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福元

作品数:41 被引量:169H指数:8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脊髓
  • 8篇电针
  • 7篇氧化氮
  • 7篇一氧化氮
  • 7篇免疫
  • 7篇结肠
  • 6篇蛋白
  • 6篇髓内
  • 6篇活性
  • 6篇脊髓内
  • 5篇一氧化氮合酶
  • 5篇合酶
  • 5篇背根
  • 5篇NOS
  • 5篇肠壁
  • 4篇胆碱
  • 4篇调节蛋白
  • 4篇血管
  • 4篇血管活性
  • 4篇血管活性肠肽

机构

  • 2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8篇同济医科大学
  • 3篇黄石理工学院
  • 2篇海南医学院
  • 2篇郧阳医学院
  • 1篇教育部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苏黎世大学
  • 1篇北京市中西医...

作者

  • 41篇曹福元
  • 26篇茹立强
  • 18篇殷光甫
  • 13篇林传友
  • 12篇胡道松
  • 6篇张少华
  • 5篇艾民康
  • 3篇胡茂琼
  • 3篇陈国斌
  • 3篇关新民
  • 3篇李熳
  • 3篇邓云平
  • 3篇邓兆宏
  • 3篇王建枝
  • 3篇施静
  • 3篇王迪浔
  • 3篇余跃
  • 3篇王果
  • 2篇艾波
  • 2篇叶红

