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丽
- 作品数:8 被引量:4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 心外伤存活时间及其机理的研究
- 本文对137例心脏外伤后的存活及行为能力进行研究,重点讨论了其存活时间,行为能力及其机制。结果发现,心脏损伤后其存活时间长短、行为能力大小是有规律可循的。可以肯定地说:心脏外伤后并非绝对立刻死亡,多数都有一定的存活时间和...
- 汪守义张文丽
- 关键词:心脏外伤存活时间
- 文献传递
- 刮取涂片PCR检测TB方法及应用的探讨被引量:1
- 1994年
- 刮取涂片PCR检测TB方法及应用的探讨张素娟,董敬朋,张文丽,陆药丹,赵彤(广州第一军医大学病理学教研室,广州510515)本室结合临床情况,并参照sukpanic-hmant等人关于从存档切片上刮取组织进行IgH链基因重排的PCR扩增,将未查到癌细...
- 张素娟董敬朋张文丽陆药丹赵彤
- 关键词:涂片检查基因重排巴氏染色石蜡切片
- SARS继发曲菌感染死亡1例临床病理学观察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的死因和病变特征。方法 常规HE染色 ,组织化学Macchiavello法、MSB、网状纤维、PAS染色法进行观察。结果 SARS增生修复期改变 ;继发性肺曲菌病伴双肺广泛化脓性炎 ,严重的肺组织破坏 ,肺水肿 ,肺出血 ,气管、支气管、小支气管血液吸入 ;霉菌性败血症伴全身器官播散性、多发性曲菌性脓肿、局部组织坏死及出血伴纤维素性坏死性血管炎、血栓及霉菌菌栓形成 ;免疫器官抑制 :脾红髓及白髓等淋巴组织严重减少 ,淋巴组织灶状坏死 ;纤维组织增生 ;淋巴结淋巴滤泡减少 ,生发中心消失 ,间质纤维化 ;骨髓粒细胞系、巨核细胞系减少 ,红细胞系灶状增生。结论 患者死于免疫功能抑制继发感染性多器官衰竭。提示对SARS的皮质激素治疗要适时视情慎用。
- 王慧君丁彦青徐军杨磊张文丽李欣耿舰申洪蔡俊杰李学锋康伟吴正蓉赵菲钟南山
- 关键词:SARS曲菌感染病理学观察皮质激素
- 原位杂交检测尸检组织中SARS-CoV RNA被引量:11
- 2003年
- 目的从分子水平检测急性重症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的病变组织中SARS病毒(SARS-associated coronavirus, SARS-CoV)的存在和分布情况。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因SARS死亡患者的肺、脾脏、淋巴结、垂体、胰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胃肠道、皮肤、脑、肝、肾、血管、四肢横纹肌组织、骨髓、心脏、卵巢、子宫和睾丸等组织的SARS-CoV RNA的表达和定位。结果尸检组织多部位(包括肺泡上皮细胞、气管及支气管浆液腺上皮细胞、肺内单核/巨噬细胞、脾脏和淋巴结的单核/巨噬细胞、胰腺腺泡细胞、垂体嗜酸性细胞、肾上腺皮质细胞、甲状旁腺嗜酸性细胞、食道鳞状上皮、胃肠道上皮细胞及胃粘膜壁细胞、皮肤汗腺细胞、大脑神经元细胞、肝细胞、肾远曲小管上皮细胞、骨髓早幼粒细胞及小静脉内皮细胞)SARS-CoV RNA阳性。结论SARS-CoV可侵犯全身多种器官;SARS-CoV在机体的分布情况与冠状病毒受体CD13分布相似;皮肤汗腺、消化道上皮及肾远曲小管上皮细胞SARS-CoV RNA阳性对确定SARS传播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 张庆玲丁彦青候金林贺莉黄仲曦王慧君蔡俊杰张进华张文丽耿舰李欣康伟杨磊申洪李祖国韩惠霞陆药丹
- 关键词:原位杂交尸检组织SARS
- SARS冠状病毒N蛋白单克隆抗体在SARS尸检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17
- 2003年
