4945.3±1151.4)元,高于开腹手术组的(1597.4±734.9)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5d最高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均未出现中转开腹,1例患者术后出现短暂的少量胆瘘,4d后自愈。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较开腹手术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且术后肠道功能恢复较早,并发症较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沈朝敏张国强
-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炎
- 肝内胆管结石肝部分切除术的断面处理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总结肝部分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肝断面处理经验。方法:根据术中探查情况,结合B超、CT及术中胆道镜检查结果,确定肝部分切除范围。肝断面采取缝闭、开放、生物蛋白胶或ZT胶加明胶海绵覆盖。近端肝内胆管梗阻不能解除行肝断面胆管与空肠内引流术。结果:肝断面缝闭40例,肝断面生物蛋白胶或ZT胶加明胶海绵覆盖51例(其中肝断面胆管与空肠内引流术4例),肝断面开放38例。术后发生胆漏20例,膈下感染6例,切口感染11例,死亡3例。结论:肝部分切除首选规则性肝切除,同时解除肝内胆管二重梗阻。肝断面肝组织缺血坏死、感染可引起胆瘘,纤维胆道镜应用可减少肝内结石残留,术中关闭或覆盖肝断面可减少胆瘘、出血、膈下积液等并发症的发生,肝断面胆管与血管应单独处理。胆瘘试验是预防术后胆瘘的有效方法。
- 郑国庆梁金荣张国强何晓军沈朝敏
- 关键词:肝内胆管结石肝部分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