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明耀

作品数:64 被引量:187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江苏省卫生厅医学科研项目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肿瘤
  • 9篇颌面
  • 9篇面部
  • 9篇口腔
  • 8篇颌骨
  • 8篇颌面部
  • 7篇平阳霉素
  • 7篇缺损
  • 7篇腭裂
  • 6篇手术
  • 6篇下颌
  • 5篇上颌
  • 5篇上颌骨
  • 5篇神经损伤
  • 5篇术后
  • 5篇腭咽
  • 5篇颌骨缺损
  • 5篇淋巴
  • 5篇面神经
  • 5篇面神经损伤

机构

  • 56篇南京市口腔医...
  • 6篇南京军区南京...
  • 5篇南京大学
  • 4篇南京大学医学...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华西口腔医院
  • 1篇灌云县人民医...
  • 1篇徐州市第一人...
  • 1篇湖北医学院
  • 1篇金湖县人民医...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作者

  • 64篇徐明耀
  • 26篇叶炳飞
  • 20篇胡黎萍
  • 17篇胡勤刚
  • 13篇杨旭东
  • 13篇寿卫东
  • 9篇王志勇
  • 9篇唐恩溢
  • 8篇鲁勇
  • 7篇文建民
  • 7篇陈勇
  • 6篇童昕
  • 6篇韦元
  • 6篇金友仁
  • 6篇寿柏泉
  • 6篇陆东辉
  • 5篇马光生
  • 4篇卢明星
  • 4篇张银凯
  • 3篇孙国文

