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晓江
- 作品数:12 被引量:66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广东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级星火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广东冬种马铃薯的引种产量表现及商品性状评价被引量:10
- 2009年
- 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从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以及云南、内蒙、辽宁等地引进了一批马铃薯品种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中薯3号具高产、商品薯率较高等优点,可进一步扩大示范推广;而云薯301、云薯S04-5195表现较好,建议作进一步试验。
- 刘晓津方志伟李一聪张小兰彭晓江钟旎黄春梅
- 关键词:冬种马铃薯商品性状
- 比色法测定壳聚糖对玉米细菌性茎腐病菌的抑制作用被引量:3
- 2004年
- 通过选择合适的波长建立了玉米细菌性茎腐病菌(Erwiniachrysanthemipv.zeae)悬浮液浓度与吸光值间的标准曲线,在LB液体培养基中分别设置6种壳聚糖浓度(0、0.5、1.0、2.0、3.5、5.5mg/mL),用比色分析法测定了各浓度下玉米茎腐病菌的生长状况,并建立生长曲线。通过生长曲线分析表明壳聚糖对玉米茎腐病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作用强度随壳聚糖浓度的提高而增强。
- 彭晓江刘晓津邱道寿曾粮斌
- 关键词: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病菌比色法测定壳聚糖
- 连续提取花生油脂与蛋白的加工技术研究被引量:2
- 2004年
- 刘明津王春玲徐鹤龙彭晓江
- 关键词:花生油脂花生蛋白奶
- 广东冬种马铃薯引种比较试验被引量:10
- 2009年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内蒙、辽宁和甘肃等地引进了一批菜用型和加工型马铃薯品种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菜用型品种中农3、中农8、早大白、中农7,菜用及加工型品种尤金在冬种表现较好,建议作进一步表证试验。
- 刘晓津方志伟李一聪张小兰彭晓江
- 关键词:冬种马铃薯
- 稳定剂对花生蛋白饮料的影响被引量:7
- 2008年
- 通过花生蛋白饮料的稳定剂研究试验,筛选出最佳的稳定荆用量和组合,最优方案为0.03%黄原胶、0.05%卡拉胶、0.10%蔗糖脂肪酸酯、0.10%分子蒸馏单甘酯。
- 陈杰徐鹤龙方志伟刘明津龙永惠冯少光周桂元彭晓江
- 关键词:添加剂花生蛋白饮料稳定剂
- 2010年广州市国家冬作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被引量:3
- 2011年
- 为更好适应我国冬作马铃薯生产发展的需求,选育出适宜南方冬种马铃薯新品种,2010年在广州进行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5个参试品种中,川芋13号产量最高,福克76产量居第2位,两品种均比对照种费乌瑞它增产,差异均极显著;克新18号、津引薯8号比对照也有所增产,但差异不显著。
- 李小波刘晓津张小兰何琴彭晓江方志伟
- 关键词:马铃薯冬作性状
- 广东冬种马铃薯粤引85-38品种密度试验被引量:7
- 2010年
- 为探索广东冬种马铃薯粤引85-38的最佳种植密度,本研究制定了不同株距的单因素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密度对产量有显著影响,其中株距为23 cm(密度为每公顷74 882株)平均产量最高;对生育期的影响不大;对株高、单株平均薯块数、商品薯率有一定影响。
- 李小波方志伟李一聪彭晓江黄春梅张小兰吴晓燕刘晓津
- 关键词:马铃薯
- 广东冬种马铃薯适宜播期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研究了广州、惠州地区不同播期对马铃薯主要农艺性状、商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种的马铃薯植株生长壮旺,商品性较好,产量也较高,同时市场价格也较高,种植者可获得较好的效益,是广州、惠州及周边地区适宜的最佳播种期。
- 刘晓津李一聪曹静彭晓江王春玲安康邱道寿李康活
- 关键词:马铃薯冬种作物播种期气候特征
- 广东冬种马铃薯引种筛选试验初报被引量:13
- 2006年
- 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从甘肃、内蒙古、辽宁等地引进了一批加工型和菜用型马铃薯品种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加工型品种粤引06-9和菜用型品种粤引06-4、粤引06-7在广东冬季种植表现较好,建议作进一步的表征试验。
- 李一聪刘晓津郑锦荣李康活邱道寿王春玲彭晓江吴晓燕
- 关键词:冬种马铃薯引种加工型菜用型
- 马铃薯新品种早大白的引育被引量:2
- 2009年
- 早大白是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于2004年从辽宁省本溪市马铃薯研究所引进,通过品种比较试验、产量测定、抗病性鉴定、适应性和品质分析,并通过多点试验和中试示范表证等方法筛选出的适宜广东省冬种的高产菜用型马铃薯新品种。该品种薯块圆形,表皮光滑,白皮白肉,芽眼较浅,芽眼数4~7个,结薯集中,对病毒病的抗性较强,对早、晚疫病的抗性中等,适宜广东省冬种马铃薯产区种植。栽培上应注意选择土质疏松深厚、排灌方便的田块,适期早播,合理密植,施足基肥,早追肥,及时防治病虫害。
- 李一聪刘晓津李康活方志伟张小兰彭晓江
- 关键词:马铃薯早大白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