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诗元
- 作品数:129 被引量:562H指数:12
-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安徽省卫生厅临床医学应用技术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误诊为脊柱结核手术的化脓性脊柱炎10例分析
- 1998年
- <正>本院自1981~1992年收住10例化脓性脊柱炎被误诊为脊柱结核而手术。现总结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0例.男8例,女2例,年龄40—60岁,平均55岁。位于腰椎6例(L_(1,2),L_(2,3),L_(4,5)各1例,L_(3,4)3例,)胸椎4例(T_(3,4),T_(10,11)各1例.T_(7.8)2例o),均不伴截瘫及窦道.发病前有皮肤疖肿史,外伤史各2例,泌尿系感染1例,追问病史9例有较明确的发病日期及发热、腰背痛,活动受限等。8例虽经不规则抗炎治疗症状好转,但停药后再发,1例抗痨有效。病程44日~7年,平均3月余。
- 方诗元李导民孔荣
- 关键词:脊柱炎化脓性误诊脊柱结核
- 全文增补中
- 下肢严重开放性损伤的保肢治疗被引量:2
- 2007年
- 高能量损伤导致的下肢严重开放性损伤的保肢治疗,对骨科医生来说是一个挑战。随着修复重建技术的提高和术后辅助治疗的完善,给保肢治疗带来了希望,但总体疗效仍不理想。我院自2003年1月~2004年12月共对32例下肢严重损伤患者行保肢治疗,现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保肢的指征、肢体重建的方法与时机及保肢失败的原因。
- 胡飞尚希福方诗元
- 关键词:保肢治疗下肢术后辅助治疗高能量损伤骨科医生总体疗效
- 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棒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的短期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观察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棒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18例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无神经损伤,术中使用经皮椎弓根钉棒撑开伤椎,高度恢复后行椎体成形术,注入专用骨水泥.结果18例患者均无感染及神经损伤等,随访12个月,均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及椎体高度丢失、继发后凸畸形等并发症.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棒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 刘应生蔡海平贺瑞方诗元张文志尚希福
- 关键词: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棒椎体成形术老年胸腰椎骨折短期临床疗效
- 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胸锁关节脱位与锁骨近段骨折被引量:11
- 2010年
- 目的探讨T形钢板治疗胸锁关节脱位、锁骨近段骨折的临床疗效,以提高胸锁关节脱位与锁骨近段骨折治疗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方法 6例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于骨折处安放4~6孔斜T形钢板,胸锁关节脱位患者去除胸锁关节软骨,T形钢板均置于胸骨端。术后逐步指导患者行功能锻炼,6周后恢复正常活动。结果术后X线片示脱位复位及内固定位置良好,均恢复解剖结构。外观及功能满意。6例均获随访,时间3~70个月。疗效根据Rockwood评分法进行评定:优4例,良2例。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血气胸、内固定失效、再脱位等并发症。结论胸锁关节脱位采用T形钢板钢板固定具有稳定性好、风险小、损伤心脏及血管可能性低的优点,患者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可最大程度地恢复肩关节功能,是治疗胸锁关节脱位与锁骨近段骨折有效方法。
- 朱晨孔荣方诗元李守民禹德万张光平夏睿马锐祥
- 关键词:钢板胸锁关节脱位
- 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探讨延期手术治疗三踝骨折(Cotton's fracture)的具体手术方法及疗效评价。[方法]2000年1月~2009年1月,三踝骨折延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21例,术前均行踝关节X线片和三维CT检查。对于CT显示后踝骨折偏外侧或者骨块居中的患者,选用踝后外侧切口,同时暴露外踝(lateral malleolus)和后踝(posterior malleo-lus),手术次序为外踝-后踝-内踝(medial malleolus)。对于后踝骨折偏内侧的患者,利用踝后内侧切口同时暴露内踝和后踝,手术次序为外踝-内踝-后踝。对于伴下胫腓关节分离的患者采用1/3管形钢板和拉力螺钉固定。选择常规手术组行对照分析手术时间有无差异性,术后应用Baird评分结合踝关节活动度数对两组手术疗效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均达到解剖复位。延期手术组的手术时间为(101.67±37.991)min,常规手术组(85.29±34.26)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67,P=0.15);延期手术组Baird评分平均得分95.9±2.9,常规手术组平均得分96.3±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6,P>0.05);两组患者踝关节术后活动度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三踝骨折,应根据后踝骨折移位情况选择显露后踝的切口,以及内踝、外踝、后踝的手术次序,以利于术中复位,缩短手术时间,有效恢复踝关节的功能。