传媒

  • 8篇中国组织化学...
  • 5篇针刺研究
  • 3篇解剖学报
  • 3篇同济医科大学...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郧阳医学院学...
  • 2篇中南地区第六...
  • 1篇中国神经科学...
  • 1篇胃肠病学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8
  • 3篇2006
  • 6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4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6
  • 4篇1995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 2篇1990
  • 1篇1989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背根切断和电针后脊髓胶状质内鸟核苷酸调节蛋白的改变(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被引量:3
1995年
应用兔抗岛核苷酸调节蛋白的功能单位(即:Go蛋白—αo)多克隆抗血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脊髓内αo免疫反应性(αo-IR)对Go蛋白进行定位,及其在切断脊神经背根后和电针镇痛时的改变。结果发现正常鼠和对照组鼠脊髓后角浅层内均出现强的αo-IR,第Ⅱ层(胶状质)最为密集;外侧脊核区也出现αo-IR纤维网。切断背根后和电针镇痛时,胶状质内αo-IR及其光密度定量均明显降低。表明胶状质内与一级伤害性刺激传入有关的神经元末梢内Go蛋白部分来源于一级感觉神经元,及类“抑制”型Go蛋白的释放增加(αo-IR减弱),提示Go可能参与调控一级感觉的传递及电针镇痛。
邓兆宏曹福元邓云平茹立强
关键词:脊髓胶状质电针疗法G蛋白
电针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踝关节周围皮肤及皮下组织神经纤维上BSI-B4与IL-1RI荧光双标免疫反应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研究电针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踝关节周围皮肤及皮下组织神经纤维上BSI -B4与IL -1RI荧光双标免疫反应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技术,观察了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致炎后第3d踝关节周围皮肤及皮下组织神经纤维上BSI- B4与IL 1RI荧光双标免疫反应性,及电针胆经“环跳”穴、“阳陵泉”穴(刺激参数为0 .5~1 .5V ,4~1 6Hz ,30min)后IL 1受体拮抗剂对其是否具有调控作用。结果:①各组大鼠炎症侧外踝关节周围皮肤及皮下组织均可见BSI B4 /IL -1RI阳性双标纤维。②致炎后第3d ,炎症组大鼠外踝关节周围皮肤及皮下组织BSI- B4阳性纤维、IL -1RI阳性纤维、IL- 1RI/BSI B4双标纤维数及双标纤维占各单标纤维的百分比较生理盐水组显著升高(P <0 .0 1 ,P <0 .0 5 )。③IL -1受体拮抗剂组大鼠BSI B4阳性纤维、IL -1RI阳性纤维、IL -1RI/BSI B4双标纤维数及双标纤维占IL- 1RI单标纤维的百分比较炎症组显著降低(P <0 .0 1 ,P <0 .0 5 )。④电针组大鼠BSI B4阳性纤维及IL- 1RI/BSI B4双标纤维数、双标纤维占IL -1RI单标纤维的百分比显著低于炎症组(P <0 .0 5 ) ,并高于IL -1受体拮抗剂组(P <0 .0 1 )。结论:正常大鼠踝关节周围皮肤及皮下组织C纤维上有IL- 1RI表达,完全弗氏佐剂导致的踝关节周围局部炎症组织中该表?
陈娣唐君瑞陈俊艾波曾青李熳王丽娜李玲俐林传友张静曹福元施静关新民
关键词:免疫反应性皮下组织周围皮肤神经纤维IL-1RIBSI
电针对内脏痛模型大鼠结肠壁、背根节和脊髓内AchE和CGRP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内脏痛对结肠壁、背根节和脊髓内胆碱酯酶(AchE)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免疫阳性物质表达的影响,以探讨AchE和CGRP免疫阳性物质在痛觉传递中的作用及电针镇痛的机制。方法:2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内脏痛组(VP组,10只)和电针+内脏痛组(EA+VP组,10只)。电针取双侧"足三里"穴刺激60 min,运用酶组织化学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电针刺激对福尔马林所诱发的大鼠盆腔内脏痛时,结肠壁、背根节和脊髓内AchE和CGRP免疫阳性物质表达的影响。结果:内脏痛组大鼠在注射福尔马林后,结肠壁、背根节和脊髓内AchE免疫阳性物质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CGRP免疫阳性物质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而电针+内脏痛组,结肠壁、背根节和脊髓内AchE免疫阳性物质的表达显著低于内脏痛组(P<0.01),CGRP免疫阳性物质的表达又显著高于内脏痛组(P<0.01)。结论:电针对大鼠急性盆腔内脏痛具有预防性治疗作用,Ach和CGRP可能参与了电针对内脏痛的调节作用。
陈国斌殷光甫曹福元茹立强
关键词:内脏痛电针