- 目的观察SARS死者的尸检组织中SARS冠状病毒(SARS-CoV)的存在与分布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例尸检标本肺、脾脏、淋巴结、脑、垂体、心、肝、肾、胰腺、气管、食道、胃肠道和骨髓等组织的SARS-CoV N蛋白。结果肺泡上皮、肺、脾、淋巴结内浸润的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脑神经元、肝细胞、肾远曲小管上皮细胞、胰腺腺泡细胞、垂体嗜酸细胞、甲状旁腺嗜酸性细胞、肾上腺皮质细胞、气管及支气管浆液腺上皮细胞、食道粘膜鳞状上皮、胃肠道柱状上皮细胞及胃壁细胞、骨髓早幼粒细胞及小静脉内皮细胞等细胞质内SARS-CoV N蛋白单克隆抗体均为阳性。结论SARS-CoV可侵犯全身多种器官和组织。SARS-CoV N蛋白单克隆抗体在胃肠道、肾远曲小管及汗腺细胞内的阳性表达,对研究SARS-CoV传播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 贺莉丁彦青车小燕张庆玲黄仲曦王慧君申洪李祖国蔡俊杰张进华耿舰李欣张文丽韩慧霞康伟杨磊陆药丹
- 关键词:SARS冠状病毒尸检组织SARS-COV
- 昆布多糖对大肠癌细胞生长转移能力抑制作用的研究(英文)被引量:19
- 2003年
- 目的:研究昆布多糖(Laminarin)对结肠癌细胞生长、黏附和侵袭转移的抑制作用,为新药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同质、异质黏附,细胞分离及侵袭小室等试验技术检测不同含量昆布多糖对4种大肠癌细胞的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低含量药物作用时,基质黏附能力和同质黏附性,以及细胞分离能力均无明显变化。高含量药物作用后,sw480,sw620,HT29,LoVo基质黏附率分别为(0.292±0.21)%,(0.434±0.23)%,(0.428±0.43)%,(0.313±0.28)%,sw480,sw620,HT29,Lo-Vo同质黏附率分别为(10.6±2.3)%,(18.2±2.1)%,(25.5±3.0)%,(11.1±2.8)%,基质和同质黏附性均下降(P<0.05~0.01,t=4.217,7.105,10.571,2.196,8.245,3.452,10.563,5.231);sw480,sw620,HT29,LoVo细胞分离率增强,分别为(47.51±7.2)%,(45.26±8.3)%,(31.78±5.3)%,(45.226±7.5)%,(P<0.05~0.01,t=4.251,19.142,10.043,3.497);sw480,sw620,HT29,LoVo细胞穿过基底膜能力减弱,分别为(7.61±2.6),(20.4±3.1),(5.8±1.3),(15.1±3.6)个(P<0.01,t=11.541,12.534,16.143,23.427)。结论:昆布多糖可使细胞的恶性表型发生变化,使其侵袭转移能力受到抑制,并呈现剂量依赖性。
- 刘玉丁彦青梁莉杨光之张文丽
- 关键词:大肠癌昆布多糖肿瘤生长肿瘤转移药物治疗
- CEA在人原发性肝癌血清及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
- 1997年
- 癌胚抗原(CEA)是一种重要的肿瘤胚胎蛋白,目前已成为多种恶性肿瘤的重要标记物,广泛地应用于原发性肿瘤及转移性肿瘤的诊断和研究中。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CEA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和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CEA在血清和肝癌组织中表达的相互关系,为临床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张文丽赵彤蔡俊杰李小卫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血清癌组织癌胚抗原
- 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中线恶性网织细胞增生症患者切片刮取组织中TCRβ和IgH基因重排
- 1995年
- 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中线恶性网织细胞增生症患者切片刮取组织中TCRβ和IgH基因重排邱红明,董敬朋,张素娟,蔡俊杰,张文丽,张洪海,朱梅刚中线恶性网织细胞增生症(midlinemalignantreticulosis,MMR)是T淋巴细胞肿瘤性异常增生...
- 邱红明董敬朋张素娟蔡俊杰张文丽张洪海朱梅刚
- 关键词:恶性聚合酶链反应IGH基因重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