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魁正

作品数:26 被引量:68H指数:4
供职机构:粤北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血液
  • 7篇血液透析
  • 5篇透析患者
  • 4篇蛋白
  • 4篇静脉
  • 3篇血液滤过
  • 3篇血液透析患者
  • 3篇衰竭
  • 3篇综合征
  • 3篇维持性
  • 3篇维持性血液
  • 3篇维持性血液透...
  • 3篇连续性
  • 3篇静脉血
  • 3篇静脉血液
  • 3篇静脉血液滤过
  • 3篇功能衰竭
  • 3篇腹膜
  • 3篇腹膜透析
  • 2篇多器官功能

机构

  • 20篇粤北人民医院
  • 5篇汕头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韶关学院

作者

  • 25篇张魁正
  • 12篇黄洁平
  • 7篇邓行江
  • 6篇何建发
  • 5篇何敏
  • 4篇李荣藻
  • 4篇何敏
  • 3篇卞益民
  • 3篇伍军
  • 2篇李莉
  • 2篇许红雁
  • 2篇范舒舒
  • 2篇贝抗胜
  • 1篇刘文清
  • 1篇李洁珍
  • 1篇胡彩华
  • 1篇曾宜坤
  • 1篇陈培兰
  • 1篇刘素云
  • 1篇王丽萍

