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惠娜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甘肃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代谢
  • 1篇代谢酶
  • 1篇丹参
  • 1篇丹参酮
  • 1篇胆汁
  • 1篇胆汁酸
  • 1篇胆汁酸类
  • 1篇胆汁酸类和盐...
  • 1篇血压
  • 1篇盐类
  • 1篇药物
  • 1篇用药
  • 1篇用药频度
  • 1篇溶出
  • 1篇溶出度
  • 1篇生产厂
  • 1篇生物利用度
  • 1篇体内生物利用...
  • 1篇体内外
  • 1篇体内外评价

机构

  • 4篇甘肃省人民医...
  • 1篇兰州大学第一...

作者

  • 4篇惠娜
  • 1篇余利军
  • 1篇杨社华
  • 1篇董彦富
  • 1篇潘秋燕
  • 1篇付强
  • 1篇张建萍
  • 1篇崔雪梅
  • 1篇葛斌
  • 1篇蒲君峰
  • 1篇杨岩
  • 1篇马小花
  • 1篇张帆

传媒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海峡药学
  • 1篇甘肃医药
  • 1篇中华糖尿病杂...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不同生产厂家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在全肠外营养液中的稳定性和相容性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研究不同生产厂家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在全肠外营养液(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NA)中的稳定性和相容性,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按照相同的调配方法,分别将3种不同生产厂家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C8~24)加在相同配方TNA中,在室温(25℃)下,分别考察0,1,2,4,12,24,48,72 h各时间点溶液外观、pH值、渗透压、乳粒粒径大小、不溶性微粒、Zeta电位及无菌等变化情况。结果:观察溶液外观均无油滴析出、聚集、分层等破乳现象;渗透压、乳粒粒径大小、无菌结果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pH值在放置0~24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8~72 h有显著性差异(P<0.05);Zeta电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TNA配制后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微粒直径≥10μm和≥25μm的微粒数都有所增加,放置0~48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配制后无菌考察均合格。结论:3所不同生产厂家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在TNA中稳定性、相容性无较大差异,24 h内均符合《中国药典》对静脉用乳状液型注射液标准要求,故建议24 h内完成输液。
余利军崔雪梅杨岩惠娜葛斌
关键词:全肠外营养液稳定性相容性
丹参酮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其体内外评价
2021年
目的制备丹参酮固体分散体,并考察其体外溶出度和大鼠体内生物利用度。方法以水溶性高分子材料聚乙二醇6000(PEG6000)及十二烷基硫酸钠(SLS)为载体,采用溶剂-熔融法制备丹参酮固体分散体,测定溶解度及体外溶出度,并应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分析(FT-NIR)技术表征所制备的固体分散体;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大鼠口服丹参酮固体分散体后体内药动学行为。结果制备的三元固体分散体能显著增加丹参酮的溶解度,加速其体外溶出。DSC、FT-NIR结果显示,丹参酮在固体分散体中以无定型态或分子状态存在;体内生物利用度实验显示,制备的丹参酮三元固体分散体与二元固体分散体相比,丹参酮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_(0^t))、血药峰浓度(C_(max))显著提高,达峰时间(T_(max))明显提前,其生物利用度提高1.88倍。结论三元固体分散体能显著提高难溶性药物丹参酮的体外溶出度和体内生物利用度。
刘文静蒲君峰惠娜钱倩
关键词:丹参酮固体分散体体外溶出度体内生物利用度
节食状态下大鼠体内胆汁酸的变化及其机制的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长期节食状态下大鼠体内胆汁酸的变化及其机制。方法2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和节食组,每组10只。对照组大鼠正常量饮食,节食组大鼠给予正常饮食量的50%饲养,12周后麻醉,采集各组大鼠血清、胆汁、肝脏和回肠组织样本,分离腹部脂肪称重,并计算腹部脂肪/体重比。计算胆汁流速。采用试剂盒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各样本中总胆汁酸(TBA)及β-鼠胆酸(β-MCA)、牛磺β-鼠胆酸(Tβ-MCA)、胆酸(CA)、牛磺胆酸(TCA)、甘氨胆酸(GCA)、鹅去氧胆酸(CDCA)、甘氨鹅去氧胆酸(GCDCA)、去氧胆酸(DCA)、牛磺去氧胆酸(TDCA)、甘氨去氧胆酸(GDCA)、石胆酸(LCA)、甘氨石胆酸(GLCA)、牛磺猪去氧胆酸(THDCA)、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甘氨熊去氧胆酸(GUDCA)的浓度,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肝脏和回肠组织法尼醇X受体(Fxr)"肠-肝轴"通路上胆汁酸相关核受体、代谢酶和转运体小异二聚体伴侣(Shp)、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5(Fgf15)、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甾醇12α-羟化酶(Cyp8b1)、胆酸盐输出泵(Bse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Na+依赖性胆酸盐转运体(Asbt)等的mRNA表达量。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节食组大鼠体重与腹部脂肪/体重比均显著降低(P<0.01);血清TBA水平以及胆汁流速和胆汁酸经胆汁排泄量显著升高(P<0.05);肝组织中β-MCA、CA、GCA、CDCA、GCDCA、DCA、GDCA、LCA、GLCA、TUDCA和GUDCA的浓度显著升高(P<0.05),而TCA、TDCA和THDCA的浓度显著降低(P<0.05);回肠组织中Tβ-MCA、TCA、DCA和TDCA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肝脏中次级胆汁酸和非结合型胆汁酸浓度明显增高(P<0.05),回肠中结合型胆汁酸浓度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节食组大鼠回肠和肝脏部位Fgf15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降低,回肠Asbt基因表达量显著上调,肝脏中Shp和Cyp7a1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而Cyp8b1的mRNA�
马小花张建萍惠娜赵东风张帆
关键词:胆汁酸类和盐类节食法尼醇X受体代谢酶转运体
2009年-2011年我院抗高血压药应用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评价我院抗高血压药的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规定日剂量(DDD)的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抗高血压药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年中抗高血压药总用量逐年增长,DDDs总和增长55.00%,增速最快的是AT II受体拮抗药(256.51%),其次是钙拮抗药(58.52%)、β-受体阻滞药(56.98%)、ACEI(39.86%)、利尿药(26.15%),而血管扩张药(-21.77%)和α、β受体阻滞药(-25.00%)明显下降;钙拮抗药、ACEI、利尿药是用药主体,DDDs合计三年皆大于80%;富马酸比索洛尔5mg(康忻5425.00%),坎地沙坦酯8mg(搏力高2411.43%),厄贝沙坦氢氯噻嗪162.5mg(安博诺616.74%)DDDs增速前三。结论:我院抗高血压药应用符合2010年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AT II受体拮抗剂的构成比增幅最大,用药频度较高的药物日用药费相对较低,以联合用药为主,而老的中西药复方制剂逐渐淘汰。
付强董彦富杨社华潘秋燕惠娜
关键词:抗高血压药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