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静静

作品数:9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3篇杜波依斯
  • 2篇归来
  • 2篇黑人
  • 1篇洞穴喻
  • 1篇异化
  • 1篇殖民
  • 1篇色性
  • 1篇赏析
  • 1篇审美
  • 1篇斯派克·李
  • 1篇种族
  • 1篇种族主义
  • 1篇自豪
  • 1篇自豪感
  • 1篇文化
  • 1篇文化思想
  • 1篇灵歌
  • 1篇灵魂
  • 1篇母性
  • 1篇教育

机构

  • 8篇浙江大学
  • 1篇杭州电子科技...

作者

  • 8篇张静静
  • 3篇谭惠娟

传媒

  • 2篇佳木斯教育学...
  • 2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当代电影
  • 1篇求索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北京第二外国...

年份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马尔科姆·X》:双重意识“困囿”下的张力
2015年
非裔美国人天赋着一种双重意识,这特殊的身份意识不可避免地投射到艺术创作上,呈现出艺术与政治间的矛盾与张力。作为典型的黑人艺术,由斯派克·李执导的《马尔科姆·X》表明,双重意识一方面是羁绊,但亦可以是一种独特的视角与能力。本文将结合非裔美国文化与历史,分析《马尔科姆·X》突破黑白二元对立的桎梏,既符合好莱坞电影的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同时也呈现出非裔美国人抗争的历史与现实,表达出对英雄的敬意和对自由平等的诉求。
张静静
关键词:斯派克·李
《黑烟之歌》赏析被引量:1
2012年
《黑烟之歌》(The Song of the Smoke)是美国著名黑人学者威廉.爱得华.伯格哈特.杜波依斯(William Edward Burghardt Du Bois)所作的诗歌。本文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通过对诗歌形式、内容及其"黑烟"意象的赏析,揭示出诗歌要表达的黑人自豪感及其对惨痛历史的铭记,对苦难现实的抗争和对"白人至上"观念的挑战。
张静静
关键词:自豪感抗争
杜波依斯的黑人女性观被引量:1
2014年
对黑人女性的关注渗透在美国黑人学者杜波依斯的生活与创作中,这几乎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刻度,将其与同时代的诸多美国黑人学者区分开来。作为一个意义丰富的索引,黑人女性在其生活与创作中的位置也折射出杜波依斯整体的政治文化思想与审美维度。通过提炼杜波依斯的经历与作品,分析其创作与现实的微妙脱位,展示其黑人女性观的萌蘖与发展、内涵与内在矛盾,为更全面深入地理解杜波依斯的整体思想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张静静谭惠娟
关键词:母性黑人文化
《约翰的归来》中人物的异化
2012年
本文通过分析美国著名黑人学者杜波依斯的短篇小说《约翰的归来》,指出无论是黑人还是白人都在种族歧视阴影下发生异化,从而展示美国种族主义的危害。
张静静
关键词:种族主义异化
呼应与对话:埃利森与巴赫金之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美国非裔作家拉尔夫·埃利森和俄罗斯文学批评家米哈伊尔·巴赫金都是被边缘化的思想家,他们的边缘身份成就了他们各自的文学批评思想。有着正规音乐教育背景的埃利森,成功地将美国黑人音乐中的呼应模式运用于文学创作中,赋予了黑人音乐更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巴赫金则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学创作中,看到了将音乐理论运用于文学创作的巨大潜能,并确定了一种风靡于整个人文科学领域的对话主义。边缘化可能成为理论的温床;音乐可以成为文学和文化理论的催生剂;埃利森文学叙事中的呼应模式与巴赫金文学批评中的对话理论或内在对话过程既有相通之处,也有相异的一面,它们是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人类思想交流方式和生存模式,具有重要的文学意义。对两者进行比较,可以深化埃利森的文学思想研究,凸显埃利森对美国文化研究的开拓性贡献。
谭惠娟张静静
关键词:埃利森巴赫金呼应文化思想
杜波依斯对白色性的阐释与批判被引量:2
2014年
在《黑人的灵魂》中,美国黑人学者杜波依斯开创性地对美国黑人的尴尬身份做出了犀利明确的诠释,他们从出生便带着"帷幕"(Veil),天赋着"双重意识"(Double Consciousness)来认识自我,观察世界。透过帷幕,杜波依斯也一直用犀利的笔锋阐释并批判着白人的灵魂,解读出白色皮囊背后的殖民欲望,经济渴求与阶级利益。作为白色性研究(Whiteness Study)领域的早期代表性学者,杜波依斯对白色性的阐释与批判至今依然影响着人们对种族问题的思考。
张静静
关键词:畸形殖民阶级
“洞穴喻”观照下的《约翰的归来》
2013年
柏拉图在《理想国》提出的"洞穴喻"以其深意和张力给了世人无限启迪。作为长期研究哲学与历史的学者,W.E.B杜波依斯对柏拉图的思想有独到和深刻的理解。其著作《黑人的灵魂》多处影射柏拉图的"洞穴喻"。其中的短篇小说《约翰的归来》则是在奴隶制阴影的语境下对"洞穴喻"的一次鲜活改写。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洞穴喻为观照,杜波依斯小说中所蕴含的哲学审美意义和教育思想则有更深刻通透的展现。
张静静谭惠娟
关键词:洞穴喻教育审美
论《黑人的灵魂》中的灵歌与种族记忆被引量:1
2015年
《黑人的灵魂》是非裔美国学者杜波依斯的扛鼎之作,它以深刻的思想和精练的语言确立了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对黑人灵歌的独特运用是该书的一大亮点,也是其灵魂所在。为进一步探析杜波依斯的文学贡献以及美国黑人文化与文学传统,本文将对黑人灵歌的隐喻意义及其所折射出的黑人种族创伤进行阐释。黑人灵歌不仅有着独特的艺术与审美价值,作为集体记忆的载体,它亦有着重要的种族意义。杜波依斯将音乐与文字结合,也呈现出非裔美国文学口头文学的传统,这无论对于文化传统的传承还是非裔美国文学的发展都有启迪意义。
张静静
关键词:灵歌杜波依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