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丽
- 作品数:5 被引量:70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皮下弹力纤维瘤的高频超声表现
-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软组织弹力纤维瘤,总结其声像图特征并探讨高频超声及CDFI(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诊断弹力纤维瘤方面的价值。
- 江凌王金锐崔立刚张晓丽贾建文
- 关键词:高频超声表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 文献传递
- 超声造影对弥漫性肾病肾血流灌注的评价被引量:25
- 2007年
- 目的探讨实时灰阶超声造影评价弥漫性肾病血流灌注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对照组(健康人24例)和病例组(弥漫性肾病患者25例),对所有受检者造影前1d检测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经静脉团注SonoVue(0.03ml/kg)行肾脏灰阶超声造影,观察并存储注射造影剂后0~3min的动态图像,利用定量分析软件进行离机时间-强度曲线(TIC)分析,分别计算两组肾皮质达峰时间(ATc)、皮质峰值强度变化(△Ac)、皮质TIC斜率(βc)、髓质达峰时间(ATm)、髓质峰值强度变化(△Am)、髓质TIC斜率(βm)、髓质皮质达峰时间之差(△AT)、皮质髓质峰值强度变化值之差(△Ac-m)。对以上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研究上述参数与血BUN和Cr值相关性。结果两组肾脏ATc、ATm、β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IC曲线形态结果一致;病例组△AT较对照组有延长趋势;ATm、△AT与BUN、Cr呈正相关(r=0.68、r=0.66、r=0.71、r=0.69,P均<0.05)。结论超声造影技术可较敏感反映弥漫性肾病肾脏血流灌注变化特点,有望成为评价肾血流灌注的临床实用技术。
- 苗立英秦达王金锐张晓丽赵博
- 关键词:造影剂肾疾病肾循环
- 灰阶超声造影对兔急性肾衰竭肾皮质血流灌注的评价被引量:10
- 2007年
- 目的探讨灰阶超声造影检测兔急性肾小管坏死所致急性肾衰竭肾皮质血流灌注的价值。方法家兔后腿肌注50%甘油(12~15ml/kg),成功建立10只急性肾衰竭动物模型,分别于肾衰竭模型建立前后3d经耳缘静脉团注SonoVue(0.05ml/kg)进行肾灰阶超声造影。观察并存储注射造影剂后0~3min的动态图像,利用定量分析软件进行离机时间-强度曲线(TIC)分析,分别计算肾衰竭前后的达峰时间(AT)、峰值强度变化(A)、TIC曲线的斜率(β)、A×β值、峰值减半时间(T1/2)及廓清指数(WR),并对以上指标进行自身造影前后配对样本的t检验。结果AT、T1/2在肾衰竭后明显延长(P〈0.05),而相应的β、WR值减小(P〈0.05),A、A×β值在肾衰竭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AT、β、T1/2、WR与尿素氮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8、0.30、0.17、0.26(P〉0.05),与肌苷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7、0.16、0.01、0.16(P〉0.05),二者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结论新型超声造影剂和造影专用成像技术可较敏感地反映急性肾小管坏死所致急性肾衰竭后肾皮质血流灌注的特点,有望成为评价肾灌注的临床实用技术。
- 江凌王金锐蒋洁崔立刚秦达张晓丽刘汀侯毅
- 关键词:超声检查造影剂肾功能衰竭
- 超声造影评价肾皮质血流灌注被引量:37
- 2006年
- 目的探讨新一代超声造影剂及造影专用成像技术用于评价肾皮质血流灌注状态的可行性。方法通过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NA)建立家兔肾皮质血流减少的模型,并行颈动脉插管监测血压。经颈静脉团注SonoVue(0.05ml/kg体质量)进行肾灌注超声造影,观察并采集注射造影剂后0~1min的动态图像,然后通过时间一强度曲线软件分别计算NA注射前和注射后的达峰时间(AT)、峰值强度变化(A)、时间一强度曲线的斜率(B)以及A·β值,并对以上指标进行配对样本的秩和检验。结果实时观察发现注射NA前,肾皮质表现为快速明显强化,增强顺序为肾动脉一皮质一锥体。注射NA后,AT较注射前明显延长[(2.26±1.29)s对(6.16±3.10)s,P〈0.013,A较注射前显著减小[(19.27±3.30)dB对(12.37±4.25)dB,P〈0.013,8较注射前明显下降(11.24±6.39对2.66±1.64,P〈0.01),A·β值较注射前显著降低(220.51±140.33对36.96±27.96,P〈0.01)。结论新型超声造影剂和造影专用成像技术借助时间一强度曲线可灵敏地反映肾皮质微小血管的血流变化,可用于评价肾皮质的血流灌注状态。
- 蒋洁王金锐江凌张晓丽秦达刘汀崔立刚葛辉玉
- 关键词:超声检查造影剂肾皮质血流动力学现象
- 灰阶超声造影评价胃浸润性病变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探讨灰阶超声造影成像技术评价胃浸润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对18例二维超声明确诊断胃壁增厚患者,经静脉团注SonoVue进行胃壁灰阶超声造影。观察并存储注射造影剂后0-3分钟的动态图像,利用定量分析软件进行离机时间-强度曲线(TIC)分析。分别计算达峰时间(AT)、峰值强度变化(A)、TIC曲线的斜率(β)。结果病变位于黏膜下层者,胃壁黏膜下层增强达峰时间较肌层明显提前,斜率变大;全层胃壁病变表现为病变区快速增强,时间在10-16秒,廓清亦较迅速;病变侵及浆膜及浆膜层以外时,浆膜面不光滑、边缘不规则,增强的血管向外延伸;胃壁间囊肿,囊壁与胃壁同步增强,同步廓清,囊腔内无增强征象。结论灰阶超声造影成像技术结合TIC曲线分析,可反映胃壁增厚性病变及肿物的实时血流灌注情况,重点在于能区别病变侵犯层次,对鉴别炎症性病变及肿瘤的分期有一定帮助。
- 苗立英王金锐张亿倬舒骏张晓丽
- 关键词:超声造影血流灌注时间-强度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