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畅
-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翼状胬肉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内皮抑素的表达以及新生血管生成情况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通过研究翼状胬肉组织中新生血管数量、促进血管生成因子以及抑制血管生长因子的表达情况,探讨翼状胬肉组织中促进血管形成和抑制血管生成的情况。方法手术获得正常的结膜组织35例(对照组)及翼状胬肉组织40例(实验组),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的方法分别检测两组样本中新生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抑素(Endostatin)的表达情况。其中,CD31是标记组织MVD的指标。结果①免疫组化法结果显示:在翼状胬肉组织中MVD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结膜组织;VEGF在正常球结膜组织中仅有少量阳性表达,在翼状胬肉组织中阳性细胞明显增多,着色显著加深;翼状胬肉组织中上皮细胞基底细胞层中的Endostatin抗原阳性表达则明显少于正常球结膜组织。②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人正常球结膜与翼状胬肉中VEGF及Endostatin蛋白表达存在差异。翼状胬肉组织中VEGF蛋白/β-actin(1.46±0.59)显著高于正常球结膜组/β-actin(0.46±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翼状胬肉组织中Endostatin蛋白/β-actin(0.58±0.11)显著低于正常球结膜组/β-actin(1.54±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翼状胬肉中发现其MVD及促血管生长因子的表达高于正常结膜组织,而血管抑制因子的表达含量降低,这一血管平衡的打破可能是翼状胬肉的发病基础之一。
- 彭畅蒋正轩梁坤陶黎明
- 关键词:翼状胬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内皮抑素
- 肾素原受体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过程中肾素原受体(PRR)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2(AT2R)的表达水平及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情况,阐明PRR与糖尿病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建立链尿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SD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分别在4周、8周和12周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D14及8-羟脱氧鸟苷分子的表达,检测糖尿病及对照组视网膜AT2R、PRR mRNA的表达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磷酸化ERK1/2(p-ERK1/2)蛋白的表达。结果各病程SD大鼠视网膜AT2R和PRR的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随病程的延长表达量随之增多。病程越长糖尿病组大鼠视网膜组织凋亡细胞数量越多,各阶段病程CD14染色未见明显新生血管。通过相关性分析显示,PRR和AT2R表达水平与神经节细胞凋亡相关。各病程大鼠视网膜ERK1/2、p-ERK1/2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PRR和AT2R的表达与大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神经节细胞凋亡相关,可能通过增加ERK的磷酸化水平发挥功能作用。
- 王玮梁坤蒋正轩彭畅陶黎明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ERK信号通路
- 环氧化酶2在翼状胬肉新生血管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目的:翼状胬肉是我国常见眼表疾病之一,本病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翼状胬肉的主要方法,但手术后并发症多且手术后的复发率很高,所以治疗相当棘手,因此进一步研究翼状胬肉的发病机制十分必要。本实验旨在研究翼状胬肉...
- 彭畅
- 关键词:翼状胬肉环氧化酶2新生血管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