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琦

作品数:15 被引量:13H指数:1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水利工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7篇水库
  • 6篇库容
  • 4篇调度
  • 4篇水库群
  • 4篇防洪
  • 3篇调度决策
  • 2篇电站
  • 2篇调度模型
  • 2篇动态规划
  • 2篇动态规划法
  • 2篇多目标模型
  • 2篇蓄水
  • 2篇蓄水期
  • 2篇优化调度
  • 2篇优化调度模型
  • 2篇置换矩阵
  • 2篇日发电计划
  • 2篇日负荷
  • 2篇双层优化
  • 2篇双层优化模型

机构

  • 15篇武汉大学

作者

  • 15篇张晓琦
  • 11篇刘攀
  • 2篇杨智凯
  • 2篇李赫
  • 1篇张亚楠
  • 1篇王均星
  • 1篇王珏
  • 1篇张康
  • 1篇谢康

传媒

  • 1篇经济与管理

年份

  • 5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05
  • 1篇200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梯级水库群的库容置换计算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梯级水库群的库容置换计算方法,该方法能够量化梯级上下库之间的库容置换关系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梯级水库群大系统划分为次级系统;步骤2,建立上、下水库群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步骤3,将多目标归一化...
张晓琦刘攀冯茂源
水库群防洪库容时空分配设计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库群防洪库容时空分配设计方法,该方法能够在空间和时间上优化设计水库群库容分配方案,同时能兼顾各个子系统所承担调度任务的差异性,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水库群系统库容时空分配的优化模型,优化模...
张晓琦刘攀明波
文献传递
基于集合预报的水库实时蓄水调度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集合预报的水库实时蓄水调度方法,能够提高对各类径流资料的利用效率,优化调度结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当前调度期从面临时段到蓄水期末的总时长,确定集合预报的预见期长度,将整个调度期划分为...
李赫刘攀明波冯茂源张晓琦谢艾利
基于双层优化模型的水光互补电站日发电计划编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双层优化模型的水光互补电站日发电计划编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预测光电次日出力过程,基于光电出力不确定性模型生成多种光电出力情景并计算对应的概率;步骤二:预测水库次日入库径流过程,根据中长期调...
明波刘攀杨智凯张晓琦
文献传递
水库群汛期运行水位联合设计、运行及风险控制
水库调度是实现洪水资源安全高效利用的关键技术手段。在新时期下,流域内协同防洪的水库数量不断增加,洪水资源管理需求越来越复杂,迫切需要系统性地开展复杂水库群联合防洪调度研究,从而弥补传统单库调度理论方法的不足。因此,本论文...
张晓琦
关键词:水库群系统条件风险价值防洪风险
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防范和监管研究
在金融混业趋势和中国入世的大背景之下,国内对于实行金融混业经营的呼声亦日益高涨。对于实行金融混业的具体模式和途径,国内学者大多认为成立金融控股公司是提高我国金融机构竞争力、向金融混业体制过渡的良好形式。尤其是2002年1...
张晓琦
关键词:金融控股公司内部控制公司治理金融监管
文献传递
基于集合预报的水库实时蓄水调度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集合预报的水库实时蓄水调度方法,能够提高对各类径流资料的利用效率,优化调度结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当前调度期从面临时段到蓄水期末的总时长,确定集合预报的预见期长度,将整个调度期划分为...
李赫刘攀明波冯茂源张晓琦谢艾利
文献传递
基于双层优化模型的水光互补电站日发电计划编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双层优化模型的水光互补电站日发电计划编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预测光电次日出力过程,基于光电出力不确定性模型生成多种光电出力情景并计算对应的概率;步骤二:预测水库次日入库径流过程,根据中长期调...
明波刘攀杨智凯张晓琦
文献传递
一种水文机器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文机器人,包括水文监测模块,包括用于对水文数据进行监测与融合,生成融合数据的模块;水文水利计算模块,包括用于接收所述水文监测模块发送的融合数据,根据水文模型和水文算法对监测结果进行计算,进行实时水文...
韩东阳刘攀张晓琦谢康
文献传递
一种湿式仿生植幕除尘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湿式仿生植幕除尘装置,包括仿生植幕除尘,滴灌滴水管,回收装置,净化收集装置及水循环系统;所述仿生植幕除尘网上分布有绒毛;所述滴灌滴水管设置在仿生植幕除尘网的上缘;所述回收装置设置在仿生植幕除尘网的下方;...
王均星张亚楠王珏张康张晓琦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