传媒

  • 11篇口腔医学研究
  • 9篇口腔医学纵横
  • 6篇江苏医药
  • 5篇口腔颌面外科...
  • 4篇临床口腔医学...
  • 2篇中华整形外科...
  • 2篇口腔医学
  • 2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华整形烧伤...
  • 1篇中国口腔颌面...
  • 1篇东南国防医药
  • 1篇全科口腔医学...
  • 1篇首届两岸四地...
  • 1篇2002全国...
  • 1篇江苏省第二届...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2
  • 4篇2001
  • 4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 7篇1997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良Millard法治疗123例单侧唇裂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Millard法是修复单侧唇裂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但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为了改善上唇形态 ,延长唇高 ,本文对Millard法进行了改良 ,经 12 3例手术验证 3~ 6年随访 ,效果较好。方法 :在Millard法定点的基础上 ,在“3~ 5” ,“3~ 6”间定“9、10”点 ,使“3~ 9~ 10”为 2mm的等边三角形。在“4”点外侧 2mm处定“11”点 ,将三角瓣插入以延长唇高 ,口轮匝肌对位缝合。结果 :应用上述方法进行单侧唇裂的修复与经典的Millard相比 ,可以更好的改善鼻畸形 ,恢复上唇的丰满度 ,延长唇高 ,使上唇形态更自然 ,更符合美观和生理要求。结论 :在单侧唇裂修复术中 ,采用改良Millard法进行整复 。
徐明耀文建民叶炳飞寿卫东童昕
关键词:改良MILLARD法单侧唇裂
口腔颌面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被引量:3
1999年
原始神经外胚瘤(PNETs)是一种临床较为罕见的恶性肿瘤,具有侵袭性强、易复发转移、预后差等特点[1]。文献报道常见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或外周肾上腺和交感神经节,而位于口腔颌面部者则未见报道。本文通过6例临床病例的治疗总结,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同时为改善预后提?..
徐明耀叶炳飞胡黎萍
关键词:口腔颌面原始神经外胚瘤
髂骨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一侧上颌骨缺损
<正>目的:应用游离髂骨复合组织瓣(Free Ilium Osteo-muscular Flap简称FIOMF)即时修复一侧上颌骨切除后缺损。方法:(1)FIOMF的制备:根据缺损创面的大小,切取相应大小的骨肌瓣,注意保...
叶炳飞谢佑恒徐明耀胡黎萍杜晓军杨家平王志勇
关键词:上颌骨缺损
文献传递
唇裂及其术后畸形矫治
对唇裂发生机制、唇裂发病因素进行介绍,并就唇裂的患病率、临床分类、手术治疗及术后畸形等内容进行了简述。
徐明耀
关键词:唇裂发病机制手术治疗畸形矫治
文献传递
腭帆提肌重建联合岛状颊黏膜肌瓣在先天性腭裂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一种对上颌骨发育影响较小且具有良好腭咽闭合功能的腭裂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腭帆提肌重建联合岛状颊黏膜肌瓣术,共修补37例腭裂患者。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期愈合,随诊1~3年,语音清晰度满意,无腭瘘发生。结论:腭帆提肌重建联合岛状颊黏膜肌瓣术较好地恢复了腭帆提肌正常的解剖结构和位置,获得了良好的腭咽闭合,有效降低了腭瘘的发生率,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功能性腭裂修复术。
万延俊徐明耀张红闯梁军铭张扬张阳
关键词:腭裂腭咽闭合腭帆提肌重建术
间接淋巴造影对上颌恶性肿瘤中间区淋巴转移的诊断研究
2000年
目的 :探讨上颌恶性肿瘤中间区淋巴转移的检测手段。方法 :采用伊索显 - 3 0 0对 14例上颌恶性肿瘤进行间接淋巴造影 ,通过CT检查淋巴显影情况。结果 :7例咽后咽旁淋巴结受累者 ,毛细淋巴管粗糙、狭窄 ;淋巴结体积增大 ,形态不规则 ,边缘缺损呈虫蚀状改变。结论 :该方法切实可行 。
徐明耀叶炳飞谢佑恒胡黎萍杨家平
关键词:间接淋巴造影淋巴转移瘤
颌面部淋巴结猫抓病1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通过14例颌面部淋巴结猫抓病的临床分析,对该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进行归纳,以减少临床误诊率。方法:收集1974~2005年经病理确诊的14例颌面部淋巴结猫抓病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4例中有被猫舔、咬或抓伤史12例。病变发生在腮腺淋巴结4例(28.57%),颌下淋巴洁5例(35.71%),颏下区淋巴结3例,上颈部淋巴结2例。术前诊断为淋巴结猫抓病4例,腮腺混合瘤3例,颌颈部淋巴结炎5例,颈淋巴结结核2例。病变淋巴结行手术切除,并送病理检查,伤口一期愈合。病理诊断均为淋巴结猫抓病。本组病例的最后诊断与初诊的符合率只有28.57%,而误诊率达71.43%。结论:淋巴结猫抓病为自限性、与猫直接接触性传染病,但人与人之间不传播。其诊断主要依据有与猫的接触史及淋巴结内抽出无菌性脓液,或猫抓病抗原皮试阳性,或淋巴结活检符合猫抓病。治疗主要是预防继发感染,不要玩猫是最好的预防措施。
寿卫东蒋文晖寿柏泉胡勤刚徐明耀方亮
关键词:颌面部淋巴结猫抓病
五水头孢唑林钠治疗眶下间隙感染的临床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评价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对眶下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急性眶下间隙感染患者34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被随机分配为五水头孢唑林钠治疗组、头孢唑林钠治疗组、无抗生素治疗组。评估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肿胀、颈部淋巴结肿大、体温等指标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用药前病情无统计学差异。在治疗开始第2和第3天,五水头孢唑林钠治疗组与头孢唑林钠治疗组的疼痛、肿胀、颈部淋巴结肿大与体温升高比无抗生素治疗组明显减轻。在第2天,五水头孢唑林钠治疗组的疼痛、肿胀减轻程度比头孢唑林钠治疗组更明显。在第7天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都明显改善。各组患者均未观察到明显的静脉炎或过敏反应。结论眶下间隙感染的主要治疗措施是病灶牙处理及外科引流,五水头孢唑林钠可以更有效、更快地缓解肿胀、疼痛的症状。
李浩鲁勇胡黎萍徐明耀
关键词:五水头孢唑林钠
414例全颈淋巴清扫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1997年
颈淋巴清扫术是控制口腔颌面部癌瘤经颈淋巴结转移的有效方法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术式按解剖范围可分为:单侧全颈淋巴清扫术,双侧全颈淋巴清扫术,部分颈淋巴清扫术(舌骨上、肩胛舌骨肌上),联合根治术;按治疗目的可分为:治疗性颈淋巴清扫术,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按手术方式可分为:传统性颈淋巴清扫术,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术.
马光生徐明耀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肿瘤颈淋巴结清扫并发症
下颌骨牵引成骨过程中血运重建方式初步探讨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通过建立兔下颌骨牵引成骨实验动物模型,观察其动态过程,初步探讨血运重建方式及机制。方法选用新西兰白兔30只,6只动物做空白对照组;24只动物行右侧下颌骨植入外置式颌骨牵引器。经7d延迟期后,按1mm/d速率延长下颌骨7d,然后固定8周。在延迟期第7天,牵引期第2、4、7天,固定期第1、3、6、8周时分别处死3只动物,用X线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血管和新骨生成情况,以及微血管密度变化规律。结果实验组22只兔成功进行下颌骨牵引延长,牵引区血管生成方式以芽生和血管上皮岛为主。在牵引期第2天,骨断端微血管密度为28.2±7.0,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在固定期下降明显,固定第8周时,微血管密度为4.3±1.3,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牵引初期牵引骨断端有强烈的微血管反应,血运重建先于新骨重建;固定期微血管密度降低,血管成熟,血运重建随新骨生成改建完成而结束。
陈勇徐明耀叶炳飞
关键词:牵引成骨微血管密度血运重建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