电压门控性钾通道在吸烟诱发气道高反应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 :探讨电压依赖性钾通道在吸烟诱发气道高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以特异性钾通道阻断剂 4 -aminopyridine(4-AP)为工具药 ,用支气管环等长张力实验测定吸烟对组胺收缩支气管作用的影响。结果 :(1)吸烟组支气管环对组胺的反应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 0 5 ) ;(2 ) 4 -AP使支气管收缩的作用吸烟组显著强于对照组 (P<0 . 0 1) ;(3)用 4 -AP后 ,支气管对组胺的收缩反应增强 ,吸烟组增强的幅度大于对照组 (P <0 . 0 1)。结论 :电压门控钾通道 (Kv)参与吸烟所致气道高反应。
张少华曹福元叶红王迪浔
关键词:钾通道支气管吸烟
宽场-共振能量转移全内反射荧光的显微技术及其应用被引量:1
2005年
张少华曹福元胡茂琼王建枝
关键词:显微技术光学显微镜蛋白质分子动力学特征成像质量生命科学
不同剂量四氨基吡啶对气道反应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的延迟电压门控性钾通道(Kv) 阻断剂四氨基吡啶(4 -aminopyridine, 4 -AP) 对大鼠气道反应性的影响。方法 用大鼠离体气管张力实验观察不同剂量4 -AP对不同浓度组胺所致气管张力变化的影响。结果 单纯不同剂量4 -AP诱导大鼠离体气管产生浓度依赖性收缩反应; 0. 05 mmol/L 4- AP与不同浓度组胺收缩气管呈相加作用; 0 .15 mmol/L 4 AP与组胺之间呈协同作用, 即随着组胺浓度的增加, 支气管收缩反应增加的幅度超过两者的相加作用; 而0. 45 mmol/L 4-AP反而使支气管对组胺发生舒张反应。结论 不同剂量4- AP 对气管反应性的影响极不相同。
张少华凌智群胡茂琼曹福元王迪浔
关键词:组胺气道反应
先天性巨结肠病结肠壁内P物质能神经的免疫电镜观察被引量:2
1999年
本研究应用电镜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病结肠壁内含P物质(SP)神经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狭窄段与结肠扩张段相比较,狭窄段含SP神经元缺失,神经终末减少,含无颗粒囊泡的神经终末增多,而含小颗粒囊泡的神经终末相对较少。本研究在超微结构水平为先天性巨结肠病结肠壁内肽能神经成份的改变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可能关系提供了形态学证据。
曹福元殷光甫胡道松夏谷良王果茹立强
关键词:先天性巨结肠病免疫电镜P物质
脊髓后角神经降压肽和P物质的免疫细胞化学双标法研究——光镜和电镜观察被引量:1
1990年
本文用PAP法在同一切片上作双重免疫染色以二氨基联苯胺DAB和二盐酸联苯胺BDHC作显色剂,对经秋水仙素处理的大鼠脊髓后角内神经降压肽(NT)和P物质(SP)的免疫反应性进行光镜和电镜研究。实验中发现,DAB与BDHC的反应产物具有明显的区别,光镜下,前者为棕色,后者为蓝色;在电镜下,DAB反应产物呈均匀,弥散的电子致密体,而BDHC反应产物呈斑块状电子致密体。这种新的而又简单的方法能在同一张超薄切片上同时显示两种抗原物质,这将有利于进一步研究两种不同的神经元之间的结构和功能关系。本研究发现,NT样免疫阳性反应胞体主要位于第Ⅱ层和Ⅲ层外部,终末位于Ⅰ—Ⅲ层。电镜下,NT阳性反应轴突终末可与未标记轴突或树突构成突触。SP样阳性反应胞体主要位于Ⅱ层,在Ⅰ、Ⅱ层有较高密度的终末。电镜下观察到存在轴(SP)—轴(SP)和轴(SP)—体(SP)突触。在双重NT染色切片上,电镜下发现阳性轴突终末能与SP轴突终末形成触或接触。本研究结果提示:脊髓后角内含NT和含SP的神经元可能参与一级感觉信息的调制过程。
李正莉曹福元茹立强艾民康
关键词:神经降压肽免疫细胞化学双标记法脊髓后角
电针对大鼠内脏痛结肠壁、背根节和脊髓内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内脏痛时结肠壁、背根神经节和脊髓内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变化,以探讨一氧化氮(NO)在痛觉传递中的作用及电针镇痛的机制。方法:2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内脏痛组(VP组,10只)和电针+内脏痛组(EA+VP组,10只)。电针取双侧“足三里”穴,运用NADPH-d酶组织化学技术和痛行为生理学方法,观察电针对福尔马林诱发大鼠盆腔内脏痛时,结肠壁、背根神经节和脊髓内NOS的影响。结果:内脏痛组大鼠在注射福尔马林后即出现明显的内脏痛行为表现,结肠、脊髓和背根节的NOS活性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而电针+内脏痛组出现内脏痛行为表现时间推迟,腹痛表现减弱,NOS活性又显著低于内脏痛组(P<0.01)。结论:电针对大鼠急性盆腔内脏痛具有预防性治疗作用,NO可能参与电针对内脏痛的调节作用。
曹福元陈国斌殷光甫茹立强
关键词:内脏痛电针一氧化氮合酶
基于不同光学平台的荧光显微实验技术被引量:1
2006年
显微荧光成像技术可在溶液、细胞悬液、多细胞、单细胞、细胞膜、细胞器等不同层次提供示踪、定性、定量等研究,例如对生物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距离、动力学特性等。本文就基于全内反射荧光显微技术和常规宽场荧光显微技术、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显微技术的荧光显微光学实验平台分别进行了介绍和对比评估。
张少华胡茂琼曹福元王建枝
关键词:显微镜检查荧光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