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勇
- 作品数:9 被引量:51H指数:5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成都市学龄期儿童形态、肥胖和功能的测量研究
- 1995年
- 成都市学龄期儿童形态、肥胖和功能的测量研究李永义,熊以群,陆懋宣,张力华,周毅,曾志勇成都中医学院成都610072一、形态的测量和研究本文对成都市学龄期儿童(汉族)4207名进行了身高、体重、肘宽的测量,以肘宽分型,建立了7~12岁儿童6个年龄组的新...
- 李永义熊以群陆懋宣张力华周毅曾志勇
- 关键词:学龄儿童肥胖
- 针刺对糖尿病家兔血糖及胰高血糖素的影响被引量:8
- 2000年
- 本文通过对四氧嘧啶(Alloxan)糖尿病家兔血糖(BC)及血浆胰高血糖素(IRG)的检测和针刺(电针)穴位后对其影响的观察发现:糖尿病家兔在BC浓度异常升高的同时,IRG浓度也异常升高,且两者呈密切的正相关(r=0.7904,P<0.05);针刺后发现IRC和BC降低,表明IRG的异常升高与糖尿病发病有关;针刺降低BG的作用机理可能与其抑制了IRG的释放有关。
- 曾志勇
- 关键词:血糖糖尿病胰高血糖素电针疗法
- 从糖尿病瘀血证演变的实验研究探讨化瘀治疗的运用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瘀血证的演变,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用成年雌雄各半SD大鼠82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包括模Ⅰ,模Ⅱ,模Ⅲ)。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用STZ造模法。分别于造模成功后第7天、40天、70天处死各组大鼠,检测其舌下络脉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①舌下络脉:空白组表现为正常舌象;模Ⅰ组出现瘀血舌象;模Ⅱ组瘀血舌象消失,接近正常舌象;模Ⅲ组有轻微的瘀血舌象。②血流变学:空白组各指标正常,模Ⅰ组各指标迅速升高,模Ⅱ组迅速降低,模Ⅲ组又开始升高。结论:瘀血证并未贯穿糖尿病的始终;在糖尿病初期和末期应用活血化瘀治疗,中期则无必要,这样更符合"将最安全、有效的治疗服务于患者"的循证医学的观点。
- 马维骐曾志勇黄大祥白洁
- 关键词:糖尿病瘀血证循证医学
- 糖尿病舌下络脉诊与糖尿病肾病相关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舌下络脉诊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为临床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提供辅助手段。方法随机将82只成年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Ⅰ组、模型Ⅱ组和模型Ⅲ组。模型组采用STZ造模法。分别进行各组大鼠的舌组织病理切片及肾组织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模型组大鼠舌下络脉和肾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损害。结论舌下络脉与肾脏病理改变具有相关性,肾脏病理损害的存在,通常伴有舌下络脉瘀阻。观察舌下络脉的变化可以反应糖尿病肾脏的病变,舌下络脉诊可以为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提供辅助手段。
- 白洁黄大祥马维骐曾志勇
-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肾病
- 提高护理学生人体解剖实验学习积极性的探索被引量:1
- 2010年
- 解剖学是医学的基础,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实验课在解剖学的学习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护理学生因为对学习环境的陌生,学习态度不明确而不重视解剖实验课的学习,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提高学生学习解剖实验课的积极性,以增强学生学习能力,能更好地学习解剖学。
- 谢璐霜曾志勇罗友华秦健
- 关键词:解剖实验课护理学生
-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论中医“肝”和“脾”的实体被引量:5
- 2004年
- 中医“脏腑肝”最初对应的人体实体是“解剖脾” ,“脏腑脾”最初对应的实体是“解剖肝”。但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人们对脏腑功能认识的深化 ,中医“脏腑肝”所对应的实体已发展到以“解剖脾”为代表的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而“脏腑脾”所对应的实体则发展到以“解剖肝”为代表的大小消化腺。因此 ,在中西医交流中将中医“脏腑脾”翻译为“Liver” ,而将中医“脏腑肝”翻译为“Spleen”
- 曾志勇张力华罗友华许勇
- 关键词:中医基础解剖学病理生理学
-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论中医“肝”和“脾”的实体被引量:10
- 2004年
- 通过对历代医家有关人体肝、脾的解剖和功能相关论述较为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结合现代医学对肝、脾等内脏器官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的认识 ,对中医“脏腑肝”、“脏腑脾”和西医“解剖肝”、“解剖脾”的对应关系 ,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见解。认为 :中医“脏腑肝”所对应的实体是西医“解剖脾”及其以“解剖脾”为代表的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而中医“脏腑脾”所对应的实体则是西医“解剖肝”及其以“解剖肝”为代表的大小消化腺。并且认为 ,在中西医交流中 ,将中医“脏腑脾”翻译为“Liver” ,而将中医“脏腑肝”翻译为“Spleen”
- 曾志勇张力华罗友华许勇
- 关键词:中医解剖学病理生理学
- 中医络病研究现状的思考被引量:10
- 2005年
- 就近10年来的络病研究进行归纳分析,对络脉的实质、络病的病因和病机、络病的临床诊断标准、络病动物模型研制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探讨。认为对络脉实质的研究应“血络”“气络”并重;结合现代医学理论进行内生毒邪与络病的相关性研究,可以深入揭示内生毒邪的本质及其与络病的病因病机演变的关系;络病的临床诊断标准还应制定一个众所公认的诊断标准;络病动物模型研究相对缓慢,在深度和广度上亟待进一步加强;慢性病大都符合中医“久病入络”的病因病机变化,从免疫学角度来研究络病可能是络病研究的又一切入点。
- 曾志勇马维骐许勇罗友华李洁
- 关键词:络脉络病病因病机动物模型
- 论中医“脏腑脾”与西医“解剖肝”的相关性和同一性被引量:14
- 2004年
- 目的 :探讨中医“脏腑脾”与西医“解剖肝”的相关性和同一性。方法 :从古代有关人体脾的解剖、功能的描述 ,结合现代医学对肝、脾等内脏器官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临床医学和药理学等方面的研究。结果 :表明中医“脏腑脾”与西医“解剖肝”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和同一性。提示 :在中西医交流中将中医“脏腑脾”翻译为“Liver” ,而将中医“脏腑肝”翻译为“Spleen”应更为合适。
- 曾志勇罗友华林齐鸣许勇李洁
- 关键词:脏腑中医中西医病理生理学内脏器官