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鹤令

作品数:19 被引量:75H指数:4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青海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项目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青海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骨折
  • 4篇关节
  • 3篇慢性骨髓炎
  • 3篇骨髓炎
  • 3篇股骨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髓芯减压
  • 2篇椎体
  • 2篇髋关节
  • 2篇胃癌
  • 2篇内骨折
  • 2篇坏死
  • 2篇基因
  • 2篇基因多态性
  • 2篇跟骨
  • 2篇跟骨关节
  • 2篇跟骨关节内
  • 2篇跟骨关节内骨...
  • 2篇骨关节

机构

  • 19篇青海大学
  • 1篇青海省人民医...

作者

  • 19篇张鹤令
  • 12篇王涛
  • 6篇胡一博
  • 5篇张启福
  • 4篇曹志强
  • 3篇郭启发
  • 3篇李钊伟
  • 3篇唐保明
  • 2篇姬发祥
  • 2篇李进章
  • 2篇林明哲
  • 2篇李国元
  • 2篇赵久达
  • 2篇沈国双
  • 2篇赵君慧
  • 2篇马新福
  • 2篇王丽娟
  • 1篇曹成珠
  • 1篇马金华
  • 1篇魏文娥

传媒

  • 2篇实用骨科杂志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青海医学院学...
  • 1篇青海医药杂志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华损伤与修...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 1篇第十九届中国...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时间行筋膜切开术对高海拔地区挤压综合征家兔模型的心、肾功能的影响
2021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针对高海拔地区低压低氧的特殊性,探讨分析筋膜切开对高海拔挤压伤家兔模型的主要脏器影响,为在高海拔地区进一步研究挤压伤的救治打下基础并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实验地与饲养地均为高海拔地区西宁的健康成年新西兰家兔,共70只。随机分为筋膜切开实验组(即A组60只)、对照组(即B组10只未筋膜切开),4小时后同时解压两组,根据解压后行筋膜切开的时间将A组再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定为Ⅰ组(0 h)、Ⅱ组(2 h)、Ⅲ组(4 h)、Ⅳ组(6 h)、Ⅴ组(8 h)、Ⅵ组(10 h);分别检测Ⅰ-Ⅵ组及B组的的静脉血肌酐Cr、尿素氮BUN、血钾K+、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等生化指标;24小时后取挤压综合征家兔模型的心肌、肾脏及挤压处的肌肉做病理切片并镜下观察分析;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A组、B组挤压4 h后血BUN、Cr、K+、LDH、HBD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Ⅰ-Ⅵ组与B组的的静脉血BUN、Cr、K+、LDH、HBDH等生化指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亚组之间在相同时间点生化指标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筋膜切开对高海拔挤压综合征家兔模型主要脏器早期恢复中影响不明显。
张启福马永红王涛胡一博张鹤令宗群川马学忠
关键词:家兔模型
改良Watson-Jones入路微创治疗髋关节后脱位合并PipkinⅠ、Ⅱ型股骨头骨折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改良Watson-Jones入路在髋关节后脱位合并PipkinI、II型股骨头骨折微创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7例髋关节后脱位合并PipkinI、II型股骨头骨折患者,PipkinI型1例、II型6例,全部采用改良Watson-Jones入路切开复位钛质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按照Harris评分:90-96分,平均92.5分。结论改良Watson-Jones入路是治疗髋关节后脱位合并PipkinI、II型股骨头骨折的理想手术入路。
王涛张鹤令李钊炜曹志强郭启发
关键词:股骨头骨折
西宁地区桡骨远端髓芯减压治疗月骨无菌性坏死一例并相关文献综述
2017年
月骨无菌性坏死最早是由前奥地利放射学会主席Robert Kienbock于1910年报道该疾病[1]。该病属于罕见疾病,发病率约万分之五[2],该病主要导致腕部疼痛和腕关节功能障碍,如果不能及时处理,最终将导致腕关节塌陷和严重的腕关节炎[3]。时至今日,已经过去100多年,对该病的认识仍旧不能统一,特别是在病因及治疗方法的选择上争论还比较多。我院2013年3月收治月骨无菌性坏死1例,经4年随访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同时对相关文献做一综述。
王涛张鹤令张启福胡一博邓明浩
关键词:月骨无菌性坏死髓芯减压
青海地区汉、藏族PLCE1 rs2274223基因多态性与胃癌相关性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通过检测PLCE1 rs2274223基因在青海汉、藏族胃癌患者与健康对照者中的分布,初步探讨其多态性与汉、藏族胃癌的相关性。方法提取青海汉、藏族胃癌患者与健康人群的外周血DNA,采用dHPLC法行PLCE1 rs2274223基因位点分型。并行相关分析。结果汉族胃癌组PLCE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2274223的基因型(AA,AG,GG)频率分别为53.33%、42.50%、4.17%,对照组为56.67%、38.33%、5.00%,两组间各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藏族胃癌组PLCE1 rs2274223基因的基因型(AA,AG,GG)频率分别为50.00%、40.83%、9.17%,对照组为60.83%、36.67%、2.50%,两组间AA、AG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GG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A、AG型比较,携带GG基因型者胃癌发生的危险性增加(OR=3.936,95%CI=1.069-14.485)。两民族间PLCE1rs2274223的3种基因型(AA,AG,GG)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两民族间PLCE1基因rs2274223的基因型(AA,AG,GG)分布频率不存在差异。PLCE1基因rs2274223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青海地区汉族人群胃癌易感性不存在相关性。携带GG基因型的青海地区藏族人群胃癌发病风险较高。
赵久达耿排力赵君慧王丽娟沈国双曹成珠贺菊香姬发祥李进章李国元张鹤令林明哲马新福马金华魏文娥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胃癌
