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喜泉
- 作品数:18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40例全面部骨折手术治疗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2年
- 全面部骨折患者50例,其中10例进行颌间结扎牵引固定的传统方法治疗,40例施行手术复位内部固定方法治疗。结果50例患者外伤后骨折全部重新愈合,未见骨不连情况。进行颌间结扎牵引固定治疗的患者功能基本恢复,但是外形看起来较差;通过手术复位内部固定治疗的患者功能及外形全部得到很好的恢复;患者张口度比较,颌间结扎牵引固定患者恢复情况不如手术复位内部固定治疗患者。
- 方喜泉童勇
- 关键词:全面部骨折手术治疗
- 高分辨率螺旋CT对颌骨囊性病变开窗术的疗效评价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螺旋CT在颌骨囊性病变开窗术后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颌骨囊性病变并具有完整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的病例共48例,所有病例均进行开窗治疗术,并在术后进行6个月~2年的随访复查,利用高分辨率螺旋CT对术后颌骨修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CT可清晰显示颌骨开窗术后囊腔变化及骨质修复情况,所有病例均在随访过程中出现骨质再生修复,囊腔缩小,部分囊腔消失。结论高分辨率螺旋CT对颌骨囊性病变开窗术后疗效评价具有重要价值。
- 牛艳红代海洋方喜泉周容
- 关键词:颌骨囊性病变开窗术高分辨率
- 探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的价值
- 2022年
- 探讨针对口腔癌的患者,经股前外侧皮瓣对患者术后缺损修复价值。方法 研究中纳入在2015.1-2022.12月病理组织诊断的口腔癌术后缺损者40例,随机方法分组成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均是各组病例20例。针对实验组对于缺损采取股前外侧予以修复干预,而对照组则应用胫后动脉进行修复,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皮瓣存活率、口腔健康(OHIP-14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对比在相关的指标情况,皮瓣、手术时间为实验组短于对照组,出血量情况实验组要比对照组少(P<0.05);对比皮瓣成活情况,成活率为实验组较对照组稍高,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OHIP-14评分各项均是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胫后动脉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均可取得一定效果,皮瓣存活率高,其中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虽然手术时间长及皮瓣制备时间长,但是出血量少,术后口腔健康状况更好,值得推广。
- 方喜泉童勇周容王冬黄舒啸
- 关键词:股前外侧皮瓣口腔癌术后缺损
- 开窗术联合负压引流治疗颌骨大型囊性病变24例
- 2016年
- 目的:探讨开窗术联合负压引流治疗颌骨大型囊性病变的可行性,为治疗颌骨大型囊性病变提供更佳的临床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颌骨大型囊性病变患者的资料。结果:本组术后囊腔内见新生骨质生成,囊腔逐渐缩小或消失;颌面外形恢复良好,均无继发感染、复发等并发症。结论:开窗术联合负压引流是治疗颌骨大型囊性病变的有效方法。
- 牛艳红方喜泉裴小娟
- 关键词:开窗术负压引流颌骨囊性病变
- 颊肌黏膜瓣在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颊肌黏膜瓣在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性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26例口腔癌患者,均进行病灶扩大切除术,术后根据缺损部位分别选择面动脉颊肌黏膜瓣(FAMM)、颊动脉颊肌黏膜瓣(BAMM)及面动脉岛状颊肌黏膜瓣(FAMMIF)进行修复重建,观察皮瓣存活率、修复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修复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26例患者中,8例采用FAMM修复,9例采用BAMM修复,9例采用FAMMIF修复。皮瓣成活率为88.46%(23/26),均为Ⅰ期愈合,修复手术时间为(3.04±0.52)h,住院时间为(13.27±2.20)d。修复后皮肤色泽评分为(8.48±0.55)分,创面美观评分为(8.60±0.79)分,颌面功能评分为(7.45±0.35)分。未发生血管危象、供区血肿及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结论:颊肌黏膜瓣对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效果显著,皮瓣成活率高,安全性好。
- 周容童勇黄舒啸钟卫霞陈曼婷王冬方喜泉
- 关键词:口腔癌软组织缺损颊肌黏膜瓣
- 内皮缝合和常规对位缝合在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治疗中的效果对比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内皮缝合和常规对位缝合在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对位缝合治疗而研究组采用内皮缝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并发症情况、患者满意度及焦虑/抑郁(HAD)情绪测定表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92.34±2.16)分vs(78.64±4.53)分,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00%vs 20.00%)、治疗1周及1个月时焦虑/抑郁状态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种方法的疗效基本一致,但内皮缝合并发症发生率低,对患者心理影响较小,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周容童勇牛艳红方喜泉
- 低位开窗负压引流术治疗大型下颌骨囊性病变的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负压引流术治疗大型下颌骨囊性病变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62例大型下颌骨囊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低位开窗负压引流术治疗,术后随访观察,对比患者术后不同时间囊腔面积及体积缩小率、生存质量的变化。【结果】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患者的囊腔面积、囊腔体积减少率逐渐升高,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12个月,患者的SF一36生存质量简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各维度评分均较术前显著的提高(P〈0.05)。【结论】低位开窗负压引流术治疗下颌骨大型囊性病变效果肯定,并能显著的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方喜泉黄利浩
- 内窥镜在面中份骨折微创治疗中的应用
- 2018年
- 目的评价在面中份骨折微创治疗中应用内窥镜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间于我院就诊的面中份骨折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内窥镜组(31例),分别给予常规开放手术治疗和内窥镜辅助微创治疗,并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咬合功能、复视和治疗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内窥镜组患者术中骨折寻找时间、总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内窥镜组近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2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48%(P<0.05);内窥镜组患者咬合异常和复视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内窥镜辅助下微创术式治疗面中份骨折,能够明显减轻手术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周容黄锐新童勇方喜泉
- 关键词:内窥镜面中份骨折微创治疗内固定
- 超声造影技术在辅助穿支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研究超声造影(CEUS)技术在辅助穿支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回顾性研究方法选2021年6月—2022年12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患者为对象,根据患者术前是否使用CEUS技术分为两组(使用者45例为观察组,未使用者3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与皮瓣成活率,统计两组皮瓣制备时间、皮瓣大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包括皮瓣并发症与供区并发症),于术后6个月评估两组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皮瓣成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皮瓣制备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外观形态、言语交流功能、口腔封闭功能、口腔咀嚼功能、口腔吞咽功能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EUS在辅助穿支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有良好效果,能有效提高患者皮瓣成活率并缩短皮瓣制备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度有积极作用。
- 赵文毅赵文毅方喜泉方喜泉罗锦辉
-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超声造影技术皮瓣成活满意度
- 改良腮腺切除术治疗腮腺肿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究改良腮腺切除术治疗腮腺肿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20例腮腺肿瘤患者,采用改良腮腺切除术40例为观察组,采用传统腮腺切除术80例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其他围手术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2.50%,对照组为4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瘤复发率为2.50%,对照组为5.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恢复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为6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60.00%,对照组为2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改良腮腺切除术应用于腮腺肿瘤的治疗中临床效果确切,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可靠,且明显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 方喜泉童勇钟广发周容
- 关键词:腮腺肿瘤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