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志刚 作品数:179 被引量:730 H指数:14 供职机构: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农业科学 更多>>
应用新的手术并发症分级系统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 被引量:1 2008年 我们采用一种新的手术并发症分级系统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7年5月间13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的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同时探讨影响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武彪 肖卫东 李勇 李学明 杨兴龙 揭志刚 彭承宏关键词:手术并发症 十二指肠切除术 胃癌术后腹腔迟发性凶险大出血诊治及思考 胃癌术后腹腔内大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常发生在手术后3天以内,但发生在术后一个月的大出血比较少见。近年来,我院连续发生三例胃癌术后腹腔迟发性大出血,都是发生在手术后的一个月左右,现对这几个病例的救治及经验教训进行报道... 李正荣 揭志刚关键词:胃癌手术 肝再生磷酸酶-3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16年 胃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肿瘤之一,因胃癌死亡的患者数占据肿瘤相关死因的第3位.肝再生磷酸酶-3(phosphatase of regenerating liver 3,PRL-3)作为一个新近发现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在胃癌淋巴转移、腹膜转移等发挥重要作用,与胃癌患者预后负相关.其后,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调控机制,以期阐明PRL-3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具体调节通路及影响因素.尽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PRL-3在胃癌中的作用机制得到一部分阐释,但对于P R L-3在促进胃癌淋巴转移、腹膜转移等恶性进展及复发的机制仍然不是很清楚,本文即对近年来PRL-3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熊建波 李道江 揭志刚 陈和平 李正荣关键词:肝再生磷酸酶-3 胃癌 淋巴转移 腹膜转移 复发 改良手辅助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技巧探讨 被引量:14 2013年 手辅助腹腔镜手术(hand—assistedlaparoscopicsurgery,HALS)具有降低手术难度和缩短手术时间等优点。近年来,我们在成功开展手辅助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的同时,亦对手辅助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进行了探索。2011年11月至2013年3月问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开展了106例改良手辅助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刘逸 揭志刚 李正荣 曹毅 蒋蒙蒙 张国阳 林良庆关键词:胃肿瘤 胃癌根治术 高龄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营养支持方式对临床转归的影响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高龄胃癌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 56例高龄胃癌患者按手术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术后分别行肠外营养联合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持续7d,测定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 谢小平 揭志刚 李正荣 唐城 端木尽忠关键词:高龄 营养支持 应激状态 文献传递 全胃切除双“S”法和佐藤法消化道重建 2002年 目的 :观察双“S”吻合法和佐藤法消化道重建在全胃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对 2 0 0 1年 11月~2 0 0 2年 10月 11例胃癌病人行全胃切除双“S”吻合法和佐藤法消化道重建的资料进行分析。其中 3例行双“S”吻合法消化道重建 ,8例行佐藤法消化道重建。结果 :全组病人无死亡 ,无吻合口漏发生。 7例术后 3个月随访 ,无返流性食管炎和倾倒综合症发生 ,5例上消化道钡餐显示代胃之空肠直径扩大 ,排空时间 6 0~ 90min ,站立位未见钡剂返流。结论 :双“S”法和佐藤法消化道重建具有代胃的功能 ,手术操作不复杂 ,并发症较少 。 李学明 揭志刚关键词:胃肿瘤 胃切除术 消化道重建术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非壶腹周围癌治疗中的应用(附10例报告)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非壶腹周围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1年1月~2006 年7月间10例非壶腹周围癌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或复发胃癌6例,结肠癌2例,胆囊癌... 肖卫东 李勇 李学明 揭志刚 武彪 杨兴龙 彭承宏关键词:壶腹周围癌 胰十二指肠 切除术 文献传递 胃癌复发与原切除术式的关系 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探讨首次胃癌切除术的方式与胃癌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 110 6例胃癌病人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85 3例有随访资料 ,按胃癌部位分析 ,远端根治性切除效果较好。按淋巴结清扫范围 ,D2 手术施行最多达 346例 ,D1手术 5年、10年生存率最高。结论 手术方式应根据胃癌病灶部位 ,淋巴结转移范围及肿瘤浸润情况选用不同的手术方式 ,清扫范围不盲目扩大 。 姚育修 揭志刚关键词:胃癌 手术 复发 胃癌切除术 胃肠间质瘤外科治疗进展 被引量:7 2008年 胃肠问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一种发病率相对低的疾病,其年发病率为14.5/1,000,000,但却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问叶性肿瘤。胃肠间质瘤来源于胃肠起搏细胞——Cajal细胞,其发生部位主要是胃约占70%,其次是小肠,约占10%~20%。GIST没有绝对良恶性之分。根据肿瘤的大小、细胞的核分裂数可把GIST分为极低危、低危、中危和高危等类型。 揭志刚 李正荣关键词:胃肠间质瘤 外科治疗 CAJAL细胞 年发病率 GIST 起搏细胞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结直肠癌关系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2024年 目的通过孟德尔随机化方法阐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结直肠癌(CRC)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使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集筛选遗传工具变量进行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主要包括五种方法:逆方差加权法、孟德尔随机化Egger法、加权中位数法、简单模式法以及加权模式法,其中逆方差加权法作为主要分析方法。敏感性分析验证结果的稳健性。结果最终确定了41个与HDL-C相关的遗传工具变量。逆方差加权法(OR=0.84,95%CI:0.73~0.96,P=0.01)与加权中位数法(OR=0.82,95%CI:0.67~0.99,P=0.04)结果均表明遗传决定的HDL-C与CRC风险呈负相关。敏感性分析证明结果不存在异质性和水平多效性(P>0.05)。结论HDL-C与CRC风险存在因果关系,rs1077834可能是HDL-C影响CRC风险的关键所在。 袁晨东 舒旭峰 王小强 揭志刚关键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结直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