- 夏睿孔荣方诗元李守民禹德万张光平
- 关键词:三踝骨折三维CT内固定
- 极端天气下桡骨远端骨折的诊治分析
- 2009年
- 目的:总结极端天气下骨科急诊桡骨远端骨折的类型及其诊治。方法:根据急诊摄片及治疗同意书等资料,按照AO分型分析其诊治特点。结果:桡骨远端骨折AO分型中A型222例,B型9例,C型25例,其中A3.2为80例占36.0%,A2.2为65例占29.2%,A2.1为31例占14.0%。结论:极端天气下桡骨远端骨折以A3.2型为主,属于关节外骨折,适宜手法复位。人员分工,简化流程是有效应对措施。
- 徐玮孔荣夏睿方诗元禹德万李守民张光平黄炎朱晨
- 关键词:骨折复位
- 分析股骨近端髓内钉对股骨前侧皮质撞击的影响及进针点选择的探讨
- 目的 分析股骨近端髓内钉对股骨干前方皮质撞击的影响因素,寻求相对理想的髓内钉入针点,这对于优化主钉的置入来说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180例股骨近端髓内钉患者,由三位骨科医生在PACS...
- 杨家赵方诗元
-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
-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6例被引量:3
- 2009年
- 方诗元夏睿孔荣李守民禹德万
- 关键词:股骨干骨折股骨颈骨折骨折固定术
- 两种前路减压术治疗相邻两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4
- 2014年
- 目的比较经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with fusion ,ACDF)与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with fusion ,ACCF)对相邻两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由同一组医师行颈前路手术治疗并成功随访的33例相邻两节段颈椎病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A组,18例患者行颈前路椎间隙减压联合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B组,15例患者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联合钛网植骨融合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JOA评分、颈椎曲度变化、融合节段椎间高度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2-15个月,平均132个月。A组手术时间长于B组,出血量少于B组,两组参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住院天数略少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天、术后1年随访JOA评分均较术前提高,JOA评分、融合节段高度及颈椎曲度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JOA评分及颈椎曲度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节段高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等情况。术后1年随访均达到骨性融合的标准。结论两种方法治疗双节段颈椎病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与AcDF相比,AccF视野清楚、操作方便、手术时间短,但手术创伤大、出血量多,在维持融合节段高度方面比AcDF差,存在钛网下沉现象。
- 黄小东方诗元王叙进孙建皖徐磊
- 关键词:颈椎病前路减压脊柱融合术椎体次全切除术
- 肌电图评价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被引量:31
- 2011年
- 背景:肌电图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诊断、治疗方法选择及治疗效果有客观的评价作用,并且在神经病变恢复的评定中具有客观、准确、定量等的作用。目的:总结近年来肌电图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诊断、治疗方法效果评定中所起的作用。方法:以LDH,Lumbar disc herniation,sEMG,EMG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1990-01/2010-10),以腰椎间盘突出症,肌电图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8-01/2010-10),文献检索语种限制为英文和中文。纳入肌电图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关的内容。排除重复性研究。结果与结论:通过34篇文献对肌电图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诊断以及疗效评估上的作用进行分析。不仅常规肌电图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诊断、疗效评价、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客观的作用,表面肌电图也具有同样的作用,但是表面肌电图的干扰因素较多,所以把表面肌电图大规模应用在临床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 高庆方诗元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电生理肌电图表面肌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