传媒

  • 3篇当代医学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中华显微外科...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血液净化
  • 2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首都医药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广东药学院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7
  • 1篇1995
  • 2篇1994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肾移植受者环孢素血药浓度监测频度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研究肾移植术后患者环抱素(CsA)血药浓度监测频度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4例肾移植术后患者296次CsA血药浓度监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2组:规律组15例201次规律性监测;非规律组9例95次因各种原因不能定期监测。比较2组CsA血药浓度统计学变异系数(CV)的差异及排斥反应组与非排斥反应组CsA血药浓度CV的差异。结果:规律组CsA血药浓度CV小于非规律组(P<0.05);非排斥组CsA血药浓度CV小于排斥组(P<0.05)。结论:规律性CsA血药浓度比非规律性监测平稳;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与CsA血药浓度的CV呈正相关。
刘伟斯卞益民张魁正
关键词:肾移植环孢素血药浓度
不同联合降压治疗方案对MHD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左心室肥厚的影响
2014年
目的比较不同联合降压方案对MHD患者血压控制及左心室肥厚改善情况的影响方法 30例MHD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CCB(左旋氨氯地平)+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组;CCB(左旋氨氯地平)+ACEI(贝那普利)组;CCB(左旋氨氯地平)+ARB(缬沙坦)组,每组纳入10例研究对象。随访观察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半年后三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年后血压有进一步下降趋势,但较治疗半年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三组患者在血压控制水平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1年后三组患者的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均有下降,但CCB+βR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CB+ACEI与CCB+ACEI组下降后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降压方案均能有效控制MHD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但使用CCB联合ACEI和ARB能更好的改善左心室结构重塑和功能,应该作为临床上首选的降压联合方案。
邬章林张魁正陈改义杨志红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左心室肥厚
9600例次血液透析治疗的体会
1994年
张魁正李荣藻王丽娟
关键词:血液透析慢性肾衰急性肾衰透析用水溶血尿毒综合征大面积烧伤
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对泌尿道感染诊断作用的荟萃分析
2022年
目的通过荟萃分析探讨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对泌尿道感染的诊断作用。方法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搜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11月。2位研究者独立评判了这些研究,并提取了数据。采用STATA 12.0软件行meta分析,包括评价特异度、灵敏度、似然比和诊断比值比,进行敏感性分析及异质性测试,绘制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及Fagan图。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包括2362例儿童青少年。纳入研究间异质性较高,不存在阈值效应及发表偏倚。应用双变量随机效应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尿NGAL对泌尿道感染诊断的合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2(95%CI:0.74~0.88)和0.82(95%CI:0.73~0.89),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诊断比值比分别为4.58(95%CI:2.81~7.46)、0.22(95%CI:0.14~0.34)、20.66(95%CI:8.64~49.38)。SROC下面积为0.89(95%CI:0.86~0.91)。Fagan图显示应用尿NGAL检测泌尿道感染,可使假定验前概率为20%,增加阳性后概率到53%,并降低阴性后概率到5%。meta回归分析发现异质性来源于其他协变量因素。结论尿NGAL对泌尿道感染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潜力及效能。尿NGAL测定可用于泌尿道感染的诊断,但应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及结合临床指标作出综合分析。
李儒刚黄洁平张魁正何敏唐君平曾晓琳吴慧兰陈志强梁泽智秦小燕黄玲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泌尿道感染
环孢素A微乳剂在肾移植受者体内稳态全血谷浓度的个体差异
2003年
目的:研究环孢素A(CsA)微乳剂新赛斯平(Neo cyspin)在肾移植术后患者体内稳态全血谷浓度的个体差异。方法:①对25名肾移植术后患者在服用CsA三个月之后,换用Neo cyspin三个月,期间监测患者全血谷浓度,考察两种剂型CsA全血谷浓度RSD的个体差异,并考察高脂肪饮食患者与低脂肪饮食患者全血谷浓度RSD的个体间差异;②对25名肾移植术后患者分别采用餐前、餐后服用Neo cyspin各3个月,期间监测患者全血谷浓度,考察患者全血谷浓度RSD的个体内差异。结果:Neo cyspin组血药浓度RSD小于CsA组(P<0.05)。餐前、餐后服用Neo cyspin和高、低脂肪饮食之间全血谷浓度RSD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Neo cyspin在肾移植受者体内稳态全血谷浓度无显著性差异。
刘伟斯卞益民张魁正
关键词:肾移植受者
粤北地区腹膜透析患者骨矿代谢指标季节性变化特征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骨矿代谢指标的季节性变化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粤北人民医院腹膜透析中心75例CAPD随访患者2010年10~11月、2011年1~2月、2011年4~5月、2011年7~8月4个时间点血清钙、磷、iPTH的变化趋势。结果本组患者平均年龄(53.2±16.5)岁,男/女为45/30,年轻(<64)/年长(≥65)为52/23,糖尿病/非糖尿病为32/43;血清钙夏季高(2.47±0.19mmol/L)、冬季低(2.17±0.26mmol/L),这种季节性变化在男性、年轻、非糖尿病患者更加明显;血清磷、iPTH冬季高(1.90±0.56mmol/L、399.4±384.3pmol/L)、夏季低(1.66±0.50mmol/L、261.6±325.1pmol/L),男性与女性相同,年长患者、糖尿病患者无季节性变化。结论 CAPD患者血清钙、磷、iPTH呈现季节性变化,除气温以外,广东地方特色饮食文化可能是导致这些参数变化的原因。
伍军舒岚邓行江张魁正何建发何敏黄洁平
关键词:CAPD钙磷代谢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IV型胶原和层粘连蛋白的变化和临床价值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血清IV型胶原(C-IV)和层粘连蛋白(LN)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变化和临床价值。方法7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男42例,女28例)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A组)31例,微量白蛋白尿组(B组)24例和大量白蛋白尿组(C组)15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其血清C-IV和LN含量。对照组为健康体格检查者25例。结果微量及大量白蛋白尿组患者血清C-IV、LN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糖尿病肾病各组间血清C-IV、LN水平差异有显著性,随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增加,血清C-IV、LN水平递增,血清C-IV、LN与尿素氮(BUN)、肌酐(Cr)、UAER呈正相关。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IV、LN、UAER可能可作为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指标,并可用于判断预后。
陈岗梅张魁正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层粘连蛋白
药物制备异体动脉移植的超微结构研究被引量:5
1997年
目的:了解药物制备异体动脉移植前、后管壁组织构筑的演变及其与宿主的关系。方法:采用健康人尸动脉乙醚酒精法制备后10、30、60、120天和手术移植后2月~2年的标本,分别行超微结构以观察。结果:(1)制备后管壁内皮细胞脱落,平滑肌细胞变性,细胞间纤维组织透明样变。(2)移植后内膜新内皮细胞生长;平滑肌细胞有可逆性变化,但整个中膜层向胶元纤维化发展;外膜形成纤维壁。结论:(1)制备后异体动脉抗原结构改变是其与宿主相容的解剖和生理学基础。(2)移植段内、外膜组织学变化有“免疫封闭”作用。(3)中膜层病理学改变是可逆性的,但已失去血管舒缩功能,仅具生物支架作用。
贝抗胜张魁正吴义方黄洁平
关键词:血管移植超微结构药物制备
异体动脉在血管桥接中的应用被引量:6
1994年
采用同种异体动脉经处理后将其作为一种血管移植材料应用于临床,其中用于肢体主干血管动脉瘤切除后桥接3例,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瘦的桥接5例。术后全部病例均无明显排斥反应,血管通畅,时间最长者已达24个月。与其他血管移植材料相比,它具有来源丰富,制备简便,价格便宜,组织相容性好,血管功能稳定等优点。
贝抗胜黄洁平张魁正陈培兰李荣藻李明华刘文清
关键词:血管移植血管外科
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联合活性维生素D_3冲击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HD+HP)联合活性维生素D3(VitD3)冲击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高磷血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间行MHD的终末肾脏病(ESRD)患者40例,随机将其分为HD+HP联合活性VitD3冲击治疗组20例和MHD对照组20例,治疗组每周进行1次HD+HP及2次MHD治疗,同时口服活性VitD3冲击治疗;对照组每周行3次MHD治疗,同时常规口服活性VitD3;治疗周期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钙(Ca)、血磷(P)及甲状旁腺激素(iPTH)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Ca、P及iPT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a均有上升,P、iPTH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iPT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HP联合活性VitD3冲击治疗与MHD联合活性VitD3治疗对MHD的ESRD患者高磷血症均有效,但HD+HP联合活性VitD3冲击治疗效果更优。
何建发张魁正黄洁平伍军邓行江何敏
关键词: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活性维生素D3高磷血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