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阿仑膦酸钠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术后骨代谢和凝血指标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阿仑膦酸钠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术后疼痛、骨代谢指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7月~2019年6月于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120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n=60)。术后,对照组给予阿仑膦酸钠治疗,观察组给予丹参酮IIA磺酸钠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疼痛情况。比较两组术后VAS评分、骨代谢指标、下肢DVT发生率、凝血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3个月时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水平升高,1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水平降低(P均<0.05)。术后4周,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4周时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降低(P均<0.05)。术后4周,对照组和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和16.7%,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丹参酮IIA磺酸钠联合阿仑膦酸钠在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减轻疼痛,改善骨代谢指标,降低术后下肢DVT发生率,改善凝血指标,且药物安全性好。
王春伟徐尚胜霍永超白生录张鹤令
关键词:阿仑膦酸钠骨质疏松性骨折骨代谢
3D打印联合计算机辅助Taylor空间外固定架治疗下肢复杂畸形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研究3D打印技术联合计算机辅助下Taylor空间外固定架治疗下肢复杂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的13例下肢畸形患者,其中男性5例,女性8例,年龄18~41岁,平均(31.62±8.99)岁。13例患者中足畸形患者12例(3例双足)和小腿畸形患者1例,患者通过3D打印技术重建畸形模型,辅助Taylor空间外固定架进行矫形手术治疗,术后评价主要根据Paley标准,足畸形患者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及曼彻斯特-牛津足部问卷(Manchester-Oxford Foot Questionnaire,MOXFQ)评分量表进行术前和术后的评价。结果术后患者随访时间46~132周,平均(79.76±32.68)周。拆除外架后患肢进行Paley评价,优6例次,良7例次,一般3例次,手术前后AOFAS及MOXFQ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技术联合计算机辅助下Taylor空间外固定架治疗下肢复杂畸形具有数据精准、可控性强的特点,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宗群川张启福杨建成曹志强陈贝贝张鹤令胡一博王涛
关键词:3D打印
青海地区慢性骨髓炎的现状及相关治疗对策的应用研究
王涛曹志强胡一博文博久道张鹤令郭启发李振任荣马建文
项目组经过对82例慢性骨髓炎患者给予改良新技术治疗后,行术后复发率的统计与分析,与国内由武亮等人行传统手术(开窗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骨髓炎的25例患者的术后复发率进行对比,数据显示改良新技术对于降低患者的复发率有显著的意...
关键词:
关键词:骨髓炎
椎内裂隙征和椎基静脉孔相通与PKP术后骨水泥渗漏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椎内裂隙征和椎基静脉孔存在通道对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患者发生骨水泥渗漏的影响,为临床研究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该院骨科行PKP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根据是否发生骨水泥渗漏分为渗漏组与非渗漏组,分析A、B、C、D 4型骨水泥渗漏情况及椎内裂隙征和椎基静脉孔存在通道对骨水泥渗漏的影响。结果300例患者中有椎内裂隙征者70例,占23.3%,其中,24例观察到椎内裂隙征与椎基静脉孔相通,占34.3%(24/70)。80例骨水泥渗漏患者中B型骨水泥渗漏最多,共42例(52.5%),依次为D型骨水泥渗漏20例(25.0%),A型骨水泥渗漏12例(15.0%),C型骨水泥渗漏6例(7.5%)。椎内裂隙征组与无椎内裂隙征组比较,B型骨水泥渗漏例数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穿刺点、骨水泥注射剂量、注射时期、脊柱后突Cobb′s角,椎体前后缘高度的压缩率及椎内裂隙征与椎基静脉孔相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显示单侧穿刺、脊柱后突Cobb′s角较大、椎体前缘及后缘高度的压缩率较大、骨水泥注射剂量多、粥状期进行注射及椎内裂隙征与椎基静脉孔相通是影响PKP术后骨水泥渗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椎内裂隙征和椎基静脉孔存在通道可以明显增加PKP患者发生骨水泥渗漏的风险,其中B型骨水泥渗漏最常见,在临床中需要对存在椎内裂隙征的患者引起重视,尽可能避免其通过椎基静脉孔发生骨水泥渗漏。
张鹤令李凌伟
关键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骨水泥渗漏
后踝骨折及COVID-19并发患者的治疗现状与进展被引量:1
2021年
后踝骨折是一种常见的累及关节面的下肢骨折,可单独发生,但多合并内外踝骨折以及周围组织结构的损伤。后踝骨折多与垂直暴力和运动损伤相关,其多见于闭合性,以损伤部位的疼痛伴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近年来,有研究报道累及后踝的踝关节骨折其预后更差,如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并发足踝损伤时,其处理会更加棘手,预后更加难以保证。故本文针对后踝骨折的发生机制、手术指征、手术时机及入路、固定方式和预后进行综述,并且阅读和学习相关文献,对COVID-19并发后踝骨折患者的诊治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其临床治疗提供相应参考。
詹强强胡一博李泽清张启福张鹤令王涛
关键词:后踝骨折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影响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关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5442例,根据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并采用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5442例骨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80例,感染发生率1.47%。两组不同年龄、手术时机、创伤类型、切口类型、手术部位、手术时间、术前合并感染、合并基础疾病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性别、麻醉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创伤类型、切口类型、术前合并感染、合并基础疾病、住院时间是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受年龄、创伤类型、切口类型、术前合并感染、合并基础疾病及住院时间影响,临床中应加强手术室管理,严格无菌操作,重视老年患者,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组织破坏,有效控制感染风险。
王春伟霍永超徐尚胜白生录张鹤令
关键词:手术切口干预措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